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藝裝飾|張羽|沒有終點的設計之旅

星藝裝飾|張羽|沒有終點的設計之旅

她曾是第一屆星藝杯繪畫大賽的第三名獲得者,那時的她年僅十四。正是這一名次鼓勵,讓張羽決定學習設計。04年開始接觸設計、07年之前走南闖北不斷學習設計文化、07年之後定居成都深造設計,這是室內家居設計師張羽迄今為止的設計之旅。

現今的她是星藝裝飾雙流公司設計總監,但張羽對設計的追求並不止步於此,年過三十的她表示,生命有終點,設計沒有。

初生之犢

大多數的客戶對剛剛入行的設計師都“敬而遠之”,他們認為剛入行意味著沒有經驗,繼而他們就認定剛入行的設計師沒有能力。這一否定是當代裝飾圈的“正常”現象。張羽剛入行時也遭遇過此現象。

2007年,張羽在華陽洲際酒店等一位美國歸來的客戶,與此同時還有好幾家裝飾公司的設計師也等候在此。等排到張羽時,客戶看了張羽一眼後便否定了她,對於才轉為設計師尚且年輕的張羽來說已經司空見慣了。在這個行業,年輕是不討好的。

星藝裝飾|張羽|沒有終點的設計之旅

(張羽設計作品)

但剛二十出頭的張羽有著年輕人慣有的衝勁,她似一匹初生之犢,勇往直前。在客戶準備離開之時,張羽擲地有聲:“您為何不先看一下我的方案呢?單從我的外表、年齡來否定我,對雙方來說都是一種損失。”

張羽清楚的記得,在說完這段話之後,客戶的眼神有著明顯的變化。客戶驚訝於張羽年紀小氣勢倒不小,反問張羽:“我需要的是有名的設計師為我設計,我可以找上海的、北京的、香港的,我要找個有閱歷的設計師,你有什麼理由讓我選擇呢?”

星藝裝飾|張羽|沒有終點的設計之旅

(張羽設計作品)

聽完此話後,張羽沒有氣餒,她認為客戶的反問讓她有了一絲希望,回答道:“大師的設計肯定有獨特之處,但不一定適合您,他們沒有多餘的時間來了解生活中的您。但我可以,家居設計最主要的是適用,而不是好看。住在一個不適用的空間裡,那家居還有意義嗎?”這一段充滿自信的反駁,讓張羽獲得了為此客戶設計方案的機會。

“從小到大我一直是一個比較獨立的女生,對於在普通家庭成長的我,很早就明白,任何事情都要自己努力去爭取。所以我一直是一個懂得抓住機會並去把握機會的人。我不太在意結果,我在意過程,過程會讓我成長,好的結果給予我自信,不好的結果激勵我前進。”

星藝裝飾|張羽|沒有終點的設計之旅

(張羽與客戶合影)

張羽的閨蜜認為這是她獨立自信的體現,這樣的張羽她們早已熟知。如果哪天張羽不再這樣對每件事情都去堅持、去爭取,她們會覺得奇怪。“在最好的年紀去做最應該做的事情,是每個年輕人都經歷過的成長曆程,只是每個人的最終導向不同而已。”於是在張羽最好的年紀,她從事了設計。而為何從事設計,得從她參加第一屆星藝杯繪畫大賽開始。

張羽的設計人生,從一開始就註定了是一名星藝人。她參加了第一屆面向全社會的星藝杯繪畫大賽並獲得名次,由此開始到張羽後來走南闖北的設計生活中,每一次都在星藝裝飾。

走南闖北

看過南方的雪,也見過北方的夏,經歷過晝長夜短,也體驗過晝短夜長。為了學習不同的設計,張羽最青春的幾年都走在路上。

星藝裝飾|張羽|沒有終點的設計之旅

2004年張羽從豐良藝術學院(現江西美術專修學院)畢業,進入四川瀘州星藝裝飾,這是張羽的第一份工作。張羽父母從她四歲開始就常年在外務工,因此和大多數留守兒童一樣,張羽具備很強的獨立性。年僅17歲的她,很快適應了瀘州的生活,並白天工作,晚上學習。

