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一堵沉默的牆」」一代大師 沈道鴻先生

沉痛悼念——「“一堵沉默的牆”」一代大師 沈道鴻先生

沈道鴻

著名國畫家沈道鴻先生於9月11日18時20分逝世

享年72歲。

“淡看畫壇茫茫煙雨,

堂廟之高,江湖之遠,

自有評說”


沉痛悼念——「“一堵沉默的牆”」一代大師 沈道鴻先生

問蒼天

沉痛悼念——「“一堵沉默的牆”」一代大師 沈道鴻先生

(158x259)cm 走近若爾蓋

沈道鴻

1947年生,四川省成都市人。成都畫院高級畫師及國家一級美術師。

沈先生主攻人物畫,旁及花鳥和山水。其作品注重意境、藝術技巧和思想深度,將人生體驗、理想和中國文化積沉渾融,無跡而發。他擅作鉅製宏卷,亦擅長點染尺幅,鋪排聚斂自如;慣用羊毫中鋒,月影穿潭、風行水面、自然成紋;筆力含而不露,於具象透彌出意識的抽象,以及既出世亦入世的兩種情感態度。其筆下之古代和現代人物寄寓遠大,格調高華,氣象恢宏。被譽為一位有能力建構藝術殿堂,同時亦能甘守寂寞的藝術家。

2017年入選全球水墨畫大展,為全球500強畫家之一。

沉痛悼念——「“一堵沉默的牆”」一代大師 沈道鴻先生

(71.5x179)cm 三蘇論詞

沈道鴻的少年和青年時代為「打短工」的時代,二十幾年的流浪生涯成為他的人生財富,他將曾受的磨難和自已的知識加以合成,具備作為一個畫家應有的學術素養、人生體驗和承受逆境的能力;並以寬容的胸襟,靜穆與曠達的心性,潛化為創作的背境和作品的境界。在長期的藝術修練中不斷提升作品的難度和深度,成為二十世紀末備受中外藝術界矚目的畫家。

曾在新加坡、臺灣、香港、泰國、廣州、深圳和成都舉辦多次個人畫展;作品亦被選送至世界各地展出,參加有《中國畫十傑大展》、《亞洲十二名家國際巡迴展》、《中國六大名家展》、《中國當代水墨畫精英百人展》 以及各種邀請展、觀摩展、交流展和聯展等。出版有多本個人畫集。中外傳媒、報章和藝術刊物曾對其藝術和成就作出過廣泛報導。

作品為中國美術館、中國畫研究院、新加坡國家博物院、徐氏藝術館和多家藝術機構、陳列館及藝術博物館收藏。

沉痛悼念——「“一堵沉默的牆”」一代大師 沈道鴻先生

(68.5x167.5)cm 秋興


眾人眼中的沈道鴻

郭浩滿(雲峰畫苑董事長)

在當今中國畫壇眾多傑出的人物畫家中,沈道鴻先生無疑是一位卓爾不群的佼佼者。

早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沈先生便憑他的今古大系列人物畫作品—前者精工傳神大氣厚重,後者清麗典雅逸氣高潔—風靡了港臺和東南亞地區。這些作品中流瀉出的強烈生命力與獨特的藝術風采,讓有著極高素質和欣賞品位的中外藝術愛好者、收藏家、藝術投資者們,倦眼為之一亮。人們以擁有他的佳作為榮耀。現在,沈先生的作品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認同和良好評價。香港幾間著名拍賣行連續多年選拍他的作品,成交價位逐年攀高,累創佳績,引起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

回顧沈先生的藝術成長過程,可說是先天稟賦與後天努力相組合而成功的典型。他無師承無門派,自少年時代開始,在異常艱苦清貧的環境中勤奮自修,不僅在中國畫筆墨造型上下了極深的功夫,在文、史、哲、藝各門類也深研苦讀,博聞強記。其深厚的文學藝術修養和精深的繪畫技巧,可說是足以傲視今日的畫壇。但為人誠摯豁達,謙退涵容的他,並不因此而稍有停頓和滿足,始終以清醒的頭腦和飽滿的創作激情,不倦的學習、探索、研究、耕耘、一寸寸累高自己的殿堂。正因沈先生這種純真的藝術家特質,使他在當今中國畫界眾多門派,風格的激烈競爭中,在經濟大潮的強力衝擊下,得以屹立不倒,並以自己的人品和獨卓的畫品在國內外美術界贏得了敬重和聲譽。

