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別!李詠因癌症病逝,還好有他最愛的人和最愛的話筒陪在身邊

北京時間今天上午,李詠妻子哈文發文宣佈著名主持人李詠於10月25日凌晨5點20分因癌症去世。哈文發出一張李詠的個人照片,並配文:永失我愛。李詠1968年5月3日出生,今年年僅50歲。

詠別!李詠因癌症病逝,還好有他最愛的人和最愛的話筒陪在身邊

據悉,李詠葬禮已於北京時間28日在紐約舉行。

詠別!李詠因癌症病逝,還好有他最愛的人和最愛的話筒陪在身邊

李詠1968年出生於新疆烏魯木齊,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中國內地節目主持人、 中國傳媒大學教師。1987年考入中國傳媒大學。1991年,進入中國中央電視臺做編導。1996年任專題片編導,並擔任紀錄片《香港滄桑》的解說。1998年開始出任綜藝節目主持人,同年開始主持益智遊戲節目《幸運52》。2003年,主持央視二套的平民選秀節目《非常6+1》。 2004年,擔任選秀節目《夢想中國》總設計師。他曾主持2002年至2008年、2011年至2013年共10屆央視春晚及元宵喜樂會。

2013年,李詠人事檔案正式從中央電視臺轉入中國傳媒大學,他在傳媒大學任教。

2017年2月5日,李詠與孫堅、羅希合作主持美食傳情真人秀《熟悉的味道第二季》。12月2日,他與謝楠、雅琴一同主持“2018愛奇藝尖叫之夜”,這也是他在大眾面前最後的公開活動。

詠別!李詠因癌症病逝,還好有他最愛的人和最愛的話筒陪在身邊

2017年11月23日,李詠發佈最後一條微博,感謝妻女及所有人。據媒體報道,哈文此前從央視離職創業,和李詠一起創辦了節目製作公司,2016年製作了《偶像就該醬嬸》節目。不過今年該公司一直未製作新節目。據悉,今年哈文低調解散了該公司。原來她是為了陪李詠一同對抗癌症。

與妻子哈文互相成就

詠別!李詠因癌症病逝,還好有他最愛的人和最愛的話筒陪在身邊

李詠的妻子哈文既是他的初戀情人,也是他在央視的同事,兩人育有一女。同時,李詠與哈文也是娛樂圈知名的模範夫妻,在央視期間就是哈文導演李詠主持,兩人相互成就,李詠一些經典動作例如扔手卡、砸金蛋都是夫妻兩人共同策劃,通過《非常6+1》《詠樂匯》等節目哈文將李詠送上了一線主持人的地位。

詠別!李詠因癌症病逝,還好有他最愛的人和最愛的話筒陪在身邊

而談到妻子,李詠生前曾在他的自傳《詠遠有李》中詳細記載了與哈文相識、相知、相戀以及結婚生女的經過:

結婚17年,我對哈文是越來越怕。凡事她不允許而我做了,比如喝酒,就得央求所有的目擊證人替我保密,替我保密,替我保密。我怕她。只要她一瞪眼,一生氣,我頓時就像老鼠見了貓,把自己縮到最小,或者乾脆消失。我怕她。一百次爭吵,一百次是我認錯。我怕她。男人向自己心愛的女人認錯是一種美德。我還給自己的美德想了個寓意深遠的說法:成熟的稻子總彎腰,我彎腰,因為我成熟。我怕她,是因為我愛她。

詠別!李詠因癌症病逝,還好有他最愛的人和最愛的話筒陪在身邊

同時,李詠也在書中將哈文比作“塑料花”:

我問朋友:“你把自己的老婆比作什麼花?”怎麼說的都有。“玫瑰。”“紅玫瑰。”“百合。”“麝香百合。”

我慢悠悠地說出我的答案:“我的老婆,我把她比作塑料花。”聞者皆驚。

“塑料花,很普通,但永不凋謝,擺哪兒是哪兒。”我解釋道。

科學家深入分析人類荷爾蒙,得出一個令人失望的定律:所謂“愛情”,保鮮期不超過36個月。或許不少人都親自驗證了這一說法。

但是對我來講,愛情是無限期的,就像塑料花的花期一樣永恆。

詠別!李詠因癌症病逝,還好有他最愛的人和最愛的話筒陪在身邊

對父親充滿愧疚

詠別!李詠因癌症病逝,還好有他最愛的人和最愛的話筒陪在身邊

在李詠生前的自傳《詠遠有李》中,其詳細講述了與父親的種種往事,尤其李詠正值青春期的叛逆,也讓他在長大、為人父後愧對父親:

