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在兩百多年後登上了微博熱搜

最近大火的清宮劇《延禧攻略》持續刷屏。

劇情緊張,服化道精美考究,讓人大呼是國產良心之作,

而其中的一幕,讓乾隆皇帝在兩百多年後登上了微博熱搜。

乾隆皇帝在兩百多年後登上了微博熱搜

乾隆和恩愛的富察氏皇后收到高貴妃獻上的《快雪時晴帖》,看到上面已經被一位藏家題字“山陰張侯”,隨即吐槽可惜了畫,四個字把意境都破壞了。

乾隆皇帝在兩百多年後登上了微博熱搜

乾隆皇帝在兩百多年後登上了微博熱搜

這下子所有觀眾都不幹了:你有資格說人家嗎?!(個人插曲:其實小編平時看劇不愛開彈幕,當看到這時,因為平時對乾隆皇帝還是有所瞭解,我不禁想打開彈幕看看觀眾的評價,果不其然,當場小編樂的不行。)

乾隆皇帝在兩百多年後登上了微博熱搜

蓋章狂魔”、“彈幕始祖”、“弘曆拔罐”、“愛新覺羅牛皮癬”……隱忍了兩百多年的槽,在2018年的今天,終於一吐為快。

蓋 了 朕 的 章 ,可 就 是 朕 的 寶 貝 了

乾隆皇帝到底幹了什麼,會讓大家如此群情激憤?到底是人性的缺失?還是道德的淪喪?

就拿《快雪時晴帖》來說:

乾隆皇帝在兩百多年後登上了微博熱搜

《快雪時晴帖》局部

據不完全統計,《快雪時晴帖》上共有220枚印章,而乾隆自己蓋了172枚……最誇張的就是題寫帖中這個大大的“神”字。

王羲之親筆寫的,能不神?

我們不知道嗎?

拜託藏在心裡好嗎?

理性追星OK?

別的名畫名帖也沒有逃出乾隆的“魔章”,下面是王羲之兒子王獻之的《中秋帖》

乾隆皇帝在兩百多年後登上了微博熱搜

《中秋帖》局部

《中秋帖》全文三行,共22個字,乾隆蓋了80多個章……

另外乾隆還是元代畫家趙孟頫的最強迷弟,趙孟頫叫得上來名字的畫,基本都被他蓋了一個遍。

乾隆皇帝在兩百多年後登上了微博熱搜

趙孟頫《人騎圖》

乾隆皇帝在兩百多年後登上了微博熱搜

趙孟頫《鵲華秋色圖》

乾隆皇帝在兩百多年後登上了微博熱搜

趙孟頫《紅衣西域僧圖》

其他的名畫還有什麼《五牛圖》《上陽臺帖》《富春山居圖》(幸虧是贗品)全部蓋章,無一倖免。

乾隆皇帝在兩百多年後登上了微博熱搜

畫家趙孟頫

“ 蓋 章 狂 魔 ” 養 成 記

蓋章一開始只是為了將書畫分類,不過後來暴走了

書畫多了,雖然皇宮房間多放的下,但總需要整理的。於是第一次規模浩大的書畫目錄整理作業正式在乾隆的宮廷展開。

整理主要分成兩個品項進行,分別是《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前者是宮內收藏的佛、道性質的宗教畫,後者則是清代歷代皇帝的墨寶以及歷代名人書畫。幾千件的作品的分類和編纂,最能一目瞭然的方式就是蓋分類印章。

一般來說,納入編目的作品基本都要蓋以下三種印章:

  1. 收藏年代印章:"乾隆御覽之寶"
  2. 所屬項目印章:"秘殿珠林"或"石渠寶笈"
  3. 收藏位置印章:養心殿等等。

另外,書畫還會依照美術風格和珍貴程度,分成"上品"或"次品",頗有今日電商選品的風格。

納入"上品"的作品,為了顯示他的不凡身價,在上述三種印章之外,還會再加蓋三種印章:"乾隆鑑賞"、"三希堂精鑑璽"、"宜子孫",總共六種,而次等品就不會有這種待遇,只會有三種印章。

乾隆皇帝在兩百多年後登上了微博熱搜

唐懷素的〈論書帖卷〉上蓋有乾隆五璽:從右至左分別是「乾隆御覽之寶」、「乾隆鑑賞」、「石渠寶笈」、「三希堂精鑑璽」、「宜子孫」,再加上「養心殿鑑藏寶」,共六璽,看的出來是上品,遼寧博物館藏

