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永州:在希望的田野上,農業農村工作走出"永州style"

聚焦|永州:在希望的田野上,農業農村工作走出

回顧四十年來,在農業農村、脫貧攻堅工作實踐中,永州趟出了一批具有永州特色的新模式、新路徑, 推進一系列農業農村改革,農村發展活力顯著增強。”10月29日上午,永州舉行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農業、扶貧”專場新聞發佈會,市農業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周善生介紹40年來永州市農業農村、脫貧攻堅工作的發展成就。


聚焦|永州:在希望的田野上,農業農村工作走出

【中國銀杏第一村——桐子坳】


記者獲悉,改革開放40年來,永州全市農業系統以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提高農民生活水平、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真抓實幹,攻艱克難,農業農村在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中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質量提升,農業大市跨步向農業強市邁進。2017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06億元,是1978年的91倍,年均增長12.3%。

農業實現轉型升級,綜合生產能力連跨新臺階

據瞭解,目前永州全市初步形成糧油、生豬、果蔬、竹木、烤煙、茶葉、藥材等七大主導產業,“一縣一特”發展勢頭良好,建設萬畝以上基地18個、萬字號養殖場38個,是全省農產品重要生產、加工、出口原料示範基地,外銷出口出境蔬菜佔全省的近80%以上,2017年獲得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市,是目前長江以南唯一獲得該榮譽的地級市。

聚焦|永州:在希望的田野上,農業農村工作走出

數據顯示,該市糧食總產由1978年169.26萬噸增加到2017年總產340萬噸;高效經濟作物總產量由1978年的56.4萬噸發展到2017年的698.23萬噸,增長11.4倍。水果產量111.98萬噸,比1978年增長222倍;蔬菜產量516.84萬噸,比1978年增長21倍。主要經濟作物面積擴大、產量增加、品質提升、效益向好,佔種植業的比重由1978年的 5.91%提高到2017年的 15.66%。同時,積極拓展農業功能,大力推動“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截止2017年底,全市農產品加工業實現銷售收入576億元,農產品上行和農產品防偽溯源體系建設取得新進展,全市實現農產品網上交易額7.5億元。

新農村建設加速推進,農村面貌全面改觀

此外,永州啟動建設的重點整治示範村2000多個,完成村莊規劃編制400餘個。到目前為止,全市配備農村保潔員9000餘人,90%以上的村實現清掃保潔,92%的鄉鎮配置了垃圾轉運設施,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71.82%。全市初步形成了“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處理模式。全市興建了2281處農村安全飲水工程,解決了41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實現了100%的鄉鎮和80%的行政村通自來水;電力總裝機達1910萬千瓦,2088個行政村完成農網改造;建設戶用沼氣池11.75萬處,安裝太陽能9.54萬臺。


聚焦|永州:在希望的田野上,農業農村工作走出

農民收入渠道拓寬,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據悉,2017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38元,比1990年增長23倍。高於同期城鎮居民增速。農民收入較快增長,主要得益於四個方面:一是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大力實施精準脫貧,農民增收政策環境好、得到實惠多。

聚焦|永州:在希望的田野上,農業農村工作走出

二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初見成效,農業質量和效益逐步提升,農村一二三產業加快融合。據測算,全市農產品加工業吸納進廠就業和參與產業化經營的農民共130餘萬人,年平均收入比普通農戶高出1000元以上。三是宏觀經濟基本穩定,農民就業和務工量穩質提,加上各地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和人工價格指數上漲等因素,農民工薪酬穩定增長。四是農村改革縱深推進,農村集體土地、集體產權和農民宅基地、房屋等“沉睡資產”得到一定程度激活,促進了農民財產性收入的增加。

脫貧攻堅全面發力,農村貧困狀況實現根本改觀

改革開放以來,該市大力實施扶貧開發,農村人口加快擺脫貧困,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基本方略,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舉全市之力奮力推進,全市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穩步向歷史性解決絕對貧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進。


聚焦|永州:在希望的田野上,農業農村工作走出


2014年以來,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從694120人減少到197645人,累計減貧496475人,減貧率達71.5%,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13.5%下降至2017年底的3.3%;貧困村脫貧出列475個,脫貧退出率達61.4%;全市貧困縣由5個減少至2個,第一次實現了貧困縣總量的減少,在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

農村改革深入推進,農村發展活力增強

據介紹,永州全市農業農村工作以激活市場、激活主體、激活要素為目標,推進一系列農業農村改革。探索推進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整市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確權面積491.59萬畝,確權農戶112.05萬戶。積極引導農村土地有序流轉,全市耕地流轉面積265.91萬畝,佔承包地面積的55.07%。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著力建立現代農業新型經營體系。通過實施兩個“百千萬”工程,累計認定家庭農場4179家,領證的新型職業農民4420人,發展農民合作社5214個,入社成員25.12萬人,佔全市農民總數的 8.6 %,帶動農民26.9萬人。


聚焦|永州:在希望的田野上,農業農村工作走出

聚焦|永州:在希望的田野上,農業農村工作走出

記者瞭解到,下一步,全市農業農村工作部門將堅持以黨中央國務院“三農”思想為基本遵循,緊扣鄉村振興、現代農業、農民增收三大主題,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培育壯大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在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的康莊大道上高歌猛進。

發佈會上,該市農業委、市扶貧辦有關負責人就永州市農業產業化取得的成就、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決策及進展、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進展及好處、永州市脫貧攻堅各項決策部署落實落地舉措、脫貧攻堅形勢新變化及下一段目標任務等問題答記者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