我爹終於走遠了,我特高興,連蹦帶跳回到了宿舍裡。

後來,當我在大學校園裡給爹孃寫第一封家信,回想起這一天,回想起爹的背影,我哭了。那封帶著淚痕的信至今還保留著。我爹把我所有的信,都一頁一頁粘在白紙上,裝訂得整整齊齊。

又過了很多年,我做了電視導演。一天,正在編片子,剪一個“慢動作”,我爹的背影又突然毫無預兆地出現在我眼前——

他很瘦,一個人慢慢向前走,心裡想著兒子的未來,也可能是兒子的過去。一陣風吹來,他的衣服撲簌簌地抖,顯得那麼孤獨……

我的眼淚再次“譁”地衝出眼眶。

19歲的我,怎麼那麼沒心沒肺?怎麼那麼混蛋輕狂?我為什麼那麼迫不及待、甚至得意忘形!是故意氣他嗎?自以為滿腹委屈,其實我根本就是個不良少年!

我爹是很好的一個人,這是我現在的感覺。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一個少年都無法繞開這段經歷,衝撞到和解,叛逆到迴歸。為那個背影,我將愧疚一輩子。

大一暑假,爹孃早早做好準備迎接兒子。我從火車站坐車回家,一進門,桌上飯菜都擺好了。我娘招呼我趕緊放下東西,洗了手坐下。

我爹開了一瓶啤酒,倒滿一杯,放在我面前。

“兒子,以前我不讓你喝酒,今天你可以喝,因為你長大了。”

那頓飯我沒吃下去,哭得一塌糊塗。

詠別!李詠因癌症病逝,還好有他最愛的人和最愛的話筒陪在身邊

曾自創“非嚴肅談話秀”

2009年,李詠在宣傳他的自傳《詠遠有李》時,談到主持“中年危機”,李詠曾笑言:“誰說我中年?我心理年齡30歲。你希望主持人3年一個樣,另3年又一個樣,怎麼可能?我就是我。可能是重疊類型的節目非常多,有粥少僧多的感覺,大家都在努力突破,我的節目我可以大言不慚地說沒人能超越我。我是‘非嚴肅談話秀’,不是談話秀,是秀談話,沒有太多哲理,只要談話中有幾個小小的閃光點,讓大家從中受到一點點啟發,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對於被稱作“央視一哥”,李詠也謙虛回應道:“胡說,在央視領導是‘一哥’,我最多是個‘八哥’,這我就很知足啦。”

詠別!李詠因癌症病逝,還好有他最愛的人和最愛的話筒陪在身邊

同時,書中李詠也曾詳細揭露了“非嚴肅談話秀”《詠樂匯》誕生的幕後故事,並感嘆“生意不好做”:

小崔老師有思想,做節目如下圍棋,繞你,繞出他想要的東西為止。

小白老師有深度,做節目如下象棋,只能前進不能後退,有步驟,有口訣。

我跟他們不一樣,我玩兒跳棋。別看跳棋簡單,就是些不值錢的玻璃球,規則都一樣——誰先搶佔陣地誰就贏。我走出一步,就想到五步,也要動腦子的。你進我退,前攔後堵,不需要智慧嗎?而且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跳棋可以大家一起玩兒,你象棋六個人下給我看看?

說到底,電視是個消遣。超市貨架上擺的那些東西,還隔倆禮拜就調換調換呢,電視節目也一樣。作為商業時代的消費品之一,我不提供沉重的價值觀,也不想和誰一爭高下。

我在上面吃著聊著,您跟底下聽著樂著,就挺好,樂一時是一時。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誰還想當老字號不成?

詠別!李詠因癌症病逝,還好有他最愛的人和最愛的話筒陪在身邊

李詠曾在一次節目中表示,假如自己的生命只剩下最後一天,他會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靜靜地待著,不會有道歉,也不會有離別,更不會有抱怨,只會有感謝,感謝所有的人。

或許在李詠的告別儀式上,我們會聽他生前錄好的遺言,“歡迎大家光臨我的告別儀式,走之前都說好了,今兒來送我,就別送花了,給我送話筒吧。我李詠這輩子就好說個話,都走到這一程了,還在這兒說話。沒嚇著你們吧?”只是,我們多麼希望這次的告別還有“下期再見”,而不是“詠別”……

聲明:本文由入駐搜狐號的作者撰寫,除搜狐官方賬號外,觀點僅代表作者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