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退役戰士

據統計,我國現有退役軍人5700多萬,雖然現在軍官比例上升,現役軍人平均服役時間加長。近10年每年退役士兵由130萬減至80萬左右。但是每年近百萬的增量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退伍士兵也將與應屆畢業生一樣,面臨每年的就業競爭。


2018年,退役戰士/士官/軍官安置問題解答!

廣東珠海:廣東珠海邊防支隊歡送退伍老兵返鄉


2010年12月在家入伍,非農戶口,全日制大專畢業(2010年7月取得畢業證),2012年選改士官的,現在服役第八年(上士),明年面臨滿服役期,是否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條件?

答:2011年之前入伍的有雙向選擇,服役不滿十年,如果當兵前是非農有安置卡的,可以選擇政府安置

《退役士兵安置條例》中規定,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

1、士官服現役滿12年的;

2、服現役期間平時榮獲二等功以上獎勵或者戰時榮獲三等功以上獎勵的;

3、因戰致殘被評定為5級至8級殘疾等級的;

4、是烈士子女的。

問題中的士兵服役沒有滿十二年,按理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的條件;但這個士兵是11年之前入伍的,他符合11年前入伍士兵,安置條件。

2011年頒佈《退役士兵安置條例》之前入伍的,符合下列條件,退役時未選擇自主就業安置的,可以選擇由政府安排工作:

1、服役滿10年、11年符合全程退役條件的士官;

2、服現役滿上士軍銜規定年限的直接從非軍事部門招收的士官;

3、因公致殘被評定為5級至8級殘疾等級的士官;

4、從城鎮(非農業戶口)青年中徵集入伍或者從高校在校大學生徵集入伍(不復學)且服役期間被選取為士官的。

士官。士官根據服役年限也不同。一期和二期通常也是沒有安置的,也是退伍時根據軍齡、立功表現等計算領一筆錢,之後多數跟普通退伍戰士類似。三期級以上也是可以安置工作的,類似軍官的轉業,可能安置的單位稍微差一點。 另外士官還有一個區分是指揮士官和專業士官。指揮士官主要擅長訓練指揮方面,專業士官範圍更廣,有通信的、有廚師、有駕駛員、有財務、有營房建設等。專業士官可能自己在部隊掌握了相應的技能,退伍之後可能從事相關工作,指揮士官的技能可能地方使用範圍比較受限,符合普通退伍戰士的一般規律。

部隊培養了士兵的意志品質、紀律性、自律性、團隊意識。還有隊伍中結識的戰友,是一輩子的情誼,並非普通朋友可以比擬。退伍後如何發展,還要看自己的素質,實力,智慧。選擇好適合自己的職業,軍人的身份,會是你職業生涯發展的寶貴財富。

軍轉幹部地方安置工作程序

軍轉幹部安置工作程序全國各省各有不同,時間不同,情況也不大相同,作為資深老轉將其總結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本文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1.檔案篇

三月第四月初,各軍區、各兵種、四總部將軍轉幹部檔案提交安置地移交組(聯絡組,有的沒有設置該機構),或安置地一覺省軍區移交辦。

四月中旬,由以上單位進行檔案審查。根據安置政策將檔案整理出各安置去向。在軍轉安置會議上將檔案移交省直、省會城市、各地縣等軍轉辦。

五月上旬各級軍轉部門召開安置工作會。各軍轉辦審查檔案。對不符合留各安置地的檔案進行調換。

六月中旬,軍轉辦組織召開有接收轉業幹部任務的單位選調會。提供有關凡列入計劃分配並且符合安置條件的轉業幹部文字材料與接收單位協調。會後,接收單位與轉業幹部可以自行聯繫,進行雙向選擇。

移交檔案。軍轉辦審查符合條件者,向轉業幹部所在部隊發出《報到通知》。同時,向接收單位發出《分配通知》(含網上通知)並移交轉業幹部的檔案。

2.報道篇

轉業幹部接到軍轉辦開具的《報到通知》後,持《報到通知》和部隊開出的行政、組織、供給關係等介紹信,直接到接收單位報到。接收單位在轉業幹部報到後,按照統一格式,開具《報到證明》和《自然情況證明》,交轉業幹部本人留存備用。

3.培訓篇

由各級軍培中心組織。培訓的時間、地點、內容和要求詳見《培訓通知》。

4.落戶篇

8月底,轉業幹部培訓結束後,軍轉辦將組織辦理落戶口的手續。轉業幹部持轉業證、接收單位出具的《報到證明》、《自然情況證明》和擬落戶口薄等有關材料(需新立戶或報集體戶口的,接收單位要在《自然情況證明》中註明其派出所名稱),按照規定的時間和地點,辦理落戶手續。之後,公安局開具的《入戶介紹信》等有關材料,到派出所辦理入戶手續。


關於版權:若文章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留言聯繫我們。

雲南中公軍人考試,提供軍轉安置、軍隊文職、公安現役、士兵考軍校、士兵提幹等考試資訊,助您合理備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