張羽表示在瀘州一年半的半工半讀生活,是她壓力最大的一年半。張羽家庭並不能給予她生活上以及金錢上的幫助,一月三百塊的工資讓原本已經很節儉的她,更加節衣縮食。

星藝裝飾|張羽|沒有終點的設計之旅

“我知道生活不易,也不會有人會去理解你為什麼不易。所以我很努力,壓力給了我動力,成長的過程大抵如此”。在瀘州實習一年半之後,張羽認為在這裡的學習已經到了瓶頸期,要繼續進步就要換地方。“不同環境會給人不同的成長,尤其是設計行業,需要不同的生活來提供靈感”,於是張羽從南到北,從瀘州到濟南,跨越1877公里的距離,繼續學習,繼續成長。

在濟南,張羽不再是一名助理,她開始往設計師方向發展,開始接觸客戶。不久後,她發現北方的客戶與南方的客戶大相徑庭,正如南北文化上的差異,這讓她久久不能適應。

星藝裝飾|張羽|沒有終點的設計之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了充分了解客戶的需求,張羽一半時間都在研究北方的生活文化。“文化換言之是我們的精神食糧,亙古至今,文化一直在以不同的形式傳承下來,那麼設計也是有文化的”,張羽用了半年時間瞭解北方在生活上的文化,讓自己融入北方生活,在生活中創造屬於北方的設計。這一經驗為後來轉戰成都的張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讓她在適應成都生活文化、設計文化上駕輕就熟。

安身立命

2007年,已經充分了解了北方生活文化的張羽原本打算在濟南安定下來,卻因為一通電話來到了成都。“那時我們還是朋友,他問我要不要來成都做設計,我顧慮也開心,因為愛情,想要一個開花的愛情但怕結不了果”,在猶豫再三後,張羽來到了成都,這一次的旅途,結束了她“走南闖北”的生活。

他們初識於瀘州,程賢澤(張羽老公)剛好出差瀘州,倆人便熟絡起來。他們經過了七年之癢,愛情長跑八年才結婚。“在婚禮上,他一直哭,我原本不是這麼感性的人,情緒也受到了波動,是他對這份感情的堅持使我們攜手走到至今”,張羽回憶與先生的相知相識,臉上浮現出堅定地表情。

星藝裝飾|張羽|沒有終點的設計之旅

因為雙方家庭的懸殊,普通家庭的張羽曾想過放棄這段感情。“那時的我在設計上也沒有成就,外界的壓力讓我喘不過氣”,此時的張羽彷彿回到了那時的狀態,堅定又有些許焦躁。

在張羽就要放棄的時候,與母親的一段談話讓她感觸頗深並堅定下來。“不管你們最終有沒有在一起,你們彼此都會再遇見更好的人,或者為了對方成為更好的那個人。”張羽說正是因為母親的這一段話,使她明白,真正的愛情是讓彼此變得更好。

星藝裝飾|張羽|沒有終點的設計之旅

堅定下來的張羽,開始更加充實自己,參加課程學習、汲取新的設計。從那時起,張羽對設計又有了不同的看法。回顧接近十年的設計生活,張羽表示不同時期的設計有著不同的“味道”。這些變化除了自我的成長,大部分是愛情、家庭所帶給她的改變。

現在的張羽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因為自己的童年缺少父母的陪伴,渴望親情的張羽,深知陪伴對小孩的重要性,於是辭掉工作專心陪伴小孩的念頭油然而生,可與此同時,張羽的工作正好穩定並需要付出更多時間來進一步學習,面對這樣的情況,她進退兩難。

星藝裝飾|張羽|沒有終點的設計之旅

“如果我在工作上能出色,那我在生活上也不會差。我並不是要魚與熊掌都兼得,我只是想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兼顧工作與家庭”,在專心陪伴女兒一個星期之後,張羽得出了結論。至此,張羽開始了兩點一線的生活:工作和家庭。

忙碌的工作、剛會喃喃細語的女兒以及尚在襁褓中的兒子,張羽兼顧了,卻沒有了個人時間。閨蜜們在逛街的時候,她在陪伴小孩;深夜大家都開始刷手機的時候,她在陪伴小孩;別人長假外出旅遊,她在陪伴小孩。這樣忙碌的生活張羽似乎處理的很好。

