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霸開學指南二:怎樣用好你人生中最重要的幾年?

度過了愉快的暑假,同學們即將回歸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小編也為大家,特別是各位新生,準備了別具一格的開學“禮物”:

經濟學家徐高博士給北大國發院研究生的演講。徐老師現任光大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在這篇講稿中,他結合自身經歷,旁徵博引,深入淺出地為新生們講解了高效學習的方法。即使不是新生,相信你也能從中領悟到徐老師成功的秘訣。

(本文是演講的第二部分)

比較務虛的講了一些感悟之後,下面我來談談中心(北京大學國發院前身,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的簡稱,下同)的學習生活。

北大學霸開學指南二:怎樣用好你人生中最重要的幾年?

在座各位是研究生新生,未來一段時間的首要任務是學習。只有全面紮實地掌握了經濟學理論知識,才能為未來的研究和工作做好準備。而中心為大家提供了非常好的學習條件。要充分利用這些良好條件,我認為需要跨越三個臺階。

從書本和課堂學習經濟學理論知識

第一個臺階是在課本和課堂上學習經濟學理論知識。這一步的重要性怎樣強調都不為過。有很多同學在學習的過程之中,甚至在學完了整個課程之後,都覺得經濟學抽象的理論好像沒有什麼實際用處。而在次貸危機爆發之後,很多人對經濟學提出了批評,更讓一些同學感到迷茫。

北大學霸開學指南二:怎樣用好你人生中最重要的幾年?

但我要告訴大家,你們即將學到的這些經濟理論非常有用。我在業界工作得越久,這方面的感受就越深。經濟學理論,尤其是大家即將開始學習的高級經濟學理論,雖然看起來抽象,但確實能帶給我們觀察世界的深刻洞察力。這是沒有學習過這些理論的人所無法具備的能力。

現在大家隨便看看財經媒體,會發現好像到處都是“經濟學家”。什麼樣的人,不管是什麼專業背景,都可以指點經濟。但你仔細觀察一下,會發現很多人深度有限。看起來滔滔不絕,其實都是人云亦云,甚至漏洞百出。

北大學霸開學指南二:怎樣用好你人生中最重要的幾年?

經濟學理論還有第二個重要用途——它構建了經濟學家相互交流的基礎。外行人可能覺得經濟學們相互爭論不休,分歧很大。但實際上經濟學家之間共識遠大於分歧。這些共識,就是那些濃縮為經濟學理論的看法。一個缺乏經濟理論素養的人,根本無法參與到經濟學家們嚴肅的討論中去。

最後,除了經濟理論本身之外,學習理論學習本身的過程也是非常必要的訓練過程。學習理論其實就是在訓練研究能力。經濟分析的一些必要的方法和技巧,就是在學習過程中,由一個個章節,一個個習題,循序漸進地給培養起來的。

北大學霸開學指南二:怎樣用好你人生中最重要的幾年?

因此,大家要把握好中心所提供的學習經濟學理論的良好條件,為自己未來的發展打好基礎。我還記得當年我在中心的時候,通過各種課程學習收穫很多。當時中心要求修滿26個學分就可畢業,而我最後的成績單上有61個學分。這還沒包括我在清華經管學院選修他們特聘教授開的四門課。這種大強度的課程學習讓我很快對經濟學理論有了全面而深入的瞭解,令我接下來的學習和研究受益匪淺。

跟老師學做學問、學做人

從書本和課堂上學習經濟學理論只是第一步。大家在中心要邁過的第二個臺階是跟老師們學做學問、學做人。這是因為有些東西是書本和課堂上教不了的,只能通過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潛移默化的傳遞。

北大學霸開學指南二:怎樣用好你人生中最重要的幾年?

一個理論從提出、到最後成型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試錯、不斷打磨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有許多方法和訣竅,是從書本和課堂上學不到的,只有跟著做研究的人一塊做過,才能體味到。因此,跟老師們學做學問是學習的又一個必要環節。

學做學問之外,學做人更重要。中心的老師中,有不少堪稱為研究中國經濟的大師。而大師之所以成為大師,絕非偶然。用前面講的隨機遊走的語言來說,大師有著令他成為大師的趨勢項。這是大家在跟大師的交往之中需要去認真體會的。但要學到這些,需要多與大師們近距離接觸,突破距離也會造成的隔閡。

北大學霸開學指南二:怎樣用好你人生中最重要的幾年?

