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蘭:用聲音還原歷史場景 領略語言的非凡魅力

胡春蘭:用聲音還原歷史場景 領略語言的非凡魅力

而在敦煌以遠的金城蘭州,一場以“鐵馬冰河·絲路詩篇”命名的朗誦會,以雄渾、蒼茫、青春、熱血淬鍊而成的壯麗詩篇,紀念和致敬於絲綢古道燦爛的文明,久遠的歲月和遠去的背影……

胡春蘭:用聲音還原歷史場景 領略語言的非凡魅力

在第三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即將來臨之際, 由政協甘肅省委員會辦公廳主辦,甘肅日報報業集團、甘肅省廣播電影電視總檯承辦,甘肅省電影家協會朗誦專業委員會協辦,蘭州晨報·掌上蘭州執行的“鐵馬冰河·絲路詩篇”大型朗誦會, 9月20日晚在甘肅省廣播電影電視總檯演播大廳盛大上演。本次朗誦會規格高,地域文化濃厚,遴選了新舊二十餘首反映邊地風物、格調高遠壯闊、能夠激發時代正能量的優秀詩詞作品,經過精心編排,由省內二十餘位專業朗誦藝術家傾情誦讀,呈現一場詩樂相諧的文化盛宴。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朗誦會全程由樂手配樂,這一新穎形式在甘肅尚屬首次。全聯房地產商會副秘書長、甘肅省房地產業商會秘書長鬍春蘭老師此次受邀,為大家先上了《出嘉峪關感賦》。

胡春蘭:用聲音還原歷史場景 領略語言的非凡魅力

朗誦會於一首悠遠、舒緩的器樂合奏《絲路暢想》中開啟。“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一個清脆稚嫩的童聲於緩緩走低的背景音樂聲中闕然響起。出自唐代詩人王昌齡的這一首邊塞詩,對於國人而言,可謂是婦孺皆知。在那青嫩的童聲朗誦中,觀眾依然能感受到詩作所透露出的悲壯與慷慨。

胡春蘭:用聲音還原歷史場景 領略語言的非凡魅力

器樂合奏《絲路暢想》

胡春蘭:用聲音還原歷史場景 領略語言的非凡魅力

《涼州詞》 童聲合誦

全聯房地產商會副秘書長、甘肅省房地產業商會秘書長鬍春蘭老師以凝重、豪邁而又恢弘的氣勢激情誦讀了《出嘉峪關感賦》。該詩由民族英雄林則徐所注,短短五十六個字表達了詩人在禁菸失敗後被貶流放新疆伊犁,途徑嘉峪關時對國家內憂外患的處境和自己的坎坷命運的徹骨之痛。毛澤東主席非常喜歡這首詩,並抄錄在嘉峪關關門前廣場石碑上。胡春蘭老師的誦讀鏗鏘有力,激情飽滿,簡直就是歷史場景的再現!

胡春蘭:用聲音還原歷史場景 領略語言的非凡魅力

舞臺中央一束追光處,著名朗誦家邊城筆直站立,颱風沉穩,唐朝詩人王翰的《涼州詞》被他那雄渾壯闊的男聲誦讀得氣勢磅礴。之後,是8位兒童誦讀的王之渙的《涼州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稚嫩的童聲以及這熟悉得就掛在嘴邊的詩句,引得全場共鳴,臺上臺下共誦一首詩。

胡春蘭:用聲音還原歷史場景 領略語言的非凡魅力

《涼州詞》 獨誦:邊城

盛世的今天,“邊塞”更像是一個安詳的地理名詞。只是那些被邊地風沙磨礪成的男兒品格,那些被月光和烈酒澆灌出的豪氣詩情,從來不曾失傳。李老鄉、林染、葉舟、章德益、周濤、楊牧……從甘肅到新疆,這一串名字熠熠生輝,續寫了新時代的邊塞詩篇。朗誦會的第二部,李老鄉的《暮野蒼蒼》、林染的《敦煌的月光》、葉舟的《飛將軍》、章德益的《西部太陽》、周濤的《野馬群》、楊牧的《復活的海》、牛慶國的《焉支山下》……在朗誦者們富有感染力的朗誦下,這一首首匍匐於紙面上的詩,經過聲音的闡釋,變得立體而具象,使得傾聽者彷彿一伸出手就可以觸摸到詩作中描述的景物。

胡春蘭:用聲音還原歷史場景 領略語言的非凡魅力

歌曲《牧歌》 演唱:於芳

胡春蘭:用聲音還原歷史場景 領略語言的非凡魅力

《西部太陽》 朗誦:黃睿

胡春蘭:用聲音還原歷史場景 領略語言的非凡魅力

《黃河落日》 朗誦:張宇

胡春蘭:用聲音還原歷史場景 領略語言的非凡魅力

《野馬群》 朗誦:海玲

胡春蘭:用聲音還原歷史場景 領略語言的非凡魅力

《復活的海》 朗誦:李錦宏

胡春蘭:用聲音還原歷史場景 領略語言的非凡魅力

《甘肅,真正的千面女郎!》 朗誦:郭珺 王佳溦

胡春蘭:用聲音還原歷史場景 領略語言的非凡魅力

童聲朗誦:李佳軒 合唱:金聲合唱團

作為第三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的有機組成部分,“鐵馬冰河·絲路詩篇”大型朗誦會的舉辦,對激發社會磅礴正能量、更好展示文化甘肅新形象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這臺朗誦會的舉辦,某種程度上就是以詩歌的方式與聲音的藝術,去捍衛與復活那些遠去的榮光與盛名。”言及此次朗誦會,全國政協委員、魯迅文學獎得主、著名詩人、作家、本次朗誦會文學總監葉舟如是而言。

無需置疑,

這個夜晚將以“鐵馬冰河·絲路詩篇”的名義,

註定被人們談論和記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