歷史是客觀無情的,一部美術史猶如一條滔滔大河。大浪淘沙,優勝劣汰。古往今來,畫家多如過江之鯽,不知凡幾,真正留下足跡的可謂寥若辰星。任何畫家最終都要靠自己的作品來定位,而不是靠譁眾取寵的"炒作"。凡是經得起歷史考驗的藝術大師都必須具備四大要素,即:獨創性藝術風格,高難度繪畫技巧、極高層次的審美取向和不懈的進去精神。沈先生正具備了這四大要素,這是他近年來在畫壇聲譽日隆的根本原因。

在此,我懷著興奮的心情,為沈道鴻先生的藝術成就表示祝賀,為這位虔誠的中國藝術作出更大的貢獻,並希望他執著追求藝術真諦的精神成為中國美術界的楷模。

郭浩滿2003年於香港(摘自沈道鴻-心跡、魂蹤、夢痕)

沉痛悼念——「“一堵沉默的牆”」一代大師 沈道鴻先生

(76x247.5)cm 十八羅漢

蔡若紅 (著名理論家,文藝評論家,已故)

沈道鴻創作了一些意境蔥蘢、引人入勝的作品,令我感到吃驚而又高興。他在題材的選擇上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古代傳說中的名人鐵事,又包括現代生活中的勞作和歌舞,還包括詩詞神話中的深情妙趣,畫路廣闊,別樹奇姿,託物起興,另闢心境,信手拈來,推陳是思想上的推陳,創新是筆墨上的創新,人物形象和自然風物可稱兩絕。

1987年10月《心有靈犀一點通-讀沈道鴻繪畫作品有感》摘錄

沉痛悼念——「“一堵沉默的牆”」一代大師 沈道鴻先生

隆中對

宋滌 (著名寫實主義彩墨山水畫家,清華美術學院教授)

沈道鴻的藝術成就體現在他對人物深刻、深入的表現能力,整體的複合能力和對人物形象的精神揭示。中國畫要在薄薄的宣紙上表現豐富的內容和精深的形象刻劃。我認為這一點前人沒有作到,而沈道鴻作到了。他的西藏題材作品對於牧民的詮釋是獨到的卓越的。他筆下的藏民散發濃郁的特定生態的氣息。他把其草原味、酥油味、皮膚的質感及透過太陽照射下皮膚裡的血絲、和所穿的老羊皮襖的體量感都畫出來了。他的古人題材、印度題材無不精到。他的鴻篇鉅製與輕鬆小品顯示出自由駕馭筆墨的功力。他的作品飽滿沉厚,有很深的色彩修養,因而能在各種高級微妙之灰色調的豐富變化中運用自如,對中國畫在色彩上有所突破,達到前人未有的高度。

沈道鴻具有藝術家真醇的情愫,在模仿文人小品流行而內容空洞,筆墨因襲氣氾濫的時潮下,他選擇了一條艱難的創作道路,堅持他的理想主義的追求,表現生活與歷史的脈動。是一位嚴肅的藝術家。

2005年11月宋滌文摘錄

沉痛悼念——「“一堵沉默的牆”」一代大師 沈道鴻先生

(68.5x137)cm 賀之章詩意

周韶華 (著名畫家,理論家,原湖北省美院院長,省文聯主席,現省文聯名譽主席,省美協名譽主席,中國畫研究院院委,國內外十一所名牌大學客座教授)

今年十月,我的《漢唐雄風》全國畫展在成都閉幕。在蓉期間讀到沈道鴻的作品,受到很大的衝擊,很大的震撼。他是一位嚴肅的藝術家,和當下的時潮完全不一樣。從沈道鴻的作品中明顯的感覺到中國傳統文化滋養和對西方美術思想的融匯。準確的造型修養與深入刻劃功夫,有血有肉的現實表現能力,讓我不由產生久違的感覺而非常興奮。看到了中國畫的亮點和新的發光點。

沈道鴻的創作,通過富於情感表現的點線面與彩色關係的融合,在肌理、筆觸、偶然效果和對所刻劃人物的深刻理解,以及過硬的造型與把握整體得功夫,抒發了內心不可遏制的澎湃情感。他的繪畫是真正自由的,表現豐富的創造行為。

沈道鴻選擇了一條艱苦的、虞誠投入生活的路。我為他這樣耐得寂寞的藝術家喝彩,為他切實有效的建樹、衝擊視覺、震撼人心的作品喝彩,為他這種“守護心中一盞不滅得藝術之燈”的精神喝彩。祝願他舉起那盞亮燈。

2005年10月於成都訪談摘錄

沉痛悼念——「“一堵沉默的牆”」一代大師 沈道鴻先生

(49.5x138.5)cm 對弈圖

葉淺予 (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中央美院教授,原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畫研究院副院長,已故)

