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 · 人物|吳皓:嚴謹治學,堅守教師本分;潤物無聲,心系學子成長

杏 · 人物|吴皓:严谨治学,坚守教师本分;润物无声,心系学子成长

杏 · 人物|吴皓:严谨治学,坚守教师本分;润物无声,心系学子成长
杏 · 人物|吴皓:严谨治学,坚守教师本分;润物无声,心系学子成长

7月18日-23日,“最美教育人”微信公眾號開啟網絡通道,我校藥學院吳皓教授入圍“2018最美高校教師”複評環節,大家一起為吳皓教授加油點贊吧!

她,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堅持本科教學一線36年,心繫學生學業與成長;她,潛心學問、嚴謹治學,孜孜不倦講好每一味中藥背後的故事。她,就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炮製學重點學科負責人、江蘇省海洋藥物研究開發中心主任、江蘇省海洋藥用生物資源研究與開發重點實驗室主任、江蘇省中藥類重點專業與江蘇省中藥品牌專業及江蘇省中藥學學科訓練中心負責人、中華中醫藥學會中藥炮製分會副會長,國家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十二五”、“十三五”行業規劃教材《中藥炮製學》主編、南京中醫藥大學藥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吳皓。

杏 · 人物|吴皓:严谨治学,坚守教师本分;润物无声,心系学子成长

為師貴在鑽研:

潛心學問,嚴謹治學

四十餘年前,17歲的吳皓響應國家號召成為了一名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農忙務農、農閒開河,早上數著星星出工、晚上望著月亮收工。直到1977年偶然在報紙上看到恢復高考的消息,吳皓憑著中學時代喜好化學的優勢,初試、複試一舉通過,考上了當時的江蘇新醫學院,從此與中藥結下了不解之緣。雖然學醫藥並非她第一志願,但在當時只有4.7%高考入學率的情況下能考上大學已經非常幸運。“七七級”大學生是“文革”後首批大學生,他們都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求學機會,讀書十分刻苦。她說“既然中藥學選擇了我,我就要全力以赴地學習她。”

步入大學後,她對中藥越來越感興趣,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畢業後得以留校任教。工作後,吳皓教授仍然不斷學習,先後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並以高級訪問學者身份前往美國南加州大學藥學院藥學科學研究中心學習。

她特別感謝當初領她進門的那些前輩們,正是他們嚴謹治學的態度和誨人不倦的精神感染了她。中藥有四氣五味、性味歸經,而不同的炮製方法讓中藥功效千變萬化,中藥背後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她潛心鑽研,取得一項又一項成果。她作為團隊第一負責人獲得2013年國家海洋科技創新成果二等獎;研究的6箇中藥飲片質量標準被《中國藥典》2010版收載;獲國家發明專利16項、新藥證書1項、新藥臨床批件4項、保健品批文2項,發表論文280餘篇,其中SCI收載30餘篇,他引次數3200多次;並作為排名第二、第三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三等獎5項;連續獲得國家海洋局公益性行業專項、國家863項目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資助,目前在研科研經費累計達到2600多萬元。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共產黨就最講認真”也成為她一生的座右銘,她說:“向他人學習長處,取長補短才能不斷前行;無論工作大小,均應認真對待,才能把工作做好。尤其是我們是做生命科學領域的教學科研,關乎著生命健康,更是容不得馬虎和自以為是!”

杏 · 人物|吴皓:严谨治学,坚守教师本分;润物无声,心系学子成长

為師妙在藝術:

深入淺出,指點迷津

吳教授的母親也曾是一位優秀的教師,自幼的耳濡目染,吳教授一直把做一個好教師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每個人對“好”都有不同的標準,她認為,一個深受學生愛戴的教師才能稱得上一個好教師,前提是要站好自己的三尺講臺,讓學生喜歡聽自己的課。

1982年參加工作至今,她除了承擔大量科研工作外,一直堅持把人才培養放在第一位,長年堅持在本科教學一線,承擔《中藥專業導論》《中藥炮製學》《海洋藥物學》的本科生課程教學任務。她也經常引導身邊的年輕教師,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做好“師傅領進門”,才能引領本科生更好地深入學習。

