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之道:短視頻初探

自媒體之道:短視頻初探

關於什麼是短視頻,SocialBeta將其解釋為“一種視頻長度以秒計數,主要依託於移動智能終端實現快速拍攝與美化編輯,可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實時分享和無縫對接的一種新型視頻形式。”它融合了文字、語音和動態影像,可以更加直觀、立體地滿足用戶的表達與溝通需求。

自媒體之道:短視頻初探

一、短視頻的優勢:

(一)現場感

視頻最明顯的優勢就是現場感。一個新聞事件,不管文字描述有多詳盡,圖片展示有多清晰,都是“單維信息”,用戶無法感知事件的真實。而視頻,不管是“實拍”還是“監控記錄”,都能讓用戶一目瞭然地看清事件發展,特別是爆炸、車禍災難等極具視覺衝擊力的場景。

(二)真實性

之前常說無圖無真相,相對於圖文,視頻更難造假。它會給用戶更強的真實感,特別是監控錄像。

(三)理解易

一些專業性較強的領域,如財經、軍事,洋洋灑灑幾千字的深度解讀,沒有一定專業知識的受眾很難看懂。同樣一個題材做成視頻,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解說更接地氣,能讓不同知識結構的人很快看懂。此外,像一些技巧類的內容,視頻也有獨特的優勢和不可替代性。例如“丸子頭怎麼扎”“東坡肉怎麼做”這種需要動手實踐的領域,圖文的展示就很難傳達精髓。

(四)多媒體

除了字幕之外,視頻能給用戶視聽享受。同樣是一個搞笑內容,視頻包含人物、表情、衝突等多方面元素,更容易讓用戶投入其中。

(五)碎片化

現代人時間碎片化嚴重,5分鐘可以做什麼?短視頻是一個填充利器。即便是影視劇中的精彩片段,也都是相對獨立的內容。關於這一點,抖音做到了極致,它幾乎將時間壓縮到了極限,15秒。

自媒體之道:短視頻初探

二、如何製作出一部精彩的短視頻

以3分鐘視頻為例。首先,我們不能盲目拿起設備,先要有整體的構思及劇本。這個構思包括視頻的主旨、內涵、佈局、亮點、拍攝手法等等。

(一)過山車式佈局

短視頻如果在前20秒內能有一個爆點(或懸念)吸引住用戶,那麼用戶很願意繼續看下去;如果把視頻的亮點全放在最後,大部分用戶是沒有耐心看完的。所以,一個3分鐘視頻的佈局基本可以這樣設定:20秒一個小爆點,2分鐘一個大爆點。

(二)視頻的拍攝手法

“推、拉、搖、移、跟、甩”是拍攝的基本手法。首先我們要知道,“推”“拉”是指鏡頭的變焦,“搖”是指搖攝,“移”和“跟”是指攝像機的平移和跟拍,而“甩”又是移的一種。當然,除了以上六種基本拍攝手法,還有一些有難度的手法,比如升降、旋轉、晃動、綜合等,但是這些手法需要的設備及技巧比較專業,自媒體可以不強求。

(三)蒙太奇是什麼

簡要地說,蒙太奇是根據影片所要表達的內容以及觀眾的心理順序,將一部影片分別拍攝成許多鏡頭,然後再按照原定的構思組接起來。一言以蔽之,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鏡頭組接起來的手段。由此可知,蒙太奇就是將攝影機拍攝下來的鏡頭,按照生活邏輯、推理順序、作者的觀點傾向及其美學原則聯結起來的手段——首先它是使用攝影機的手段,然後是使用剪刀的手段。運用上述的“推、拉、搖、移、跟、甩”,就可以通過蒙太奇組合成一個完整的視頻。

(四)節奏的把控

任何事情都有節奏,音樂有前奏、副歌,故事有跌宕起伏,視頻同樣如此。這個節奏的把控,不僅拍攝時導演心中要有數,剪輯師的心裡也要有。有“節奏感”的剪輯師能讓故事的發展更緊湊、有趣、環環相扣,從而避免鬆散、混亂,讓人摸不著頭腦。

(五)製作視頻封面圖通常採用的手段

1. 截取進行時

2. 傳遞現場感

3. 情緒化代入

4. 監控拍攝截取

5. 標記處理

6. 與標題匹配

7. 控制封面圖尺度

(六)如何製作短視頻標題

視頻相對於文字最大的優勢是直觀,能給用戶展現更多細節,帶來更強的感官刺激。因此,視頻標題中,要抓住能夠強調現場感覺、體現立體感受(如聲音)的要素。要突出現場感,要強化時間點,要突出視頻元素。

(原文篇幅較長,在此僅作摘要展示)

自媒體之道:短視頻初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