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四川省教育科研(川西南片區)「小學國學教育」成果推廣暨學術研討會在我市舉行

2018年度四川省教育科研(川西南片区)“小学国学教育”成果推广暨学术研讨会在我市举行

建“國學教育”橋樑 搭科研交流平臺

2018年度四川省教育科研(川西南片区)“小学国学教育”成果推广暨学术研讨会在我市举行

10月26日,2018年度四川省教育科研(川西南片區)“小學國學教育成果”推廣暨學術研討會在我市名山區舉行。省教科院科研管理所所長王真東、市教育局局長趙敏等出席活動,來自攀枝花、瀘州、涼山、內江、廣安、樂山等市(州)以及雅安市各縣(區)教改科研戰線的專家、教師共計600餘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此次活動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名山區教育局主辦,以“中小學國學教育”“幼兒園國學教育”為主題分別在名山區第二中學、名山區第二幼兒園兩個分會場同時舉行。活動結合國學教育成果的特點,通過觀摩研討課、成果報告、專家點評、現場活動等方式,進行了“自主菜單式”現場推廣。

2018年度四川省教育科研(川西南片区)“小学国学教育”成果推广暨学术研讨会在我市举行
2018年度四川省教育科研(川西南片区)“小学国学教育”成果推广暨学术研讨会在我市举行2018年度四川省教育科研(川西南片区)“小学国学教育”成果推广暨学术研讨会在我市举行

在名山區第二中學分會場,省教科院科研管理所所長王真東主持開幕式,市教育局局長趙敏在開幕式上致辭。趙敏表示,雅安教育將緊扣“建設川西教育中心”的定位目標,以新高考改革為契機,充分發揮教育人才和教育硬件的使用價值,進一步提升雅安教育軟實力,促進教育內涵式發展。研討活動中,參會人員觀摩了雨城四小《京曲聯唱、經典誦讀》、名山區實驗小學《蒙山童韻》誦讀、名山三中《傳統武術表演》、漢源縣富林一小《浩浩中華魂 悠悠詩畫情》、寶興縣磽磧藏族中學節目串燒《校園鍋莊》《傳統服裝舞蹈》《起舞磽磧》、康定市民族小學《針尖上的傳承——魚通刺繡》等展示課,感受了本地民俗、詩詞、書法、京劇、武術等傳統文化元素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魅力。在科研成果報告中,名山區教育局《雅安傳統文化融入小學國學教育的內容開發與誦讀實踐研究》、雨城區興賢小學《山區城鎮小學書法教育對學生品行培養的研究》、寶興縣磽磧藏族中學《基於嘉絨藏族傳統文化的校本課程開發研究》、康定民族小學《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鄉土文化教育資源開發與利用》等體現了各地學校積極探索將本地優秀傳統文化、民族文化成分貫穿於教學研究與實踐中,緊扣時代脈搏,促進教育教學內涵發展。省教育學會副秘書長劉懷明表示,將國學與教育教學有機結合,進一步傳承和弘揚了傳統文化,多樣化的推廣形式融入教育教學,體現文化育人的價值。

2018年度四川省教育科研(川西南片区)“小学国学教育”成果推广暨学术研讨会在我市举行2018年度四川省教育科研(川西南片区)“小学国学教育”成果推广暨学术研讨会在我市举行
2018年度四川省教育科研(川西南片区)“小学国学教育”成果推广暨学术研讨会在我市举行

在名山區第二幼兒園分會場。參會人員在操場觀摩了名山區第二幼兒園的大課間活動並參觀了辦園成果展,隨後,在教學樓觀摩了雨城區實驗幼兒園《茶馬情詩》、蘆山縣幼兒園武術表演《姜維點兵》和花燈情景劇《蘆山花燈》、滎經縣幼兒園黑砂製作“作坊”、名山區第二幼兒園“繪本閱讀”、攀枝花市實驗幼兒園《我有友情要出租》等展示課。展示課中的各地本土文化元素表明各地幼兒園在教學實踐中勇於創新、積極實踐,充分挖掘和利用豐富的本地文化資源,拓展了幼兒園教學課程,參會專家及教師一致給予了肯定。在科研成果報告中,蘆山縣幼兒園的《幼兒園美術園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研究》、滎經縣幼兒園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滎經黑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的啟蒙教育研究》、雨城區實驗幼兒園的《川藏茶馬古道邊茶文化融入幼兒園課程實踐研究》、攀枝花市實驗幼兒園的《家園協作促進幼兒交往能力發展的研究》等從課題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實踐過程及研究成果等方面,結合地方特色文化進行了報告展示。參會專家對展示課題分別作了點評,肯定了課題成果並提出了改進意見和建議。

2018年度四川省教育科研(川西南片区)“小学国学教育”成果推广暨学术研讨会在我市举行

此次“小學國學教育成果”推廣暨學術研討會得到了川西南片區各市州教育系統的大力支持,活動取得了良好效果。

近年來,“國學教育”已成為我市教育科研的一個響亮品牌。此次“小學國學教育成果”推廣暨學術研討會的成功舉辦,不僅展示了我市在“國學教育”上取得的教學科研成果,也為川西南片區各市州教育科研成果交流搭建了平臺,加強了片區內各市州教育科研工作者之間的工作交流,有效促進了川西南片區內教學新成果的推廣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