初入教師行業時,她時常跟隨老教師助教、隨堂聽課,向他們學習如何講授知識,自己也經常思考如何教課。為了講好《中藥炮製學》這門課,吳教授深入研究《本草綱目》《神農本草經》等經典古籍,吳教授說:“教師要教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得先有一桶水”。在講解大黃炮製時,她將大黃比作將軍,其性味大苦大寒、質重、直達下焦、瀉下攻積,正如將軍率領千軍萬馬直搗敵人陣營,而將軍殺伐過度則會敗傷脾胃,故需要通過炮製削弱其對脾胃的傷害。生動形象的講解讓學生們更容易理解記憶,知識學習也不再枯燥無味。吳教授的授課深受學生歡迎,只要是她講授的課程,沒有同學遲到早退,沒有同學曠課。在中藥學專業學生網絡評教中總是名列前茅,學生評價她說:吳教授知識面廣,內容新穎,學術造詣深厚,授課生動。

杏 · 人物|吴皓:严谨治学,坚守教师本分;润物无声,心系学子成长

為師重在育人: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吳教授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她特別注重學生的道德品質培養,十分關心學生的心靈成長。她說:“對大學生的培養要從中學的單純求學轉變為學習和做人的多方面培養。在學好基礎知識的同時要培養看待世界、看待問題以及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學會適應社會才能在未來更好地立足社會。而大學生的本職依然是學習,要更加註重自主學習,才能達到終身學習的目的”。生活在物質富足的年代,當代大學生是幸福的,她經常勉勵同學們要有自己的理想並將其設立成一個又一個的小目標,希望學生們能珍惜本科四年,將閒暇時間用在刀刃上,努力提升自我,成為更好的自己。為了指導好每一名帶教學生,她耐心細緻地瞭解學生思想情況、學習成績、興趣愛好等,針對性地制定個性化培養方案,要求學生在認真學好專業課程的前提下,拓展並提高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如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團結協作能力、科研創新能力等。

在吳教授的帶領下,很多學生努力學習,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在學生中起到表率作用,每年本科學生都會申請獲得學校和省級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項目並完成實驗研究。2005年以來,吳教授帶教本科生開展課外科技創新和創業活動,相繼獲得全國大學生第十三屆“挑戰杯”一等獎、第十屆“挑戰杯”三等獎、全國中醫藥院校首屆“遠志杯”自然論文一等獎、江蘇省第四屆大學生創業計劃特等獎、飛利浦“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銅獎。吳教授自己也被授予全國“挑戰杯”優秀指導教師獎、大學生素質拓展優秀教師金獎、南京中醫藥大學大學生優秀指導教師金獎。

吳教授最看重育人,即使意外受傷還打著石膏、坐著輪椅親自指導2018年的研究生論文答辯,她說“輕傷不下火線,這都是我做教師的本分”。她帶教的研究生獲得江蘇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2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1篇,全國中醫藥博士生優秀論文一等獎,二等獎等5篇,她本人也獲得全國中醫藥博士生優秀論文指導教師。因為學生培養、科學研究工作成績卓越,她獲得南京中醫藥大學首屆“以嶺教師獎”一等獎,獲得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江蘇省高校教學科技巾幗標兵,江蘇省優秀科技工作者,江蘇省海洋中青年科技標兵,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等榮譽稱號。

學生們說,吳教授要求很嚴格,但我們都願意成為她的學生,因為,有她的帶教,我們就有了方向,學習就有了動力,各方面能力培養就有了希望。同學們也親切地稱呼吳教授為“我們的吳老師”。

為學、為師、為人皆不易,吳皓教授卻能將這三件事做到極致,堪為師者之典範!

杏 · 人物|吴皓:严谨治学,坚守教师本分;润物无声,心系学子成长
杏 · 人物|吴皓:严谨治学,坚守教师本分;润物无声,心系学子成长杏 · 人物|吴皓:严谨治学,坚守教师本分;润物无声,心系学子成长

2.點贊方法:網友添加“最美教育人(zmjyr2016)”微信公眾號,點擊“助力最美”欄目參與。

3.次數限制:每個微信ID每天可點贊10次,每天僅可為同一選手點贊1次。

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歸“感動江蘇教育人物”評選表彰活動組委會所有。

聯繫電話:025-86275702、86275703。

杏 · 人物|吴皓:严谨治学,坚守教师本分;润物无声,心系学子成长

審核: 狄留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