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菜用這種方法,呵護家人的健康!

做菜用這種方法,呵護家人的健康!

新鮮的食材如何端上餐桌成為我們享用的美食,

當然需要我們細緻的加工,

從清洗到烹調,

期間的每道工序,

都會影響食材的營養,

各種烹飪方法也會使食材本身的營養髮生變化,

如何更好的保留營養,

呵護家人的健康?

接下來我們以做菜的程序一步步瞭解。

一、清洗


先洗後切 許多人把洗切的順序弄反了,為了方便會先把菜切好再洗,這樣做的話,蔬菜裡的維B、維C等水溶性維生素和部分礦物質會溶解到水裡,比如,切完土豆絲、茄子絲後直接浸泡在水中,會導致大量的營養素悄悄流失,如果不浸泡的話,口感及顏色又沒有那麼好,所以要儘量減少浸泡時間,並且清洗蔬菜也要將水控幹後再切。

做菜用這種方法,呵護家人的健康!

另外,蒸飯前淘米,不要反覆搓洗,淘洗以兩遍為宜,不然其中的B族維生素也會大量損失。

農藥殘留 許多果實類蔬菜及水果表皮會有農藥殘留,有些人會直接削皮再烹調食用,但是實際上,果蔬表皮含有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物等多種營養物質,而且一般比果蔬肉的含量要高,去皮實在有些浪費。我們可以用一些方法去除農殘,這類果蔬可以用力搓洗,然後用流水沖洗乾淨;還可以用自來水浸泡,並且加入少許食用鹼(小蘇打),也可以達到去除農殘的效果,但不用浸泡太長時間,7、8分鐘即可。

二、切配

有人切菜比較精細,但從營養的角度來說,菜並不是切得越細碎越好。因為切得塊越小,其表面積越大,接觸空氣和熱鍋的可能性越大,那麼營養素被破壞得也越厲害。

酒店、餐廳基本上都是提前切好備菜,但這樣會造成一些維生素氧化,因此,我們家庭式做菜最好是現切現炒,現炒現吃。

做菜用這種方法,呵護家人的健康!

還有些莖葉類的蔬菜需要用沸水焯燙一下,這樣可以去除草酸、植酸以及部分農殘,同樣要減少焯燙的時間,用大火沸水快速焯燙,蔬菜顏色稍有變化便可以將其撈出,並且焯燙時,滴幾滴食用油,不但增色還能阻止部分營養流失。

肉類菜餚烹煮前最好醃漬一下,用鹽、胡椒粉、料酒、蛋清和澱粉將肉片抓勻,然後用適當的油溫滑熟,這樣可以很好地保住營養,並且口感也不錯。

三、烹飪

烹飪方法多種多樣

生食、蒸、煮、炒、烤、煎、炸。

我們最常使用的方法來烹飪,一般炒菜的時候都會先熗鍋,尤其一些人喜歡把油燒的很熱再放入蔥姜,這樣熗出蔥姜香味比較濃。但是油溫往往已經超過200℃,油中的維生素E、磷脂、不飽和脂肪酸等在高溫後很容易被氧化,並且還會破壞蔬菜中的其他營養素。

做菜用這種方法,呵護家人的健康!

另外,炒菜時,放油過多的話會增加菜品的脂肪含量,同時造成類胡蘿蔔素的損失。因此要減少烹飪油的用量。

如果炒菜火力太小、會使炒菜時間過長,食材中大量的營養素,如維生素C、花青素、葉綠素等就會隨汁液流失。

因此,炒菜時等油快要冒煙之前放菜最好,可以放入蔥花檢驗,蔥花沒有變色並且周邊有小氣泡冒出,說明油溫合適。並且要用急火快炒的方式,縮短加熱時間,在菜出鍋前再放鹽,不要提早放鹽。

大家都知道 燒烤 食物不夠健康,其實也有區別,明火碳烤因為溫度無法控制,局部受熱超過200℃會產生雜環胺和多環芳烴類致癌物,而且被烤食品表面還會沾染大量包含致癌物的煙氣顆粒。燒烤煙氣本身產生大量PM2.5,再加上煙氣上附著苯並芘等致癌物,對肺部健康十分不利。

做菜用這種方法,呵護家人的健康!

烤制食物如果用烤箱,將食物用錫箔紙包裝,溫度不超過200℃,營養素也能較好的保留,產生的有害物質也比較少,並且烤制的食物也很美味。例如一道名菜叫花雞,例如烤地瓜,原理同烤箱類似。

煎炸 的食物也是不利於身體的健康,不過上海有名的小吃生煎就是相對比較健康的烹飪方式,也叫水煎法,鍋貼、水煎包等都是用的這種方法,其原理就是放少量油把原料烤熱,然後放入水蓋上鍋蓋,利用蒸汽把原料蒸熟,水分蒸發後,少許油留在鍋底,把原料的底部煎脆,達到下脆上軟,外香裡嫰的效果。

做菜用這種方法,呵護家人的健康!

與油煎法相比,水煎食物營養損失少且脂肪含量低。而油炸食品不僅含油量高、熱量高,還會嚴重破壞維生素和抗氧化物質,而且油溫較高難免產生致癌物。

蒸菜 幾乎是保留營養最全面的烹調方法。蒸菜既沒有煮菜、焯菜時營養素溶入湯中的損失,也沒有煎炸時的過高溫度,加熱溫度不超過100℃,熱分解損失較小,氧化損失也少,沒有油煙,而且不會引入過多油脂。

做菜用這種方法,呵護家人的健康!

用蒸菜法做涼菜,可以先把材料蒸熟,然後澆上汁,比如青菜、圓白菜等可以蒸好之後澆上豉油汁。

葷菜、素菜都可以用來蒸。蒸綠葉菜要注意控制時間,以保持蔬菜翠綠的顏色。把蔬菜攤放在瓷盤、漏籃或蒸籠上,儘量平鋪以便與蒸汽接觸,放進上汽的蒸鍋中,一般2~5分鐘即可。

水煮 烹調包括煮、煲、焯燙等,靠水來給食物傳熱。水煮的溫度是100℃,雖然不會產生有害物質,但水煮會有大量可溶性物質溶入水中,如維生素C、維生素B2和葉酸等。如果不喝湯,這些營養素的損失較大。

做菜用這種方法,呵護家人的健康!

水煮法適合所有食物。質地較嫩的食材,比如葉菜可以焯燙,質地較老的食材,比如薯類、肉類等可以長時間燉煮。

蔬菜 生吃 能夠保留100%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多種活性保健因子,如洋蔥中的降血脂成分、圓白菜當中的抗潰瘍成分、大蒜當中的殺菌成分等。

但生蔬菜可能存在致病菌和寄生蟲汙染、以及農藥殘留、草酸過多等問題,而且生吃蔬菜的品種有限,食用量也很難達到每天一斤的標準,特別是綠葉蔬菜。我們可以選擇偶爾做一次蔬菜沙拉。

做菜用這種方法,呵護家人的健康!

選擇質地脆嫩以及草酸含量較低的蔬菜,如生菜、苦苣、黃瓜、番茄、紫甘藍等比較適合生吃。建議生吃蔬菜時要選擇來源可靠的蔬菜,食用前一定要清洗乾淨。

用更健康的方法給家人奉送營養美味,讓家人們吃的美味,吃出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