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怎樣給孩子講故事》

本書的作者是中國播音主持金話筒獎得主小雨姐姐給孩子講故事20年的心得、方法精華。講故事是少年兒童獲得知識的重要方法,學習講故事的方法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

本書分成四個部分,包括講故事的好處,如何為孩子選故事,講故事前的準備和講完故事以後做什麼。

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一般都是語言流暢、易懂,情節構思精妙,比較適合口頭講述。講故事的過程就為孩子打開了不同故事王國的大門。講故事就像給孩子餵飯一樣,可以加強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溝通,親人之間的感情就是這樣慢慢積累起來。家長在講故事的時候必須要全情投入,如果家長不耐煩,脾氣暴躁,那這樣故事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可以讓孩子學會與人交流、學會生存技能和增加記憶力。

講故事的好處多多,但是如何為孩子選擇合適的故事書,這對家長也是一次考驗。市場上的圖書魚龍混雜,質量參差不齊,如何挑選也是需要家長下工夫。第一種方式是根據孩子的年齡選故事,例如對於6個月以下的寶寶就比較適合兒歌或者搖籃曲。7-12月的寶寶適合一些節奏感強的歌謠,最好是遊戲歌謠,可以一邊說,一邊玩一些身體的遊戲。一歲到2歲的孩子適合講小動物,小汽車之類的故事。2-3歲的孩子適合一些適合重複的故事。4-6歲適合有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故事。

讀《怎樣給孩子講故事》

每一個故事都能傳遞給孩子一些價值觀和人生觀,而能傳遞多少是不一樣的,這取決於講故事的方法。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有積極的人生態度、細膩的生活情感,豐富的內心體驗,一個內心麻木不仁的人是無法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全心投入。講故事要先預習,家長至少要自己先讀兩次,不管故事有多麼幼稚,也要懷著極大的熱情去講,這樣孩子才能被故事感染。講故事不只是念故事,需要口語化的講故事。對於“說”字,我們在故事中經常看到“某某說”的字樣,我們可以多用動詞來替換。也可以用聲音的變化代替說。替換“他”,故事中經常有他的出現,父母可以根據上下文替換為具體的人物,更有利於孩子的理解。

家長和老師給孩子講故事,之後圍繞這個故事還可以做什麼呢?講故事不只是一個我講你聽的過程,要想把一個故事的效能發揮到最大,後面還有很多事情值得做。讓孩子複述故事,這個適合3歲以上的孩子。在觀察複述的過程中,可以看到孩子對那部分內容最感興趣,我們可以對這裡進行適當補充和延伸。和孩子一起表演故事,例如三隻小豬等故事。讓孩子從故事中選擇一個角色,然後分角色進行扮演,加入更多活躍的元素。和孩子一起改編故事。例如將西遊記的時候,家長可以在改編不下去的時候,讓孩子發揮想象力。

愛因斯坦說:講故事吧,如果你想讓孩子聰明,就給講故事。如果你想讓孩子擁有智慧,就給他講故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