這就像遠眺一座高山的時候,有可能被震撼,也可能感覺不過爾爾。但只有走進山中,細細體察,方能領會到種種精妙之處。也只有接近了大師,把大師還原成一個普通人,你才能看到他的堅持所在,才能看察覺到他們在隨機衝擊中堅持的那個趨勢項。而那,才是我們最應該向大師學的,也是能學得來的成功“秘訣”。

在跟老師和大師們學做學問和學做人的時候,大家要注意三點。

第一,自己要上進。師長們都願意與好學上進的後生打交道。那些自己不努力向上的人,很難進入老師們的法眼。

第二,要主動。你的學習和進步是你自己的事情。老師沒有義務,也不會成天揪著你告訴你這個重要,那個必要。所以你一定要主動找老師,而別指望反過來的情況會經常發生。

第三,做好功課。問老師之前,得有自己的思考。一些明明在書本上就有現成答案的,就別拿來問了。老師們只有覺得你下了工夫,才願意和你交流。

在這裡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從中心三位老師那裡得到的收穫。他們三位是我博士畢業論文導師組的三位老師。我從他們那裡所學到的,遠不止於經濟學理論。

第一位老師是林毅夫老師。我因為參加過林老師的討論班,所以跟他有很不少的交流。在經濟研究方面,林老師有兩句話讓我感觸很深.

北大學霸開學指南二:怎樣用好你人生中最重要的幾年?

林毅夫教授

第一句是“一以貫之”。林老師非常注意對邏輯框架的堅持。林老師的比較優勢框架看似簡單,但與他討論之後你會驚訝於這個框架的巨大解釋力。林老師對各種問題的闡釋都源於這個框架。這種邏輯上的自洽給林老師帶來了強大的說服力。

第二句是“不用名詞替代分析”。這是很多半罐水經濟學家們經常會犯的毛病,用一連串名詞的堆砌來掩蓋自己推理的漏洞。大家聽聽我下面的這句話:“由於人口紅利的終結,中國經濟的潛在產出水平正在下降,令增長速度放慢。因此迫切需要通過結構轉型來釋放制度紅利,令經濟煥發新的活力。”相信大家經常能在財經媒體上看到這樣的語句。但稍微推敲一下,就會發現這句話相當模糊,中間有多處跳躍,並未形成嚴密的邏輯鏈條。

北大學霸開學指南二:怎樣用好你人生中最重要的幾年?

在經濟學研究之外,林老師常說的“不要坐在金礦上挖煤礦”,以及時常掛在嘴邊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都給了我很大的觸動。在頻繁的接觸中,我心目中的林老師從最初印象中的那個隻身游到大陸的“神人”,變成了自己做人做事的標杆。

第二位是我在中心的導師陳平老師。在陳老師身上,我學到的更多的是做人。

北大學霸開學指南二:怎樣用好你人生中最重要的幾年?

陳平教授

陳老師總是要求我們跳出理論細節的糾纏,問出基本的問題。陳老師認為,一個好的問題,可以打破思維中的障礙,為研究指出方向。問什麼樣的問題,是戰略決策;而怎樣回答問題,只是戰術決策。問對了問題,研究就成功了一半。

陳老師教給我的第二點是科學家的胸懷。在初次見面的時候,陳老師就告訴我學生不能怕老師,而要超過老師。只有學生能反過來教老師,科學才會進步。陳老師還要求學生不要“為尊者諱”,正確的就是正確的,錯誤的就是錯誤的,頗有“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味道。後來,我與陳老師在觀點上出現了明顯分歧,在一些理論問題上還有過激烈爭論。但陳老師從來沒有因為觀點差異而打壓我,反而對我的獨立思考十分讚許。能夠以這樣寬廣胸懷的人為師,是我的幸運。

第三位是我在中心接觸得最多的一位老師,霍德明老師。我曾經連續三個學期做他高級宏觀經濟學課的助教。我從霍老師那裡學到的是將經濟學理論應用到現實的能力,或者按照霍老師自己的話說,

“講故事”的能力

北大學霸開學指南二:怎樣用好你人生中最重要的幾年?

