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之後,《墨明》主創團隊攜片再戰東京電影節

柏林之後,《墨明》主創團隊攜片再戰東京電影節

柏林之後,《墨明》主創團隊攜片再戰東京電影節

中國元素成為東京影展上一道引人注目的風景線

本次《墨明》團隊參加東京國際電影節的演員陣容,從十二三歲的小演員到六十多歲的老戲骨,均與製片人、導演一起悉數亮相,臺上臺下,與國際電影同行、媒體、觀眾見面交流心得體會。男主角之一,上海老戲骨劉志雲不光客串了主持人,而且當場展示書法,來重現了影片中不用替身親自書寫的經典橋段,並且贈送給了前來拜訪交流的國際電影人。

柏林之後,《墨明》主創團隊攜片再戰東京電影節

一部引發海外華僑內心共鳴的電影

《墨明》作為一部聚焦時代,從海外背景和女性視角敘述,關注了主人公在命運下的抗爭與困境的電影,情節細膩,情感飽滿,探討了順從與抗爭,現實與宿命之間的人世無常。

中德文化交流促進會理事長、復旦大學復旦發展研究院高校高端智庫聯盟訪問學者、《墨明》電影製片人朱璟華表示:“墨明”的意思是指,有陽光的地方就有陰影。如何走出異國他鄉的陰影是海外華僑共同面對的問題,而同一顆中國心可以團結華僑攜手並肩,在日益強大、在海外影響力與日俱增的祖國支持下,抗爭在海外遭受不公與艱辛的命運,追求夢想中的光明。

柏林之後,《墨明》主創團隊攜片再戰東京電影節

柏林之後,《墨明》主創團隊攜片再戰東京電影節

電影是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的重要窗口之一

中國電影是華僑華人接觸和了解中華文化的重要途徑,海外華人對中華文化有強烈的認知渴求,用中國的話語講好世界的故事,以擺脫文化弱勢的處境,彰顯中華文化的魅力,讓中華文化更好地被華僑華人和世界所接受,是海外遊子共同的心聲。

柏林之後,《墨明》主創團隊攜片再戰東京電影節

中德文化交流促進會作為在德的文化僑團,在中國文化傳播工作中,率先使用電影的方式,在中德兩地取景,尤其在柏林,拍攝了《墨明》DarknessunderSunshine多數主要鏡頭。本片在敘述德國華僑的故事的同時,展現了當代中國傳統文化——書法、古箏、戲曲、民族服飾等——在海外的存續與傳播,並以文化大使的身份,先後參加了柏林和東京電影節。未來協會也會將更多優秀題材的影片,推廣到更多的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