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南州司法局法律服務映黨旗 司法爲民促創建

黃南州司法局按照州委、州政府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系列重要安排部署和工作推進會的要求,以“12348,你我都出發,奮力譜寫民族團結進步新篇章”主題活動為依託,強力打造具有司法行政特色的民族團結進步示範點。

以黨建工作促創建,做到創建工作有“靈魂”。州司法局堅決貫徹落實州委、州政府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的決策部署,突出“法律服務映黨旗,司法為民促創建”這一主題,吹響“12348,你我都出發”的集結號,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局黨組建立創建工作“一把手”責任制,堅持以黨建帶創建,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論述、黨和國家的民族理論政策和法律法規、省委“四個紮紮實實”重大要求和“一優兩高”戰略部署作為黨組和支部理論學習必修課,並以黨員活動日為載體,組織全體黨員參觀昂拉千戶府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開設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專題黨課,開展“民族團結故事人人講”等活動,形成立足司法行政工作職能特點,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營造人人為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做實事的濃厚氛圍和工作導向。

以精神文明建設促創建,做到創建工作有內涵。大力倡導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牢固樹立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的政法幹警核心價值觀。充分發揮精神文明的時代引領作用,深化民族團結“八進”活動;組建法律服務志願者隊伍,開展法律服務助殘日、為老年人上門開展法律諮詢等活動;積極參加“博愛一日捐”和為困難幹警獻愛心活動;加強家庭家風教育,堅持開展“四德榜”評比活動,使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與精神文明建設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激勵幹部職工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於祖國、忠於人民。

以法治宣傳教育促創建,做到創建工作有載體。全面貫徹落實州委州政府“七五”普法規劃,編印藏漢雙語《黃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團結進步條例》漫畫版,以黨員領導幹部、青少年學生、宗教教職人員和農牧民為重點,在機關單位、農村牧區、學校、企業、寺院持續開展《條例》宣傳和輿論引導,提高社會各界參與度和知曉率。邀請州人大、政協加大對《民族團結進步條例》的學習、宣傳、落實等工作的考核、督查力度,為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提供重要法治保障。依託新媒體組織開展全州“學黨章、學憲法”和“掀起全民學習憲法高潮,助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知識競賽等系列主題活動,努力營造全民參與支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良好氛圍。

以依法治理促創建,做到創建工作有深度。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為目標,以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藏區社會治理示範區為契機,總結推廣澤庫“兩法+特邀”三調聯動模式,推選表彰日巴加布、公保等一批國家級、省級“最美人民調解員”,研究出臺《關於加強人民調解工作的指導意見》,進一步規範和完善人民調解工作。加強特殊人群和重點人員管理,加大與有關部門的銜接溝通,完善幫教安置措施,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不穩定因素。加強社區矯正對象信息化管理,提升依法治理水平,全面助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促進地區民族團結,保障社會和諧穩定。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創建,做到創建工作有拓展。基本完成州縣鄉村四級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在為群眾提供及時、普惠、精準的公共法律服務過程中,做好與各族群眾“面對面”“心連心”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精心組織實施法治育民、法治利民、法治惠民“三大工程”,深入推進一村一法律顧問惠民實事工程,延伸公共法律服務觸角,打通公共法律服務最後一公里。2017年率先在全省舉辦雙語法律人才培訓班,遴選的27名學員中,有10人通過國家司法考試,2018年遴選的23名學員正在西寧參加培訓。積極推動公證律師服務向鄉村拓展延伸,完善法律援助組織網絡,努力實現法律援助應援盡援。

以結對幫扶促創建,做到創建工作接地氣。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貫穿到脫貧攻堅的全過程,經常性與聯點村黨支部商議脫貧攻堅對策,全力以赴打贏脫貧攻堅戰。以開展支部聯誼活動為突破,全面推進局黨支部與村黨支部之間的互聯互動,互幫互學,互促互進。深化全局幹部聯繫幫扶貧困戶和結對認親活動,傾聽群眾心聲,瞭解群眾疾苦,通過上門服務、定點服務和及時服務,為群眾提供法律諮詢、法律援助指引、矛盾糾紛調處等,實現法律服務與村民零距離接觸,引導村民通過法律渠道表達利益訴求,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緊緊圍繞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為村民提供土地流轉、產業化經營等方面的法律服務,促進村集體經濟組織科學決策、守法經營、依法管理。

以法治文化建設促創建,做到創建工作有特色。運用法治文化宣傳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規。普及民族團結進步知識,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增強法治意識、培育法治精神,樹立法治信仰,形成法治習慣。高標準打造局機關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文化牆和展覽室,開展“我的民族團結微心願”“民族團結進步書畫展”等活動,在局機關營造了濃厚的創建氛圍。多方籌措資金,建設法治文化一條街、法治小廣場、法治長廊等普法園地,紮實開展“黃南州民主法治村”“青海省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河南縣獲得“全國法治縣創建先進單位”榮譽稱號。充分利用微電影、新媒體、智能法律服務機器人,創新法治宣傳教育方式和載體,積極對接“12348”法律服務熱線,開啟“指尖服務”新模式。

以隊伍建設促創建,做到創建工作有保證。把黨和國家的民族理論政策和法律法規納入機關幹部學習的主要內容,堅持以隊建促創建。積極引導幹部樹立馬克思主義的祖國觀、民族觀、歷史觀、文化觀,使每一名幹部都熟悉民族政策和法規,人人成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宣傳者和普及者,個個成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實踐者和推動者。著眼於大力培養本土專業人才,加強少數民族幹部隊伍建設和法律專業人才建設,造就一支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作風過硬、能力過硬的幹部隊伍,為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提供堅實的保證。(黃南州司法局 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