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臨岐:「淳六味」助力中藥材產業發展

百草临岐:“淳六味”助力中药材产业发展

百草临岐:“淳六味”助力中药材产业发展
百草临岐:“淳六味”助力中药材产业发展

金秋十月,紅豔豔的山茱萸點綴著百草臨岐幽深的山谷。有行內人說,今年山茱萸價格漸漲,農戶們的採收熱情比往年更高了。

山核桃、覆盆子、山茱萸,近年來臨岐又多了一個家喻戶曉的代號“中藥材”。而在淳安,說起中藥材,老百姓還會不自覺地想到這樣一個詞——“淳六味”。

臨岐自古

就是“山茱萸之鄉”

據臨歧勇豐農場透露,該加工點每天的山茱萸收購量高達6000斤,紅籽收購價1-1.2元/斤,乾貨一般在12-15元/斤。

臨岐是浙江省中藥材之鄉。臨岐境內有常用中藥材近400種、動物藥材70餘種、礦物質及其他藥材30餘種,《本草綱目》中記載的淳萸和淳木瓜,指的就是淳安臨岐的山茱萸和木瓜,因此臨岐也被稱為浙江省“山茱萸之鄉”。

近年來,臨岐鎮主打山茱萸、掌葉覆盆子、白花前胡、黃精、重樓、三葉青六種道地藥材,並已形成“淳六味”品牌。

臨岐的山茱萸基地位於臨岐鎮半夏村,面積1200畝。半夏村種植山茱萸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早在2000多年前的漢代,臨岐一帶就盛產山茱萸,清順治15年,萸肉已作為淳安縣的名貴藥材行銷,《本草綱目》以“淳萸肉”著稱於藥材行業。

山茱萸,又名“萸肉,紅棗皮”,《本草綱目》中稱“淳萸肉”。體內含有豐富的礦物元素、氨基酸、有機酸、維生素等營養和藥用成分,是“十全大補丸”“六味地黃丸”等中成藥的主要原料,《本草綱目》將它列為滋補上品。

據瞭解,2017年臨岐境內全鎮中藥材種植面積已達50000餘畝。其中山茱萸種植產量4000噸左右;覆盆子移栽和撫育面積1.8萬餘畝;前胡面積0.5萬餘畝;此外還有桑黃、三葉青、白及、黃精、浙貝、芍藥、劉寄奴、石菖蒲等零星種植面積1.2萬餘畝。

百草臨岐譜寫

三年特色發展之路

2015年-2018年,短短三年時間,我們一同見證了臨岐中藥材的發展與致富。

2015年,臨岐鎮黨委政府下訪調研給全鎮經濟把脈,又組織商會座談問診後,決定殺出一條不一樣的發展之路——在臨岐做中藥材市場,全力扶持中藥材產業發展。

他們是這麼想,也是這麼做的。

2016年,臨岐成立了淳安縣臨岐中藥材產業協會。為藥農進行種植技術培訓,對藥商收購加工工藝進行規範,促進臨岐的中藥材生產種植標準化、規範化。

2017年3月,總投資4000多萬元的中國千島湖中藥材交易市場投入使用,併成功舉辦首屆中國千島湖中藥材交易博覽會。半個月後,淳安地產覆盆子交易額超過1億元,集鎮上的農商銀行多出了4000多萬的存款。

2017年12月,為了更好地扶持中藥材產業的發展,淳安縣工貿公司和臨岐新農村建設有限公司,共同出資3000萬,成立“杭州千島湖淳六味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2018年5月,集科普展示、展覽體驗、中藥餐飲等功能於一體的中國千島湖中醫藥博物館,正式開放運營。

而今,臨岐鎮的千島湖中藥材市場為浙西唯一的中藥材交易平臺,目前入駐藥商70餘戶,開業以來迅速集聚了周邊資源,已成為浙西、贛北、皖南等中藥材主要交易集散地。

“百草臨岐,中藥名鎮”這張金名片,從淳北的山坳裡發出熠熠光芒。

“淳六味”助推

中藥材產業新發展

新華村的老張坐在自家的門檻石上一根又一根地抽著煙。“今年本想在山上的山核桃林裡套種黃精,想著自己留種發芽率太低,結果一不小心從小販那裡錯買了幾百株滇黃精回來……”老張後悔都來不及。

“最好政府能夠投資建個大型專業化倉儲基地,我們這些收購人就不用像現在這樣,藥材到處堆放,還得自個防潮防鼠。”“我覺得吧,臨岐還是缺少有實力的加工企業,導致藥材每年的收購價格波動大,老百姓的種植積極性受打擊。”

臨岐中藥材產業發展的同時,也遇到了新挑戰。要想老百姓種得多,種得好,不但藥材良種的選育繁育和推廣工作刻不容緩,產業發展也得尋找新突破。

杭州千島湖淳六味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淳六味”中藥材可謂是一謀而合,關鍵時刻,“淳六味”公司發揮出了中藥材產業發展的引領作用,致力於藥材種植、檢測、交易、倉儲、加工、農旅融合等全產業經營與服務,突顯新時代淳安工貿的國企擔當。老百姓都說,無論是這個“淳六味”還是那個“淳六味”,只要知名度上去了,我們的生意也就好做了。

值得期待的是,在距離臨岐集鎮不到5公里的五莊村,全縣首家中醫藥主題精品民宿已在有序施工中。“淳六味”公司計劃投資1000萬元,將該村打造成浙西首個康美養生3A級景區村落。待到明年春暖花開時,佔地140畝,集選種育苗,藥材科普,採摘體驗於一體的淳六味農旅產業園,也將成為淳安市民週末休閒度假的又一好去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