如何?以後只要展開書畫,這幅書畫的美術價值、收藏年代、收藏位置以及分類都一目瞭然,看完後要歸位也可以馬上找到位置,算是很科學的方式了。

當然,如果只是為了滿足系統化的編目需求的話,基本上蓋章是不會構成彈幕的,但乾隆皇帝後來還是暴走了。

這其實跟乾隆的個性有關,前面已經說過乾隆是個對傳統書畫熱情(zi lian)的君主,他的熱情燃燒到自己的詩集。

當初宮內編輯印刷皇帝的御詩時候,採取一個前所未有的體例,那就是把皇帝的大頭畫像,直接印在書一翻開的扉頁之上,活脫脫就是現代偶像簽名書的態勢。

乾隆皇帝在兩百多年後登上了微博熱搜

乾隆御製詩集,連詩集都要印上自己照片的人,也難怪會把印章視作分身,無限增值下去。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偏偏他又很長壽,活到八十幾歲。

年老的乾隆已無年輕時騎馬縱橫的威力,後來更讓位給嘉慶帝,自封自己為太上皇。此時他卸去了政務負擔,人生的消遣大概就只有展玩書畫了。

於是七十歲大壽新刻的"古稀天子之寶",(引用杜甫"人生七十古來稀"的涵義,用來炫耀他七十歲的長壽生命),活到八十歲以後的"八徵耄念之寶"等印章又紛紛出現,如洪水一樣在畫面上肆虐。

乾隆皇帝在兩百多年後登上了微博熱搜

(東晉)王珣,《伯遠帖》上的「古希天子」、「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八徵耄念之寶」,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另根據《乾隆寶藪》記載,乾隆有印章1000多方,常用的就有500多個……

朕 有 特 殊 的 蓋 章 技 巧

1.死了都要蓋 

乾隆皇帝到底有多愛蓋章呢?據說他在去世前,最後做的一件事情是,打開《快雪時晴帖》《富春山居圖》(子明卷)的邊上題"以後打開也不能蓋了,好傷心"(以後展玩亦不復題識矣)。

是的,即使他要駕崩了,他最遺憾的還是不能蓋章,這究竟是怎麼樣的執念……

乾隆皇帝在兩百多年後登上了微博熱搜

富春山居圖邊緣的"以後展玩亦不復題識矣"

2.出去玩也不忘記蓋

受害者《富春山居圖》(子明卷)

乾隆皇帝在兩百多年後登上了微博熱搜

大家都知道,乾隆一生去過多次江南,在那個沒有手機抖音的時代,長途旅程到底要怎麼殺時間呢?乾隆的作法是把宮中收藏的書畫帶在身邊,隨時把玩,如果到了畫中景點就順便展開畫卷印證像不像,再題詩寫個心得。(敢情是把山水畫當成攻略用了!)

但是,有部作品例外,就是《富春山居圖》,乾隆一輩子沒去過富春江,但是他真的太愛富春山居圖了,連下江南都不放過它,每次出門都要展開,打開就要蓋章,不然寫詩。

他自己在富春山居圖上寫:"我實在太愛這幅圖了,它充分引起我紅紅火火恍恍惚惚的作詩慾望,所以我越做越長,連沈德潛都叫來一起。"(然愛其溪壑天成,動我吟興,乃有長言,亦命德潛和之。)

不過幸好,最近的研究顯示,乾隆蓋章的這幅是仿品。

3.養生也要蓋

受害者《快雪時晴圖》

乾隆皇帝在兩百多年後登上了微博熱搜

《快雪時晴帖》中間那個大大的"神"經病字,已經引起廣大的吐槽了,更別提被乾隆硬是搞成大長篇的內容。

這麼受到皇帝青睞,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快雪令人想起瑞雪,而瑞雪往往寓意著皇帝善政的印象,所以皇帝碰到下雪就會想去把玩一下快雪時晴帖,順便自己為自己歌功頌德一番。

再來,《快雪時晴帖》的位置太好了,剛好在三希堂,這是乾隆皇帝的書房,換言之也是整個大清朝的行政中心。皇帝大部分時間都在這裡辦公。那麼,在辛苦之餘,拿個快雪時晴帖出來玩耍一下,再蓋蓋章,大概也是消除壓力的養生方法。

乾隆皇帝本人也證明:玩賞文物(gai zhang)的確是他消除壓力的方法。他很喜歡明朝養生家高濂的《遵生八箋》,這部書所講的"養生之道",除了基本的飲食與運動之外,連"古物鑑賞"都是延壽秘方。

看到乾隆的長壽,應該真的有用了,只是可憐那些文物瑟瑟發抖了。

跟著乾隆蓋章一起火起來的,還有乾隆和富察皇后的愛情。

乾隆皇帝在兩百多年後登上了微博熱搜

乾隆皇帝在兩百多年後登上了微博熱搜

乾隆皇帝在兩百多年後登上了微博熱搜

其實這樣看來,乾隆皇帝的內心除了每天要擔心家國天下之外,還要忍受心中所愛之人的離世的悲痛。除了這些心愛的字畫,滿朝文武,誰又能真的懂他呢?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在位期間仍然還是做到了平定準噶爾、鞏固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六次下江南,文治武功兼修;修建了壯麗宏大的圓明園,並且當時文化、經濟、手工業都是極盛時代,他在發展清朝康乾盛世局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