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路邊常見的「雜草」,卻是一種中藥,既能治病又好吃!

在古時候彗星俗稱掃帚星,盡人皆知,這是因其形狀像掃帚而得名,可知“彗”為掃帚之意。那麼,“彗”字是什麼意思呢?從字面也能揣測出,這是一種和掃帚有關的草。事實上,這種草的學名叫地膚草,古書稱為王蔧。地膚草是一種野生植物,細細的葉子蓬鬆散開,向上生長,等秋後葉子都落乾淨,剩下的骨架拔下來,就可以紮成一把掃地的大掃帚,所以民間又稱其為掃帚草、鐵掃帚、掃帚苗、綠帚、觀音掃帚等。

農村路邊常見的“雜草”,卻是一種中藥,既能治病又好吃!

掃帚雖是一種普通的家庭清掃工具,但在古代卻是一種神權的象徵,可掃除一切妖魔鬼怪、疾病災禍、黴運晦氣等。但因為彗星的出現常和人間的戰爭饑荒、洪水等災難聯繫在一起,所以有關掃帚的看法就形成了兩個極端,褒者謂之“掃帚神”,貶者謂之“掃把星”。

玉蔧

而地膚草也似乎受了這種影響,一方面有著女神般的雅稱,如“觀音柳”這主要是因為其葉子就像觀音淨瓶裡插著的楊柳枝葉一樣柔美而細長;另一方面也有“千心婦女”之類的蔑稱這大概和“婦”字有很大關係,從甲骨文和金文等的“婦”字寫法都可以看出其意為“執帚之女”,至於“千心”,多半是指其枝葉茂盛而言,因此它還有“千條子”的別稱。

掃帚菜

看到地膚草那柔軟翠綠的葉子,“吃貨”們應該能想到,此種在全國各地均有生長的植物其實也是一種野菜,俗稱掃帚菜。《本草綱目》有記載:“地膚嫩苗,可作蔬茹。”但南方人少有吃掃帚菜的習俗,更多的是北方人食用之。吃掃帚菜的最佳季節為夏季,在它還沒有長高長老的時候,把那柔細的葉子一把把地捋下來,裝到籃子裡,帶回家食用。

農村路邊常見的“雜草”,卻是一種中藥,既能治病又好吃!

吃的方法多種多樣,可加蒜涼拌,或蒸吃,或包餡等,味道不錯。遙想各個饑荒年代,許多貧窮飢餓的人們大概就是這樣靠著大自然的恩賜生存、繁衍下來。此外,掃帚菜還可以作為一種品質優良的牧草(如喂兔子)以及美化園林之物,或作觀葉盆栽,放置於廳堂、會場等場所。

地膚草

地膚草也是一味不可多得的中草藥,以利尿通淋見長,現代主要用於治療膀胱炎、尿道炎。虞摶所著的《醫學正傳》曾載:“摶兄年七十,秋間患淋,二十餘日,百方不效。後得一方,取地膚草搗自然汁,服之遂通。至賤之物,有回生之功如此。”

農村路邊常見的“雜草”,卻是一種中藥,既能治病又好吃!

地膚草也會開花結果,成熟後的果實叫做地膚子,也是一味常見的中藥,具有清熱利溼、祛風止癢、明目強身等功效。所謂“地膚”,其實已經暗指其治療皮膚病有顯著功效,尤其是對於蕁麻疹、疥癬、皮膚瘙癢等症,取地膚子(草)50克,外用煎洗即可。至於其明目的作用就更毋庸多言,正因如此它還有個別稱為“益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