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農業越來越受重視,中醫農業越來越有未來


綠色農業越來越受重視,中醫農業越來越有未來


鋤禾網特別報道:

當綠色完全成為農業的保護色,那麼,“中醫農業”的未來將一片光明。

時代在進步,農業在轉型,綠色農業在國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身為一個農業人,我們是痛苦的,轉型脫變的過程,我們可能會喪失一些短期利益。

身為一個農業人,我們又是幸福的,轉型脫變過後,我們得到的是長遠的發展和超乎預期的利潤。

率先轉型綠色農業的一批人,可能現在還沒有賺到足夠的錢,但是隨著國家對綠色農業的傾斜越來越大,我們的未來也變得更加光明。

國家對綠色農業的重視已經持續了多年,持續推動“三品一標”農產品生產體系建設,加大綠色農業投入力度。

綠色農業越來越受重視,中醫農業越來越有未來

所謂“三品一標”,指的是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

下面跟著小編的步伐,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綠色農業”這兩年走過的路。

一、主體建設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是“三品一標”發展的主體。

2017年中央1號文件要求,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申請“三品一標”認證,加快提升國內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的權威性和影響力。

為促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建設,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加快構建政策體系 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意見》。

二、體系建設

綠色農業的發展,需要一整套標準化體系。

目前,農業農村部已發佈綠色食品標準141項。無公害農產品標準140項,檢測目錄58個,產品認證目錄567個。有機農產品認證執行有機產品國家標準,與國際有機食品標準相接軌。

上述標準,按照“從土地到餐桌”全程質量控制的技術路線,對產地環境、生產加工過程、產品質量、包裝儲運各環節都做了詳細規定,形成了既符合國情,又先進實用的標準體系,其中綠色食品標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同時,各地還配套發佈了400多項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讓標準便於操作落地。

三、投入機制

近年來,為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推動農業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國家加快構建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政策體系。

2016年,農業農村部與財政部聯合印發了《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改革方案》,加快推動相關農業補貼政策改革,把政策目標由數量增長為主轉到數量質量生態並重上來。

圍繞推進農業綠色發展“五大行動”,2017年財政部和發展改革委安排資金,支持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綠色高效技術服務、農業面源汙染防治、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試點等;安排資金,支持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黑土地保護利用、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漁業增殖放流等,建立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2017年,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意見》,要求完善農業生態補貼制度,有效利用綠色金融激勵機制,探索綠色金融服務農業綠色發展的有效方式,加大綠色信貸及專業化擔保支持力度,創新綠色生態農業保險產品。

同年,農業農村部會同中國農業銀行發佈了《關於推進金融支持農業綠色發展工作的通知》,提出聚焦農業綠色發展和綠色金融,加快構建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業綠色發展金融服務體系。

綠色農業越來越受重視,中醫農業越來越有未來

上述這些,都是政府層面對綠色農業發展的支持。

除此之外,為了農業綠色健康發展,為了保障食品安全,各界專家學者、企事業單位等農業參與者,也在進行著自己的努力,尋找嶄新的發展之路。

以這兩年席捲農業圈的“中醫農業”為例,將中醫原理和方法應用於農業領域,實現現代農業與傳統中醫的跨界融合,優勢互補,集成創新。經歷了研究探索、實踐檢驗,目前,“中醫農業”圈粉無數,備受關注。

綠色農業越來越受重視,中醫農業越來越有未來

隨著2018年7月7日國際中醫農業聯盟在京成立,“中醫農業”的發展更是步入了快車道。

在國家支持綠色農業的背景中,在學界逐漸認可的前提下,在業界大力推廣的基礎上,“中醫農業”前景可期,前途無量。

近日,國際中醫農業聯盟發出通知,將於11月15—17日在京召開第二屆中醫農業發展高峰論壇暨中醫農業(技術)示範工程啟動儀式。

據悉,第二屆中醫農業發展高峰論壇由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學會、國際中醫農業聯盟、全國有機農業產業聯盟、中國綠色有機聯合會聯合主辦,北京鋤禾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德禾正科技發展(海南)有限公司、 陝西中德禾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承辦。

論壇的召開旨在“夯實中醫農業示範建設,推動農業綠色持續發展”。同時,伴隨著“示範工程”的啟動,工程中的核心支撐版塊:國際中醫農業聯盟技術服務平臺鋤禾網地動力系統亦將全面啟動,並通過第一站:《中藥肥》的全面落地,讓中醫農業技術更好地服務於農業。

這裡彙集了陣容強大的專家學者,從農業部,到農科院、中科院,再到各省農科院,還有各科研機構;從政府主管,到首席專家,再到知名教授專家……

世界生產率科學院院士、國際中醫農業聯盟名譽理事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孫成,科學技術部中國農村科技中心主任賈敬墩,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理事長白由路,農業農村部全國農技服務推廣中心首席專家、國際中醫農業聯盟專家委員會委員高祥照,中國農科院研究生院原副院長、著名生物防治專家、國際中醫農業聯盟專家委員會委員陸慶光,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中醫農業聯盟專家委員會委員袁紅莉,農科院資源與區劃所研究員、中國環境學會固廢分會副主任張樹清,中國科學院地質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建明,國家認監委認證認可研究所博士唐茂芝,中國農科院資源與農業區劃所研究員梁鳴早,湖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園藝學會獼猴桃分會副理事長王仁才以及中藥肥發明人韋文禮……

這裡聚集了產業前沿政策解讀、最新科技成果分享。

參加第二屆中醫農業發展高峰論壇,您一定不會後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