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緊看看你家有沒有這種茶葉!1公斤能換一棟別墅

我國喝茶成風,有幾千的前史的茶文化。我國茶葉品類繁多,其中有部分茶,由於產值的稀有和貯存年份長等原因,使其價格昂揚,乃至超過黃金。而歷數我國上下幾千年的茶文化,有種茶價格傲嬌到難以想象。或許它現已超出錢能衡量的規模,它就是武夷山絕壁的大紅袍母樹。

趕緊看看你家有沒有這種茶葉!1公斤能換一棟別墅

在武夷山的九龍窠景區,大紅袍母樹現在存世的就只有三棵六株。樹齡約350年,它們被列入國際天然與文化遺產。

“大紅袍”名樅茶樹,生長在武夷山九龍窠高巖峭壁上,巖壁上至今仍保留著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紅袍”石刻,這兒日照短,多反射光,晝夜溫差大,巖頂終年有細泉滋潤流滴。這種特別的天然環境,造就了大紅袍的特異質量。

1998年在首屆我國武夷山大紅袍茶文化節上,有人用15.68萬元的高價拍得20克大紅袍母樹茶。

而幾年曩昔後,在2005年第七屆我國武夷山大紅袍茶文化節上,20克大紅袍母樹茶更是拍出20.8萬元天價,也就是說,一公斤的價格達1040萬元。放在今日,一般城市買棟別墅都不在話下。

趕緊看看你家有沒有這種茶葉!1公斤能換一棟別墅

茶葉天價,政府也極其注重。由於價值連城,武夷山大紅袍母樹被《福建省武夷山國際文化和天然遺產維護法令》列為重點維護目標。而武夷山市政府更是為這六株大紅袍母株投保一億元人民幣。

由於特別維護,現今武夷山大紅袍現已中止採摘。最後一次採摘是在2005年5月3日,採摘了大紅袍母樹茶葉20克,贈送給我國國家博物館收藏。也就是說,市面上不可能出現大紅袍母樹茶葉。

1941年林馥泉《武夷巖茶產製銷》一文中記錄九龍窠大紅袍採摘全過程是3株,

現在咱們看到的是6株,年產茶葉缺乏500g。(不要給這個產值利誘,這幾株大紅袍是代言。武夷山自古以來是首要的茶區,當進一步品飲和了解,會發現大紅袍\武夷巖茶的共同魅力)

母樹大紅袍植物學特徵:灌木型,樹冠半披張,樹高超越2m,骨幹尚明,分枝較密;葉梢向上斜成長,葉長6~7cm,長者可達11cm,寬一般為3cm左右,最寬可達4.3cm,中葉型,近闊橢圓形,葉身梢內折,葉肉稍厚微隆、質脆,葉齒27~28對,淺尚明,葉脈7~8對;花形尚大,直徑為3cm左右,花瓣6瓣,萼片5片,花絲稀少稍長,凹凸不齊,二倍體;茶果中等。嫩芽梢尚壯,深綠微紫,夏梢葉帶紅毫尚顯。

大紅袍萌發、挖掘期比肉桂遲,一般在5月10日左右挖掘。從採摘時間上看,據林馥泉1941年記載的九龍窠大紅袍採製時間是5月17日。

趕緊看看你家有沒有這種茶葉!1公斤能換一棟別墅

大紅袍 由民國時期時任縣長吳石仙任內(1941-1944年)所題,由石匠黃華友1944年或1945年鐫刻。——參考文獻《武夷巖茶(大紅袍)研討》陳德華著

趕緊看看你家有沒有這種茶葉!1公斤能換一棟別墅

大紅袍在上圖赤色標記出,百度查找大紅袍景區就能夠看到,鄰近有天心永樂禪寺,到了能夠嚐嚐母樹下的天下第一蛋:)

趕緊看看你家有沒有這種茶葉!1公斤能換一棟別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