當今的中國經濟,要從房地產講起

當今的中國經濟,要從房地產講起

1、房地產投資

當今的中國經濟,要從房地產講起

房地產投資週期有3個階段

當今的中國經濟,要從房地產講起

深圳樓市登上熱搜


房地產投資每一個週期可以大致劃分為3個階段:

1)房地產投資大幅上揚階段,2)房地產投資開始穩中趨緩,3)房地產投資大幅下挫。

我們現在關心的是,當前房地產投資韌性較強,未來有沒有加速下滑的可能性。

我覺得中國房地產,不管是短期還是中期,需求其實不是太大的問題,主要矛盾在於供給。房地產供給又取決於地根和銀根,即土地和資金。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發現雖然地根和銀根都能約束房地產投資,但是房地產投資大幅下滑的拐點,往往是土地購置的拐點。

今年,我們看到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是,土地購置出現了快速下行,但是土地供應依然在放量,原因是新的調控機制下,土地供給與住房庫存掛鉤。去年住建部出臺文件,要求庫存去化週期比較短的城市,增加供地或顯著增加供地。現在,住房庫存處於歷史低位,政府還有較強的供地意願。按照土地供應對土地購置6個月左右的領先性來看,由於現在的土地供應面積依然是向上的,對土地購置的正向影響應該在下半年繼續體現。當前土地購置面積的短期回落,可能與房地產企業融資承壓影響資金來源有關。

當今的中國經濟,要從房地產講起

中國房地產主要矛盾在供給


今年以來,大家對房地產投資的穩中趨升感到困惑,其實占房地產投資大概20%-25%的土地購置費是地產投資抬升的重要原因。土地購置費是滯後指標,它反映一年前成交的土地總價在未來的平攤,滯後於土地成交總價12個月左右。12個月前,土地成交總價已經達到高點。按照土地購置費和土地成交價格過去的領先和滯後關係的話,那我們有理由相信,也就是說到未來的3季度,土地購置費會隨著過去土地成交價款的下降而下降,到4季度到明年1季度,土地購置費可能會出現大幅的下挫。

2、基建

當今的中國經濟,要從房地產講起

在中國,基建不僅是財政行為,還是金融行為

今年1季度以來基建投資增速明顯下挫。基建投資增速回落的原因是什麼?未來會如何走?

在中國,基建不僅是財政行為,還是金融行為。國外基建投資一般是預算之後發債籌集資金,中國基建投資中銀行貸款發揮了更重要的作用。房地產商從拿錢到開工存在一定時滯,但基建拿到資金後可以馬上開工,所以對資金來源更加敏感。

今年以來,基建投資回落的背景是,財政整頓的同時,金融監管也在加強,影響了基建投資的融資渠道。財政整頓主要通過影響地方債、城投債、政府支出等影響基建資金來源,金融監管主要通過影響銀行的表內貸款、信託貸款、還有其他金融機構貸款影響基建資金來源,並且這兩種方式都會影響基建的PPP項目融資。

青年投資人注:本文作於6月份,信息稍需更新。步入四季度,基建投資開始“加油門”。國家發改委密集批覆多個高鐵和特高壓項目,涉及總投資規模超千億元,地方也釋放出基建提速的信號。 )

當今的中國經濟,要從房地產講起

基建投資回落的背景是,財政整頓的同時,金融監管也在加強


地方債是基建融資的重要渠道。實際上,地方債有很大一部分是不用於當年基建投資的,而是用於債券置換。年初中央公佈的地方債規模似乎低於2017年,但事實上未必。因為今年的債券置換比2017年少了1.7萬億,計算下來,今年能夠用於新增基建的地方債實際上比去年多了5000多億。從節奏上看,地方債發行有一定規律,1-4月是小月,5-8月往往是地方債發行的高峰期。地方債融資的高峰現在還沒來,所以今年地方債對基建整體上還是偏正向的影響。近期PPP清理整頓力度加大,大家對PPP非常悲觀。其實,現在清理的PPP多數是一些剛剛入庫項目,真正影響到未來一段時間基建投資的,是過去一年已經入庫,而且經過反覆審查之後的PPP項目,落地的項目仍將增加。我的理解是,財政部並不是要卡PPP,而是要讓它規範化。

當今的中國經濟,要從房地產講起

地方債是基建融資的重要渠道


金融去槓桿或者金融監管強化問題,可能是最能影響到基建投資的因素,目前看不到緩解跡象。但隨著下半年地方債發行高峰期的到來,包括後續PPP並不是那麼悲觀,基建投資增速的下滑速度(也就是二階導數)是會改變的。毫無疑問,上半年基建是GDP增長的拖累項,但是它還遠遠未達到基建要主動發力託底的程度。過去幾輪基建大幅發力,基建同比大幅上升的時候,都對應著產出缺口明顯的縮小。但是,當前我們看到的各種數據,包括特別是用工業附加值算出的產出缺口,依然還是趨勢性的上行。所以,儘管上半年基建似乎是經濟的拖累項,但是下半年基建投資增速下滑速度可能會放緩,基建真正發力可能還要等待經濟更加迅速的下挫。

3、供給側

當今的中國經濟,要從房地產講起

鋼鐵煤炭五年去產能任務可能今年就完成


從過去兩年多的實踐來看,需求三駕馬車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因為當前依然處於供給側改革大環境中。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依然對鋼鐵和煤炭進行供給側約束,並且擴大覆蓋範圍。我們當時預計五年內完成去產能任務,至少是鋼鐵煤炭是這樣。但是從現在的執行效果而言,很可能今年就徹底完成去產能任務。我們以前認為環保限產只是在採暖季的一種約束,現在越來越多,並且有常態化的跡象,只不過在採暖季的時候約束會更強。所以,三駕馬車反映的總需求固然重要,但是大背景是供給側改革的情況下,我們也要斟酌供給面到底發生了什麼。

當今的中國經濟,要從房地產講起

供給能在很大程度決定企業的當期利潤


供給側改革之後產能利用率在不斷提高。產能利用率的分子是工業品產量和銷量,工業增加值就是產量信息,如果再加上銷量,就是分子的信息。產能利用率和分子知道後,可以倒推出產能及其同比增速。可以發現,產能增速和工業企業利潤之間存在明顯的負相關。這意味著,當產能同比增速處於低位的時候,工業企業利潤就是比較好的,也就是說,供給能在很大程度決定企業的當期利潤。2017年產能同比增速處在過去5到10年的最低位置。2018年,可以預計的是,去產能繼續推進的背景下,產能同比增速還會趨勢向下。這種情況下,哪怕2018年總需求出現一定下滑,工業企業利潤也是有一定支撐的。

文章整理自伍戈演講。

"青年投資人"對中國經濟抱積極樂觀態度,四十年風雨,正是春來時,與君共勉,願聽君言。

當今的中國經濟,要從房地產講起

青年投資人是由一群熱愛投資,熱愛生活的正能量青年創辦的。

這裡和別處不同,沒有喧囂和浮躁,

我們踏踏實實,

每天向讀者呈現優質實用文章。

用心守護您的品質閱讀,在您尋夢的路上助力。

關注青年投資人,為自己留下一寸閱讀靜土,每天多一分奮進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