霍德明教授

經濟學理論主要通過一個個模型來呈現。但模型只是工具,模型中凝聚的對世界的洞察才是我們學習經濟學的真正目的。只有能把模型翻譯成普通人也能聽懂的故事,才算掌握了理論模型的精髓,也才能夠把理論應用到現實中去。從這個意義來說,可以把經濟學理論看成一個寓言故事集。經濟學幾百年發展所形成的認識,都凝聚在這一個個故事中。

反過來,經濟研究也就是把現實世界中得到的觀察,提煉昇華成為深刻的故事,並以數理模型的方式表達出來。正是在與霍老師的交流討論中,我掌握了從模型中來,到現實中去的方法,建立起了將理論運用到現實的能力。

北大學霸開學指南二:怎樣用好你人生中最重要的幾年?

其實,用語言很難完全表達我從中心各位老師身上得到的收穫。很多時候,所得來自於潛移默化之間,平時並不覺察,但日積月累卻會給自己帶來巨大變化。所以在座的同學要珍惜在中心的時光,儘可能多的跟中心的各位老師們接觸,去體會他們的深意。在中國,能夠積聚這麼多經濟大師地方不多,能夠近距離接受大師們言傳身教的機會也真的不多。

通過助教工作學習、提高

僅有前兩個臺階,中心的學習過程還不算完整。還有第三個臺階需要邁過,那就是通過助教工作來學習和提高

北大學霸開學指南二:怎樣用好你人生中最重要的幾年?

從事經濟研究這個行業,日常工作的很大一部分是溝通。我們要通過文章和語言,把觀點傳達給別人,進而說服別人。當然,溝通背後的邏輯、見識是最重要的。但光有認識深度還不夠,還得懂得溝通的方法和技巧。演講、寫作都是需要通過“

幹中學”培養的必要溝通能力。這方面,中心的助教工作給了大家非常好的一個學習機會。

我在中心做了七個學期的助教,通過做助教得到的收穫比自己在課堂上得到的更多。參加工作之後,同事們都說我口才好。這個好口才都是當助教練出來的。所以大家不要把助教當成一個工作,而要把它當成一種難得的學習機會。

北大學霸開學指南二:怎樣用好你人生中最重要的幾年?

除了鍛鍊溝通能力,助教工作還是加深認識的過程。自己把一個東西看懂,和把這個東西給別人講懂完全是兩回事。要倒給別人一杯水,自己至少得有一瓶水。同樣,要給別人講懂了,自己必須對這個問題的方方面面把握得非常深入。所以,當助教還是一個倒逼的過程,會逼迫自己把之前所學做一個梳理,以形成更全面、更深入、以及更加有條理的認識。

在我看來,前面講的三個臺階是中心學習必不可少的三個環節。只有走完了這三步,才算用好了中心所提供的學習資源,圓滿的完成了學習的任務,為未來打好了基礎。【未完待續】

(本文在不改變作者原意的基礎上略有刪減)

徐高博士現任光大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兼職研究員,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曾任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瑞銀證券高級經濟學家、世界銀行經濟學家等職。主要研究領域為宏觀經濟分析、金融經濟學等。

徐高博士所著的《金融經濟學二十五講》已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北大學霸開學指南二:怎樣用好你人生中最重要的幾年?

《金融經濟學二十五講》是作者在北京大學數年講授金融學課程所結出的果實。本書主要內容由均衡資產定價、無套利資產定價以及金融摩擦三部分組成,涉及現代金融經濟學的所有重要方面。本書以本科生能接受的數學程度,平易近人地介紹了現代金融學理論的核心內容,並尤其注重透視理論背後的金融學思想,揭示了現代金融理論體系中澎湃的生命律動。

本書的最大特點是運用了適用於本科生程度的數學工具,既不太過簡單,也不太過專業,填補了市場同類教材的空白。本書既可作為本科生程度讀者的金融學入門教材,也對研究生或MBA程度的讀者有參考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