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七旬補鍋匠「敲打」40載 只爲補鍋手藝的傳承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只要聽到“補鍋咧”的叫喊聲,就會有人提著破鍋爛壺,去尋覓補鍋人的身影。如今,這樣的情景已一去不返。

而在河南省內黃縣老城牆路上,今年70歲的張希亮老人,從20多歲就開始補鍋,至今仍在堅持,已補鍋40餘年。

20018年張師傅在補鍋。張師傅年輕時當過兵,在部隊學習機械修理,退伍後他開始學習補鍋。

“補鍋底有剪底、翻邊、扣邊、貼合這幾個步驟,換鍋底時要用巧勁,不然容易把鍋底的邊砸毛,補好了鍋底也會漏水。”張師傅一邊說著,一邊嫻熟地將漏了的鍋底剪掉。

將鍋的四周敲平整,然後拿起剪掉底的鍋,將鍋的底部沿著榔鐵,用小錘翻邊、砸平,再拿出事先做好的新鍋底翻邊、平邊,然後將新鍋底和舊鍋扣在一起,開始不停地敲打壓縫。整個過程下來沒有使用熱源焊接,全憑手工完成。

過去每家每戶幾乎都用鐵鍋做飯,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扔鍋,通常都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特別是在農村就更不用說了。

那時補鍋是他養家的主要收入來源,但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富裕了,只要鍋一爛,就直接丟了換新的。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壓鍋、電飯煲等炊具不斷更新換代,補鍋的生意也就日漸衰落了。 現在來補鍋的,大都是上點年紀的人,他們吃過苦,節約意識根深蒂固,“一般不輕易丟棄一口鍋,但前來補鍋的人的確一年比一年少了”,平均一天能掙60元,也夠自己零花用。


四十多年來無論颳風下雨,張師傅都堅持出攤補鍋,如今他的年紀大了,兒女也各有所成,都想讓他安享晚年。但他覺得幾十年的手藝丟了太可惜,如果自己敲不動了,還有沒有年輕人來做這一行,所以每天還堅持上街補鍋。顯然對於補鍋這個行業,張師傅早已有了深厚的感情,那已經是他生命中無法割捨的一部分。#今日頭條攝影大賽##最有意思的鄉村影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