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農場or合作社or農業公司,哪種更具農業資金補貼優勢?

關於從事農業是註冊公司好,還是合作社或家庭農場好的問題,現在已經成為農人朋友關心的熱門話題,到底哪種經營主體更容易得到農業扶持資金?在申報補貼資金時有哪些政策優勢呢?今天丫頭就來跟大家聊一聊。

1、家庭農場

家庭農場是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中首次出現的,目前的政策支持、發展指導趨於完善。

家庭農場or合作社or農業公司,哪種更具農業資金補貼優勢?

家庭農場主要生產農業,以農副產品的買賣為主要收入來源,也可以生產一些農產品的加工品。目前國內很多家庭農場都偏向休閒、觀光、旅遊,利潤也有所增長,發展勢頭也很迅猛。但由於產業鏈延伸有一定侷限性,所以申報補貼也有一定侷限性。所以申請的資金是最少的。

目前家庭農場的政策支持還只是地方財政的一些支持,國家還沒有具體明確的支持政策。

家庭農場作為以家庭農戶為基本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要做到這兩點,才能更快更多的獲得農業補貼資金:

(1)要做到地方或省市級的示範家庭農場

農業補貼資金都是優先扶持標杆性企業,申報示範家庭農場。

(2)註冊之後到地方農業經管部門備案

家庭農場在工商註冊之後,一定要到地方的鄉鎮農經站、農業局的經管部門去備案登記。

2. 農民專業合作社

合作社是農村資源整合的有效主體,從事的可以是生產、加工、流通、服務業務,甚至可以涉及到內部的金融業務,是地方政府非常支持的經營主體,優先享受財政扶持以及稅收優惠,但需要發起人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

合作社既可以從事農業生產,又可以進行生產前端的生產資料和產品研發以及生產環節之後的流通、加工等增加農業附加值的環節。

家庭農場or合作社or農業公司,哪種更具農業資金補貼優勢?

截至2018年6月底,全國依法登記的農民合作社達到210.2萬家,實有入社農戶超過1億戶,約佔全國農戶總數的48.3%。

合作社的註冊資金沒有硬性規定,這點跟註冊企業不一樣,也就是註冊資金可以隨意些。但是沒有註冊資金的合作社補貼金額不高,而且發展有侷限,建議大家為了長遠打算,註冊資金適當註冊一點。

合作社和農業企業獲得的國家支持沒有太大的區別,均可以去承擔國家項目。為了支持合作社的發展,國家項目對合作社的要求比企業的要求會稍低一些。

3. 農業企業

農業企業可以從事的環節就更廣泛了,可以延伸到產業鏈的上下游,甚至打通全產業鏈。每年國家及各地方申報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就是這樣。所以說,公司形式能夠更好地實現利潤最大化,股權明晰,能夠實現未來上市操作等。農業企業可以把農業和商業結合形成一條生產鏈,利益是三種中最高的一種。

家庭農場or合作社or農業公司,哪種更具農業資金補貼優勢?

農業企業相對來說申請流程複雜,需要提供繁瑣的申報材料。同時,國家提供的資金補助是最高的,很多都是上百萬、上千萬的項目。通常扶持資金額度大的項目都是以公司、企業作為承擔主體。而農業企業,一般是要成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才會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

2018年搞農場、合作社能拿多少補貼?

補貼政策代表國家對於農業的引導方向。經認定或登記的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都可以納入產業化經營項目的扶持範圍,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扶持越來越多,不再受獨立法人資格條件的限制。

家庭農場or合作社or農業公司,哪種更具農業資金補貼優勢?

農業補貼種類

1一般補貼

國家今年把種糧直補、農資綜合、良種補貼進行整合,作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統一發放,平均補貼資金在120元/畝左右。

家庭農場or合作社or農業公司,哪種更具農業資金補貼優勢?

2規模經營補貼

針對從事糧食規模經營的合作社、大戶和家庭農場,全國各地的補貼標準不同,一般在40-80元/畝之間。

家庭農場or合作社or農業公司,哪種更具農業資金補貼優勢?

3農機補貼

2015年農機補貼申報對象是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一般農機單機補貼額最高5萬元,100馬力以上大型拖拉機等最高15萬元。

家庭農場or合作社or農業公司,哪種更具農業資金補貼優勢?

財政部公佈最新補貼政策

補貼對象:

國家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著重培育新型農業生產主體,其中包括農業企業,家庭農場,農業生產合作社,職業農民。

補貼標準:

不同經營主體申請的補貼金額不同,財政部至今為止還並沒有得出準確的參考數額。

扶持範圍為:農產品、經濟林及設施農業種植、畜禽水產養殖等種植養殖基地,農產品加工、儲藏保鮮、產地批發市場等流通設施。

資金額度:龍頭企業項目中央財政補助資金規模為100萬元至300萬元;農民專業合作社項目中央財政補助資金規模為50萬元至150萬元。

家庭農場or合作社or農業公司,哪種更具農業資金補貼優勢?

其實不管是哪種經營模式,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果你有五穀雜糧、瓜果蔬菜的種植,也有水產、家禽畜類的養殖,還可以加工農副產品並且有銷售渠道的話,建議可以註冊合作社加農業公司的形式,這樣國家的扶持力度最大、補助資金最多。但是如果只是自己小規模的種植,還是以家庭農場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