星藝裝飾|張羽|沒有終點的設計之旅

“大家看到的都是我開心的一面,其中不易我自己清楚就夠了。有時工作的壓力讓我感到委屈時,甜甜(張羽女兒)就會過來抱抱我,嗲聲嗲語的說媽媽不哭,就在這麼一瞬間,即使往後我連睡覺的時間都要節省的時候,我也會覺得值得。”張羽滿是感慨,她表示陪伴小孩成長,自己也在成長。知道了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母親,學會了管理時間,在設計上也學會了如何多維度去思考。

“很多母親會在工作以及生活中做出選擇,大多數母親選擇了放棄工作。我很慶幸兩樣我都堅持下來了。在工作和生活上我先生給了我很多支持,我們經常開玩笑說要不下輩子咱倆角色互換吧。工作搞不定的時候他會開導我,他一有時間也在照顧小孩,所以我能最大程度上兼顧好工作與生活,他是個大功臣。忙碌的工作以及陪伴小孩的時光讓我明白:凡事只要堅持,總會迎來一個好的結果。因為你的堅持就是改變的一個過程。”由此,張羽的人生朝著一個很好的方向在發展:結了果的愛情和穩定上升的事業。

心之所向

在同事們的眼中,工作中的張羽是不苟言笑的,但空閒休息的時候又像是一個鄰家大姐姐,同事們也吐槽私下的張羽聊天大多也和設計有關。工作中的張羽是忘我的,她表示每拿到一個case,要根據客戶的生活需求去設計屬於他的家居方案,並做出最適合他的設計,這需要腦力,便無暇顧及其他。至於同事們的吐槽,她說:“這是沒辦法的事情,不和一群小妹妹聊設計難道聊帶娃經驗?況且我熱愛設計,我希望能把我的經驗都分享給他們,大家共同成長。”

張羽對設計的喜好,從讀書時期就開始了。“我喜歡畫畫是受父親影響,誤打誤撞得了第一屆星藝杯繪畫大賽第三名之後,我便決定要學設計。即使家人以及朋友老師都很反對,我也始終堅持,最終如願。”執拗的人對於自己認定的事情都會比常人付出更多,張羽對愛情如此,對設計亦是。

星藝裝飾|張羽|沒有終點的設計之旅

“我最大的興趣愛好就是設計,十多年下來,我從淺薄的看待設計,到現在深究設計,經歷了這樣一個漫長的過程,我想還要再經歷更漫長的過程去學習,我才會懂得設計”。為了提升自我,去往國內外設計周學習,是大多數設計師的必經歷程。張羽既要前往設計周學習最新的設計,也會參加星藝裝飾每年的設計總監培訓課程。“設計周能讓我看到最前沿的設計,而總監培訓會讓我從不同地方的設計師口中接觸到不同類型的客戶,兩者的結合會讓我的設計變為實物,變成有溫度的實物。”

在漫長而又短暫的人生旅途中,每個人都只能體驗屬於自己的生活。而作為設計師可以從不同的客戶身上體驗不同的生活。張羽的設計轉變在於她自己生活的變化以及客戶群體的生活習慣。

星藝裝飾|張羽|沒有終點的設計之旅

在我獨自一人的時候,我在設計上追求個性空間;在我沉浸愛情的時候,我在設計上製造浪漫空間;在我為人妻母之後,我在設計上考慮成長空間、私密空間。而當我接觸了形形色色的客戶之後,我明白不同年齡層次的客戶我都應去考慮合適空間,只有適合客戶的設計才是好的設計。”

張羽理解的設計是與生活相關的,每個客戶都有故事,每個人都有最適合自己的家居設計空間。她嚮往的家居空間設計,是讓生活來填滿設計,讓設計來滿足生活需求。張羽堅定地說道:“追求真理的路總是漫長,且當這就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旅行,在旅行中我不斷認識自己,不斷認識設計,從而不斷提高設計。”

本文由星藝裝飾出品,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