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聯:部分省份錯峯限電,預計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略高8%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最新發布的《2018年前三季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下稱《報告》)稱,今年以來,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部分省份出現錯峰限電,預計迎峰度冬期間部分地區電煤供應偏緊。

前三季度,電力消費增速持續快於發電裝機容量增速,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從前兩年的總體寬鬆轉為總體平衡。分區域看,東北和西北區域電力供應能力富餘,華北、華東、華中、南方區域電力供需總體平衡,但部分省份局部性、階段性電力供應偏緊。

綜合考慮國家政策、宏觀經濟運行態勢、氣溫、電能替代、國際貿易環境、藍天保衛戰和環保安全檢查等因素,預計四季度全社會用電量總體延續三季度的平穩較快增長水平,《報告》預計,2018年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略高於8%,超過2017年的增長水平。

前三季度,全國全社會用電量5.11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9%,增速同比提高2.0個百分點。其中,一、二、三季度分別增長9.8%、9.0%和8.0%,增速連續9個季度保持在5.5%-10%的增長區間。

用電量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風向標。今年以來,宏觀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工業生產總體平穩,企業效益改善,為用電量增長提供了最主要支撐。尤其在高技術及裝備製造業用電快速增長、高載能行業增速逐季上升、消費品製造業平穩較快增長的支撐下,第二產業用電量實現較快增長,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6.6%,成為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最主要動力。

值得關注的是,第一財經記者從《報告》中注意到,天氣因素以及居民消費升級也是拉動電力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隨著國家城鎮化率和居民生活電氣化水平持續提高,天氣因素對用電負荷和用電量的影響愈發明顯,年初的寒潮和今夏“高溫時間長、範圍廣、強度強”的氣候特徵帶動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快速增長, 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增長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為18.7%。

《報告》預計,全年全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1.2億千瓦,其中,預計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投產8200萬千瓦左右。全國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9.0億千瓦左右,其中,煤電裝機容量10.1億千瓦,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合計達到7.7億千瓦,比重進一步提高至40%,比2017年底提高1.5個百分點左右。

而受電煤和天然氣地區性季節性供需偏緊、新能源比重持續上升導致部分時段電力系統調峰能力不足、第三產業和居民生活用電比重持續提高帶動系統峰谷差持續增大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報告》預計,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部分地區在迎峰度冬高峰時段電力供需偏緊。

分區域看,預計華北區域和南方區域電力供應偏緊,華北區域主要是河北南部電網、山東電網在迎峰度冬用電高峰時段電力供應偏緊,南方區域主要是貴州、廣東等地偏緊;華東、華中區域電力供需總體平衡;東北、西北區域預計電力供應能力富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