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國考難度陡增!當公務員你圖什麼?

通過“國考”、當公務員,在2019年的成功幾率更低。比“國考”更現實的問題是,你為什麼報考公務員?

2019年國考難度陡增!當公務員你圖什麼?

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截止,報考過審人數基本保持了去年的百萬量級,而開放的公務員崗位卻縮水近一半,只有1.45萬個,過考難度無疑增加了很多。

“國考”熱度不減,不過為什麼要報考公務員?對於應屆畢業生而言卻是個最現實的問題。下面的三大誤解你會有嗎?


誤解1:公務員是鐵飯碗

二十多年前我大學畢業時,還處在“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不關心”的懵懂狀態。也會覺得當公務員、進央企應該不至於下崗,去外資公司、私人老闆那兒可就不好說了。果真如此嗎?

我同屆畢業的校友通過“國考”進入政府不到一年,就被精簡到下屬事業單位去了,還有的乾脆拿了補償金、終止合同、出國留學了!公務員就算是鐵飯碗,也不是鐵板一塊了。


誤解2:政府福利好

政府公職人員享受較高的退休金和免費醫療。退休金、社保、大病統籌等很多待遇還是雙軌制,政府和社會分開。

不過對於剛入職的大學生而言,這些待遇還真有些遙遙無期。

真金白銀的收入最實在,不過,在“低薪養廉”的體制下,每月工資條上那“4位數”常常還不到新稅制的起徵點,幸運地免了個稅!

還有一部分所謂績效工資是從名義工資中扣除的,攢到年底再發。

分帶魚、雞蛋、大米、食用油?可以有,要能分房更實惠。不過,隨著改革深入,政府內部的集資房沒有了,至少大部分級別較低的公務員無法享受這種待遇了。


誤解3:當官地位高

在這個官本位的國度裡,社會對政府公務人員充滿了敬畏,這種無形中的地位尊崇是其他社會階層所不具備的。

不過,法治社會里,公務員受到的制度監督和輿論監督越來越常態化,尤其是“八項規定”出臺後,吏治系統也隨之更加嚴格。

作為國家權力的代言人,公務員的榮譽感和危機感並存,官員的社會服務職能成為首要任務,特權則成為社會公敵。

由此看來,與“國考”相比,更難的是公務員崗位所要求的洞察力和適應力。


2019年國考難度陡增!當公務員你圖什麼?

國際教育知名專家,尚德在線教育海外合作高級總監,資深自媒體人,著有《留學的邏輯》《到英國去》《歐洲情調之旅》等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