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坪小記


和谷/佛坪小記


和谷/佛坪小記


和谷/佛坪小記


和谷/佛坪小記


和谷/佛坪小記


和谷/佛坪小記


和谷/佛坪小記


和谷/佛坪小記


和谷/佛坪小記


和谷/佛坪小記


和谷/佛坪小記


和谷/佛坪小記


和谷/佛坪小記


和谷/佛坪小記


和谷/佛坪小記


和谷/佛坪小記


和谷/佛坪小記


和谷/佛坪小記


和谷/佛坪小記


和谷/佛坪小記


佛坪小記

和 谷


佛坪之行,霜降時節,三十年後我又來。

那時而立之年,虎虎生氣,闖入了秦嶺南麓的佛坪,雨中徒步數十里,去探望三官廟的熊貓基地。宿一亱,沒見到熊貓,卻也踩了它的熱糞便。在縣城的河裡捉了小魚,查閱了舊縣誌,知道了佛坪之名的神秘來歷,寫下幾篇文章罷了。

重返佛坪,記憶恍若昨日,舊貌換新顏。過縣城,途經長腳壩,抵達目的地沙窩村。正是茱萸收穫時節,村民正在採摘晾曬狀如枸杞的果實,紅潤如血珠。入住農家樂民宿,食味美,宿舒適。村上的文化旅遊設施齊備,好一處扶貧示範村。

山裡早晚有寒意,中午陽光暖烘烘的好舒坦。走過晃悠悠的索橋,聽流水喧譁,聞小鳥啼唱,穿行於密林小徑,融入大自然的懷抱,難得這番心曠神怡。這裡有唐朝佛寺遺物,有紅軍留下的遺址,有古驛道商家寨子的痕跡,可謂秦嶺千年歷史的縮影。

入熊貓谷,站在埡口,四顧秦嶺近處的層林盡染,遠眺黛色山脈迤邐而去,天地如此寬博壯闊。自然的生命恆久,而人與草木,則四季輪迴,生生滅滅,如此而已。

此行,應省文聯在沙窩村扶貧任第一書記的平安之邀,同行者多為老友,有子雍、文傑、新中、第五、海軍、若星、子白,二位嫂子及吾妻,也有新朋王磊、蔣演、新峰諸位。

臨別,尊主人囑,留下幾幅"佛海無邊""返本開新"之類的拙墨。帶走一點茱萸和土蜂蜜,說是健身養生之珍品。帶不走的是這裡的陽光空氣水,和自然生活的美及快意。

後會有期,佛坪!

2018年11月3日三爻



和谷/佛坪小記


和 谷

國家一級作家。1952年生,陝西銅川黃堡人。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歷任《長安》《特區法制》《百年陝西文藝經典》主編,陝西省文聯副巡視員,陝西省作家協會主席團顧問。

《市長張鐵民》《無憂樹》等多部作品獲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報告文學獎、新時期散文獎和飛天獎、五個一工程獎等。著有《和谷文集》14卷、《柳公權傳》、長篇小說《還鄉》《穀雨》等60多部。舞劇《白鹿原》《長恨歌》《孟姜女》編劇。作品收入教材和北京高考試卷,翻譯為英文、法文。

從事文學創作之外,兼事書法繪畫,畫作《東原》《閨怨》《種豆南山》《北地》等入選《中國作家書畫集》等多種書刊展覽。曾獲陝西省直機關書畫獎項和陝西中青年書畫家稱號。

黃堡書院設有和谷文學(藝術)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