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編寫SCI論文的提綱?

一般來說,有一個好的提綱之後再進行論文寫作,可以極大地提高這篇論文的質量,讓這篇論文儘快地達到SCI期刊編輯所滿意的程度。從審稿人的角度來說,語言爛一點,也許憋口氣還能忍,但如果邏輯關係很差,框架很亂,是絕對沒法愉快地進行審閱的。所以,在撰寫SCI論文之前,列一個框架,寫一個提綱是十分必要的。那麼,該如何編寫SCI論文的提綱呢?

一、要有全局觀念,從整體出發去檢查每一部分在論文中所佔的地位和作用,看看各部分的比例分配是否恰當,篇幅的長短是否合適,每一部分能否為中心論點服務等。

二、從中心論點出發,決定材料的取捨,把與主題無關或關係不大的材料捨棄。要時刻牢記,材料只是為形成自己論文的論點服務的,離開了這一點,無論是多少好的材料都應當捨棄。

三、要考慮各部分之間的邏輯關係。論點和論據沒有必然的聯繫,是初學撰寫論文者常犯的毛病,有的只限於反覆闡述論點,而缺乏切實有力的論據;有的材料一大堆,而論點不明確;有的各部分之間沒有形成有機的邏輯關係等,這些論文都是不合乎要求的,因為這樣的論文都是沒有說服力的。要使論文具有說服力,應當要有虛有實,有論點有例證,而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論證過程有嚴密的邏輯性。所以,擬提綱時特別要注意這一點,檢查這一點。

四、論文的基本結構由序論、本論、結論三大部分組成。序論、結論這兩部分在提綱中部應比較簡略。本論則是全文的重點,是應集中筆墨寫深寫透的部分,因此在提綱上也要列得較為詳細。本論部分至少要有兩層標準,層層深入,層層推理,以便體現總論點和分論點的有機結合,把論點講深講透。

五、安排好論文的篇幅。如全文大約多少字,各部分大約多少字。有了這個安排,寫作時就可以更有計劃,避免東拉西扯,離題太遠。至於一篇論文到底以多長篇幅為好,這並無規定。一般說來,篇幅過短,難以把問題分析得深刻、透徹。同樣,洋洋數萬言的論文也不容易寫好,很容易變成資料的堆砌,雜亂無章。

總的來說,編寫一個好的論文提綱是很重要的,因為論文提綱是作者構思謀篇的具體體現,可以便於作者有條理地安排材料、展開論證。有了一個好的提綱,就能綱舉目張,提綱摯領,掌握全篇論文的基本骨架,使論文的結構完整統一;就能分清層次,明確重點,周密地謀篇佈局,使總論點和分論點有機地統一起來;也就能夠按照各部分的要求安排、組織、利用資料,決定取捨,最大限度地發揮資料的作用。

SCI論文寫作,歡迎諮詢達晉編譯,達晉編譯是一站式醫學科研學術服務平臺,主要專注 於醫學科研服務,包括SCI論文翻譯、SCI論文評估、SCI論文發表、SCI論文潤色、醫學基金申請等,可以協助廣 大醫務工作者順利完成學業或者職業從容晉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