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電商扶貧要攻克哪些難題?

農村電商扶貧要攻克哪些難題?

導讀

在發展電商精準扶貧的同時,電子商務發展還存在諸多如物流配送成本高和沒有物流,專業人才稀缺,資金缺乏等“短板”,需要藉助互聯網的發展和國家扶貧的政策,不斷創新電商扶貧開發的方法與思路。

近年來,農村電商這種新的經濟形式走入貧困地區,互聯網思維和開放合作理念在農村變得不再陌生。在發展電商精準扶貧的同時,電子商務發展還存在諸多如物流配送成本高和沒有物流,專業人才稀缺,資金缺乏等“短板”,需要藉助互聯網的發展和國家扶貧的政策,不斷創新電商扶貧開發的方法與思路。

農村電商扶貧面臨的主要難題有哪些

(一)貧困戶固有資源少,基礎設施落後。農村電商面臨的第一難題是如何增加貧困戶的自有資源,提升生產能力。貧困戶致貧原因很多,有的是因為先天殘疾基本失去勞動力,有的是因為自然災害或後天生病造成的突然變故,有的是供養子女多,甚至也有不願勞作的等。絕大部分貧困戶是沒有東西可賣,並不是有東西賣不出去。且貧困戶絕大部分居住在交通不便、公共服務水平落後的偏僻地區,自然條件惡劣,物流派送成本高,網絡基礎設施也不夠健全。貧困戶的主要經濟來源大多是生鮮農產品,而生鮮農產品對保存、運輸條件和時效性要求極高,解決貧困地區產品保存和流通是一大難題。

(二)貧困戶對電商認識欠缺,甚至排斥。貧困戶之所以貧困,最主要原因是他們的思想還沒有真正“解放”。這與他們受封建思想的影響和長期從事傳統農業生產有關係,與其受教育的程度有關,受傳統的實物現金交易習慣的影響,他們覺得只有親手拿到實實在在的現金才是真的,他們認為電子商務對其來說還很遙遠。另外就是媒體報道過相關網絡安全事件,他們害怕自己的血汗錢沒了,所以很多農民對電商有一定的畏懼心理。

(三)特色農產品網銷難度大。自從電商工程列入國家脫貧攻堅專項規劃以來,各地各相關部門認真抓好落實,全面啟動實施電商扶貧工程。這無疑加快了扶貧工作的推進,貧困戶因此獲得了資金、技術等支持。一兩年過後大多貧困戶經過幫扶擁有了自己的特色農產品。雖然他們的農產品是綠色無汙染的,但由於都是無品牌無包裝的散貨,沒有質量許可證和安全許可證,對消費者而言質量難以保證。另外,生鮮農產品在整個銷售鏈中對軟硬件條件要求特別嚴格,比如存儲、保溫、保鮮、冷藏、冷凍等。大部分農戶特別是貧困戶更不具備這樣的技術和條件,從而增大了貧困戶特色農產品網銷的難度。

(四)農村電商扶貧投資有盲點。農村電商扶貧的目的是讓貧困戶脫貧。雖然在國家各級政府的努力下已初見成效,但對於部分貧困戶表面上是脫貧了,實則並未脫貧,甚至越幫越貧。因為並不是所有的貧困戶能夠合理利用扶貧資金,再加上相關部門對扶貧資金監管不到位,貧困戶拿到資金並未投入生產,只是用於消費,以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這樣他們反而對政府有了依賴性,並慢慢變得懶惰,只願坐享其成。要想真正脫貧不僅要授之以魚,更重要的是要授之以漁。

破解農村電商扶貧難題的對策有哪些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生產能力。第一,增大網絡的覆蓋面。雖然我國光網發展迅速,普及率越來越高,但還有部分偏僻農村仍然沒有光網,這是電商發展的絆腳石。第二,控制物流配送成本。一是要建成貧困地區道路村村通,讓快遞能到達每一個貧困村,甚至每個家庭;二是引入多家物流公司並建立和完善各物流公司各級物流體系;三是通過電商扶貧政策補貼,減免物流成本,為貧困地區農產品開通綠色通道。

(二)做好政府科學引導,解除思想困境。要想讓貧困戶對電商不產生牴觸心理。第一,必須讓他們知道電子交易是相對安全的,政府應該積極舉辦相關電子商務扶貧的活動,利用好相關網站、公眾號、市縣電視臺大力宣傳電商信息安全相關知識;第二,要讓他們通過電商獲得更高的利益,公開提供一些具體的幫扶信息以及脫貧的成功案例,讓貧困戶知道電商扶貧給他們能帶來哪些優勢,從思想上消除貧困戶對電商扶貧工程的偏見;第三,政府要不斷創新信息發佈渠道,加強扶貧宣傳力度。同時定期免費開展培訓和配備相關技術員下鄉指導和蹲點,對貧困戶普及一些初級的電子商務知識。

(三)打造特色產業品牌,增大網銷量。雖然通過各種扶貧手段使得貧困戶的生產力有所提高,他們有了自己的特色農產品,也不斷嘗試網銷,解決有產品可賣的問題,但因農產品缺少標準化,難以形成網銷規模。政府要幫助貧困戶對農產品統一收購,按照制定的標準統一加工包裝,或專門針對某種特色農產品出臺相關政策標準,從生長到成熟進行全程技術監督,使貧困戶的農產品有自己的品牌,增大網絡銷量。

(四)加快電商人才培養,要授之以漁。一是組織現有一定基礎的,並熱愛電商的村民進行先培訓,幫助他們先搞電商,通過電商讓他們先脫貧。二是通過特殊優惠政策鼓勵和吸引有實踐經驗的電商從業者回鄉創業,通過他們帶動貧困地區農民搞電商。三是鼓勵即將畢業的大學生返鄉創業,邀請外出務工青年返鄉創業,將他們發展成為貧困地區電商帶頭人,帶動貧困地區電商扶貧的發展。四是政府部門通過組織不同層次的農民外出培訓學習,或邀請專家入村培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