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老師的教學工作筆記之研究物質性質的基本方法2018年9月9日

薛老師的教學工作筆記2018年9月9日星期日

薛老師的教學工作筆記之研究物質性質的基本方法2018年9月9日

教學任務:

魯科版教材必修1第一章第2節 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 鈉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薛老師的教學工作筆記之研究物質性質的基本方法2018年9月9日

教學目標:

瞭解科學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掌握鈉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質及應用;靈活運用實驗和推理為基礎的科學探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學生存在的問題:

教學內容主要涉及研究物質性質的基本方法,學生對於觀察與看的區別把握還是不夠準確,易忽略其及計劃性和目的性。學生在進行現象的描述過程有些偏差,部分同學會把現象和結論弄混淆,比如鈉與水反應過程中的實驗現象有同學就描述為有氣體產生(此為結論),而不清楚這其實是鈉在水面四處遊動、發出嘶嘶的響聲這樣實驗現象所推斷出的結論。更有極少一部分同學會做成有氣泡產生的結論,這應該和很多學生從來沒有做過實驗有關。在判斷鈉與水反應過程中是否有氫氣產生時,學生在設計實驗方案時不考慮實驗的實際情況即氫氣的收集問題(當然這對於學生來講可能比較困難),令人意外的是有不少同學會混淆氫氣和氧氣的檢驗方法。學生對於物質通性的把握和靈活運用有較大的障礙。居然有很多人不瞭解氧化鈣的性質。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有待加強,比如從鈉熔化成一個小球去推導鈉與水反應放熱及鈉的熔點較低,就不是很順暢。學什麼沒有形成利用質量守恆(元素守恆)的等化學基本觀念解決問題的思維習慣。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開學之初,幾乎所有的學生學習積極性都是非常高的,幾乎沒有走神。孩子的們努力加油吧,高中化學這塊處女地等待你們去開墾,未來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去走。期待未來三年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最後能收穫豐碩的成果。

補救知識點:實驗室氫氣的檢驗方法與氧氣的檢驗方法

薛老師的教學工作筆記之研究物質性質的基本方法2018年9月9日

實驗室氫氣驗純的方法是用小試管收集一試管氫氣,移到酒精燈處,鬆開拇指,若有尖銳的爆鳴聲, 則氫氣不純;若有"噗"的一聲,則氫氣純。本節課中氫氣的驗證可以藉助這個思路,因為鈉與水反應依據反應前後元素種類不變可知可能產生的氣體為氫氣或氧氣,不管是有尖銳的爆鳴聲還是有"噗"的一聲,都可以證明氣體為氫氣。

氧氣的實驗室檢驗方法是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入氣體中 如果復燃就是氧氣。

薛老師教學工作筆記隨教學進度持續更新,反思總結教學中學生存在的問題、思考教學改進方案,歡迎各位同學、同仁在留言中交流共同提高。歡迎收藏、轉發,本文為逐字碼出,媒體轉載請聯繫授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