沈道鴻的《達摩面壁》體現了畫家對達摩個性的新認識。可不是一般的肉身羅漢,是一座渾身長青苔的羅漢,像是雕塑家的造型,又像當年女媧煉成的天然頑石,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在造型上達到了新水平,克服了內容與形式的矛盾,做到二者協調統一,滿足了讀者欣賞思維。

1986年11月文《人物畫的骨貌與新貌》文摘錄

沉痛悼念——「“一堵沉默的牆”」一代大師 沈道鴻先生

(101.5x100.5)cm 恆河之音

葉毓中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原副院長,中國美術雜誌社主編、社長,著名畫家)

沈道鴻早為當代畫苑熟知。作品豐茂,內容廣泛,形式多樣,風格彰顯,魅力獨具,確實是難能可貴的大畫家。

讀沈道鴻的作品,可以領略到近幾十年“美”的演化與變遷;可以擴大對藝術世界的視野;可以認識審美世界的豐富性;可以領略到對傳統繪畫程式的重新詮釋;也可以領略到傳統繪畫中缺失的表現手段;更可以看到這些看似矛盾的繪畫手段被畫家重新組合;體察到題材對於繪畫並非第一重要。他不把中國畫的表現封閉起來,開拓的思維必然帶來開拓的手段。他體現的美是自然,並將昇華到藝術理想的高度。

且口戰賦詩寄之,“一鉤一畫意從容,彩墨淋漓寫亦工,萬里橋邊沈家樣,丹青有道識飛鴻。”

2005年10月評論文章·摘錄

沉痛悼念——「“一堵沉默的牆”」一代大師 沈道鴻先生

(123x249)cm 大昭寺

楊之光 (著名畫家,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前副院長,現嶺南美術專修學院院長,中國畫研究員院委)

沈道鴻堅持現實主義創作道路,紮紮實實的反映生活。寫實功底深厚、成熟,作品非常出色,非常耐看,與那模式化重複自己的畫家截然不同。他筆下的人物形象具有鮮明的性格,顯示了他自己的藝術風格和創作精神。

2005年10月於廣州與人民日報記者訪談摘錄


【作品賞析】

沉痛悼念——「“一堵沉默的牆”」一代大師 沈道鴻先生

(59.5x60)cm 水墨習作(一)

沉痛悼念——「“一堵沉默的牆”」一代大師 沈道鴻先生

(80.5x60)cm 水墨習作(三)

沉痛悼念——「“一堵沉默的牆”」一代大師 沈道鴻先生

(91x70)cm 水墨習作(四)

沉痛悼念——「“一堵沉默的牆”」一代大師 沈道鴻先生

(69.5x70.5)cm 下午茶

沉痛悼念——「“一堵沉默的牆”」一代大師 沈道鴻先生

(75x70)cm 蒙貝利亞爾湖岸

沉痛悼念——「“一堵沉默的牆”」一代大師 沈道鴻先生

(69x70.5)cm 墨丹傑裡皇宮遺址廣場的戲蛇人

沉痛悼念——「“一堵沉默的牆”」一代大師 沈道鴻先生

(71x69.5)cm 金奈小鎮的節日

沉痛悼念——「“一堵沉默的牆”」一代大師 沈道鴻先生

(68.5x70.5)cm 納克希信徒

沉痛悼念——「“一堵沉默的牆”」一代大師 沈道鴻先生

(68.5x68.5)cm 母與子

沉痛悼念——「“一堵沉默的牆”」一代大師 沈道鴻先生

沉痛悼念——「“一堵沉默的牆”」一代大師 沈道鴻先生

竹林七賢

沉痛悼念——「“一堵沉默的牆”」一代大師 沈道鴻先生

酥油燈長明

沉痛悼念——「“一堵沉默的牆”」一代大師 沈道鴻先生

草原兒女

沉痛悼念——「“一堵沉默的牆”」一代大師 沈道鴻先生

早春

沉痛悼念——「“一堵沉默的牆”」一代大師 沈道鴻先生

草原兒女

沉痛悼念——「“一堵沉默的牆”」一代大師 沈道鴻先生

人生難得一酣睡

沉痛悼念——「“一堵沉默的牆”」一代大師 沈道鴻先生

古調寄閒情

一代大師沈道鴻先生默默的離開了我們。

但他的音容、

人格魅力、

奮鬥精神、

藝術成就

卻永遠留在我們心中,永垂不朽!


書林無止境,藝苑有奇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