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農產品電商邁向3000億大關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電商邁向3000億大關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7月2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屈冬玉介紹深入推進“互聯網+農業”促進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有關工作情況。屈冬玉表示,作為“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的重要組成部分,“互聯網+農業”近年來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互聯網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不斷深化。

屈冬玉介紹了幾個農業轉型升級的具體事例:此前,農業農村部組織九省開展農業物聯網區域試驗,發佈了426項節本增效農業物聯網產品技術和應用模式;2017年,我國啟動實施了數字農業建設試點;2018年,我國成功發射了首顆農業高分衛星;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棉花大田種植集成應用了物聯網技術,綜合應用效益每畝增加210元。

同時,農業農村電子商務也在快速發展。據悉,農業農村部在14個省市開展了農業電子商務試點,探索鮮活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休閒農業等電商模式,在428個國家級貧困縣開展電商精準扶貧試點。截至2017年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已累計支持了756個縣,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1.25萬億元,農產品電商正邁向3000億元大關,帶動就業人數超過2800萬人。

此外,有關部門深化實施寬帶鄉村工程,持續推進農村地區電信普遍服務,農村互聯網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2017年底,全國行政村通寬帶的比例達到96%。

“互聯網+”在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17年,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產值達到22萬億元,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營業收入達到7400億元,各種創意農業、分享農業、眾籌農業等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不斷挖掘農業的多功能,讓農民分享增值的收益,這些都是‘互聯網+’催生出來的。”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加工局局長宗錦耀在吹風會上表示,下一步,農業農村部要繼續實施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進行動。

據介紹,未來農業農村部將落實政策引導融合,推動落實財政、金融、稅收、科技人才、用地用電等扶持政策落地生效,扶持一批縣、鄉鎮、村,發展農村的融合發展先導區、示範園,培育融合發展的企業主體。此外,還要發展產業支撐融合,圍繞現代農業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鼓勵發展種養業、加工流通、休閒旅遊、電子商務、健康養老、養生等產業,構建鄉村產業體系,促進產業興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