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國產第一,突然負債百億、老闆跑路,卻是華爲最尊敬的公司

手機市場競爭可謂是熱鬧非凡,尤其國內品牌的崛起使中國成為了競爭最熱鬧之地。發展迅猛換代又快,連國美、格力這些賣電器的都想來手機行業分一杯羹。當然,手機發展還是需要一定的技術積累與持續資金支持的,所以這倆品牌的“貿然闖入”最終只撞了一鼻子灰。

昔日國產第一,突然負債百億、老闆跑路,卻是華為最尊敬的公司

正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作為消費者我們往往只看到手機行業和品牌的風光,其實業內競爭是巨大的,有新興品牌突然崛起成“耀眼明星”;有老牌大廠崖邊跌落如今苟延殘喘;還有的則突然間離開了大眾視野不知所蹤。金立則是這第三種。金立在中國手機界算是“元老”級別了,與它同時期的天語、酷派等品牌早已銷聲匿跡,它是為數不多經歷了功能機到智能機變革並且存活下來的廠商。那時候的華為在手機上還沒有什麼作為,它一直視中國金立為自己最尊敬的榜樣。

昔日國產第一,突然負債百億、老闆跑路,卻是華為最尊敬的公司

應該很多人還記得電視上華仔說出的那句“金品質,立天下”的廣告語,那個年代華仔的代言無疑是對金立品牌形象的巨大提升。劉麗榮創立金立品牌以來,2007年~2011年金立手機一直是國內手機市場的大牌,甚至在2010年左右佔據了中國國產品牌第一的地位。功能機時代金立在國內市場佔有率僅次於諾基亞和三星,是當之無愧的大佬。即使到了智能機時代,金立也是國內手機市場排名前十的品牌,甚至在2016年,金立出貨量達4000萬臺,位列國產品牌第五,僅比第四的小米少200萬臺。

昔日國產第一,突然負債百億、老闆跑路,卻是華為最尊敬的公司

看著雷軍的小米手機被萬眾膜拜,2014年3月,金立又模仿了起來,投資了另一個子品牌IUNI,以互聯網模式為戰略,還打出“以小米模式來反小米”口號做宣傳。2015年,東施效顰的兩款手機,不但沒有帶來理想的業績增長,反而讓金立的市場地位迅速下降。2016年初,金立趁熱打鐵,公佈了全新的品牌形象,一個像笑臉的logo,品牌slogan改為“科技悅生活”。之後,金立拿下中國足協中國之隊官方贊助商,並喊出“超級續航”的口號。緊接著,金立又砸重金冠名10餘檔電視娛樂節目,2017年,又請了薛之謙、劉濤等明星大牌代言。然而,奇效消失了,隨著薛之謙的醜聞出現,金立的市場表現一路下滑。

昔日國產第一,突然負債百億、老闆跑路,卻是華為最尊敬的公司

14~16年中國手機品牌銷量排行

隕落

2018年10月31日,金立集團副總裁俞雷離職。在曝出資金鍊斷裂問題近一年來,金立似乎讓大家失去了對它最後重振旗鼓的信心。這一年裡,金立手機創始人劉立榮41.4%股權被凍結,金立在深圳上海遭遇多起訴訟,多家子公司陷入動產抵押、債權轉讓糾紛中。為了解決100多億債務,金立不斷進行大裁員縮減開支,出售印度分公司74%股份籌集資金。甚至宣告進行資產重組,至今卻沒有結果。眼看著債務的雪球越拱越大,近50家中小供應商失去耐心,聚集金立總部討要欠款。

昔日國產第一,突然負債百億、老闆跑路,卻是華為最尊敬的公司

而劉立榮並沒有出現,他在1月公開回應後就滯留香港,至今杳無音訊。10月29日,金立集團發行的10億私募債“16金立債”3年回售時間到期。債務危機雪上加霜。金立在財務上陷入四面楚歌,瀕臨崩潰。對於在國內手機行業超長待機,且熬死了眾多競爭者,傲然挺立16年的金立,輝煌已成遙遠的傳說,當下最緊要的是,金立是否能渡過生死劫?畢竟,在競爭殘酷血腥的手機行業,一年光陰,已是滄海桑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