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以往科技業的併購相比 IBM以340億美元收購紅帽有何不同?

事先幾乎沒有太多預兆,IBM就宣佈以340億美元收購紅帽公司;別說外界對這一消息知之甚少,就連很多IBM和紅帽的員工都矇在鼓裡。

從收購的價格上看,340億美元的報價比這一消息公佈前的紅帽市值高出了63%,而且這也是美國科技領域第三大交易,僅次於前年戴爾670億美元收購EMC,以及JDS以410億美元收購SDL。

在過去的許多年中,IBM一直在一邊出售業務(主要是硬件相關業務),一邊在收購新的業務(主要是軟件相關業務),而這次IBM收購紅帽無疑是對軟件相關業務的一次大幅增強。但在筆者看來,與以往科技業的許多次併購相比,此次IBM收購紅帽有以下幾個特點:

與以往科技業的併購相比 IBM以340億美元收購紅帽有何不同?

一、收購者並非強者,被收購者並非弱者

對於IBM來說,之所以選擇收購紅帽,很大程度上源於近年來公司在轉型上遲遲沒有大的突破。儘管IBM一直在通過出售和併購來推動自身業務轉型,但不管是營收還是股價都沒有多大起色。

即便近年來IBM憑藉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新,意圖通過沃森來打通通向未來的道路,但事實證明,人工智能的商業化應用在有限的時間裡很難有大的突破,IBM必須儘快找到新的業務增長點;而紅帽所代表的開源市場,近年來已經成為行業的大勢所趨。

事實上,紅帽作為一家老牌的開源企業,近年來受開源這一行業大趨勢的帶動,業績持續增長,不管是營收還是利潤都越來越向好。甚至可以說,紅帽完全有理由不選擇出售;反而是IBM希望藉助這次收購加速轉型。

二、這不是抱團取暖,而是尋求新的發展機會

在科技業的諸多併購事件中,無外乎以下幾種原因:1、通過併購消滅對手,增長自身實力,比如惠普收購康柏;2、通過併購實現抱團取暖,提升市場的綜合競爭力,比如戴爾收購EMC;3、通過併購獲取弱小公司的剩餘價值,比如Oracle收購Sun。

但IBM併購紅帽顯然不屬於以上幾種,IBM希望通過收購紅帽進一步增強軟件業務,尤其是雲業務;而紅帽作為一家獨立的開源軟件企業,雖然發展勢頭很好,但一直沒有成長為一家巨無霸公司,藉助IBM的已有資源,紅帽的業務無疑也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眾所周知,開源幾乎是雲計算領域天然的特點之一,IBM選擇了紅帽,也就選擇了開源,或者準確來說選擇了現實:通過對可預見市場的鉅額投入來重塑自己,實現業務的持續增長,甚至實現自身轉型。

三、這將給併購提供一個新案例,不管成功與否

過去,許多個併購的結果都是不盡如人意的,比如,併購只是消滅了一個競爭對手,並沒有帶來太大的市場份額增加;併購使得原本不錯的品牌從此消失,原本有前途的業務被毀掉。

對於IBM和紅帽的結合,紅帽顯然是賣了一個好價格,如果拋開開源這個情懷不談,商業上紅帽無疑是成功的;但IBM顯然不是要通過併購來成就紅帽,而是能否通過這一併購給自己帶來中興的機會。

從最理想的角度來看,IBM通過收購紅帽大大增強了自身的雲計算業務,成功實現轉型,再現公司百年榮光;從一般的角度來看,IBM收購紅帽彌補了自身業務的不足,使得公司業務有了新的增長點,使得公司業務得以進一步延續;而從不利的角度看,IBM非但沒有發揮出開源的巨大價值,反而毀了紅帽這個本來還不錯的企業,自己也沒有真正實現轉型,繼續衰落下去。

不過,從以往的併購事件可以看出,兩家公司的業務整合並非一朝一夕之功,併購效應甚至會在數年之後才會顯現。但不管怎樣,這對於IBM來說都是一次“豪賭”,為此,IBM必須從思想和行動上順應開源和雲計算的大趨勢,並從中找到新的出路;否則,併購的目標就很難真正達成,成功轉型的機會甚至有可能因此喪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