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來「客」玻璃隕石

玻璃隕石是某種石隕石降落過程中融化的液質冷卻後的產物。玻璃隕石的母石為淡綠色和黑色兩種,因此,玻璃隕石的降落都是與母石共同進行的。

玻璃隕石為半透明的玻璃質體,有微弱磁性,顏色為墨綠色、綠色,淡綠色,棕色,褐色,深褐色,還有少見的硃砂色。比重為2.6至3.0左右。玻璃隕石是在高空、高溫、高壓和高速下形成的,所以它有明顯的形成特證:內部高純度無雜質,通體佈滿緻密的小氣泡,外部有融殼,融殼上有流紋,外部和融殼下有時會產生大的氣印。

因為玻璃隕石在降落過程中為液質體,在高速下它們會被分解為較小的質量體,因此客觀上不存在極大質量的玻璃隕石,但它與母石伴生隕落時或許較大的質量體。

簡介

玻璃隕石是與某種石隕石伴生的一種。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1844在澳大利亞獲得一塊鈕釦狀玻璃質石塊,以後在世界範圍內這種類似玻璃質石塊通稱為"玻璃隕石"。它是一種天然玻璃物質。由於外觀似黑曜岩,故又稱似黑曜岩。但兩者的成分、結構都不同。大多數玻璃隕石的形狀與熔融濺射物的形狀相似,有球狀、細長狀、啞鈴狀、液滴狀、鈕釦狀和不規則的塊狀等。它成群地撒落在大陸上或海底沉積物中。玻璃隕石的顏色有黑、墨綠、棕褐,表層具拉長狀氣泡及大小不等的氣泡,有的似如月球表面的環形山狀圖案,密度約為2.38-3.0。

組成

玻璃隕石的組成,同一區域十分均一,但不同區域差別很大。化學組成變化範圍:SiO2為48~85%;Al2O3為8~18%;FeO為1.4~11%;Ni為0.4~28%;CaO為0.3~10%;Na2O為0.3~3.9%;K2O為1.3~3.8%;TiO2為0.3~1.1%。玻璃隕石的折光率為1.48~1.62。大陸玻璃隕石的密度為2.3~3.0克/釐米3,某些微玻璃隕石可以達到更高的數值。

玻璃隕石內常有氣泡空腔,大小由幾微米至幾毫米,個別可達幾釐米;有的還含有焦石英、柯石英、斜鋯石和隕石中常見的鐵鎳金屬。

特徵

天外來“客”玻璃隕石

大多數玻璃隕石的形狀與熔融濺射物的形狀相似,常呈黑色或深綠色,半透明,以前普遍認為是隕星事件造成的,大隕星衝撞使地表及隕星的碎裂物很快融熔、迅速冷卻結晶而成。但人類在玻璃隕石發現地及附近都沒有發現隕石坑,更沒有發現很大的另類隕石,因此,經現在科學研究證明,玻璃隕石是某種石隕石熔融後的產物。有球狀、啞鈴狀、液滴狀、紐扣狀,最多的是不規則的塊體。易碎,破裂後多具貝殼狀斷口。大陸上發現的玻璃隕石的大小,從幾毫米至十幾釐米不等,反射光下發暗,但薄的邊緣透亮,並具有不同的顏色,從黃色到綠色,從橄欖褐色到暗褐色。比重一般為2.3~3.0,折光率為 1.48 ~1.62。其組成,同一區域比較一致,不同區域差異很大。雖然SiO2含量很高,但其成份含有多種金屬元素,有微弱性。微玻璃隕石只在海洋沉積物中有發現。其大小大小從數毫米到約40微米以下。,與附近大陸上的玻璃隕石具有同樣的年齡、組成和形狀。

種類

玻璃隕石主要按年齡分類,而同一地區的玻璃隕石具有大體一致的年齡值。先前世界上玻璃隕石主要集中分佈於 4個地區:

1區 。亞澳區:包括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東南亞、菲律賓、塔斯馬尼亞等地及附近海域,年齡值約70萬年。

2區 。捷克和斯洛伐克區:發現于波斯米亞和摩拉維亞,在摩拉維亞發現的稱莫爾達維玻璃隕石,年齡值約 1450萬年。

3區 。北美區:主要發現於美國得克薩斯州、佐治亞州等地,年齡值約3400萬年 。

4區 。科特迪瓦區:包括科特迪瓦、加納及其附近海域,年齡值約110萬年。

但是,經過現在研究發現,在中國大陸許多地區發現大量相似玻璃隕石,特別是在山東青島沿海,發現有玻璃隕石和某母石的隕落帶,因此,關於隕石主要集中區不得不再加上一個區--中國區。

5區 。中國區:主要發現於中國山東,湖北,新疆,及有待發現的各地。年齡值約70萬年。

成因

天外來“客”玻璃隕石

關於玻璃隕石的成因現已探明,它是某種石隕石高速隕落時融化後的產物。雖然如今大多數科學家認為是巨大的隕石或彗星(核)撞擊地球,使地球表面物質熔融,濺射到空中,急速冷卻而成。但是直到目前為止,對澳亞區和北美區的玻璃隕石群,並未找到相應的隕石坑,因此地球熔融物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全世界的科學家並沒有真正研究過中國區的玻璃隕石,所以,中國區的玻璃隕石做為一種新生的物品並沒有引起科研界的重視。從全球範圍來看,玻璃隕石代表了曾經發生在地球的許多次較大的隕石雨事件,也很有可能是引發地球生命危機的成因。

天外來“客”玻璃隕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