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科研經費的3個悲劇,你遇到過幾個?

科研工作者,有幾個悲劇日常與經費有關。

悲劇之一:學術產出豐富卻拿不到項目,沒有科研經費。

這簡直就是在說2011年之前的我啊。

我2004年進入科研體制,2007年發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北大核心期刊論文,2008年發表了自己的第一篇CSSCI期刊論文,之後學術論文雖然多有斬獲,也從未錯過任何一次申報項目的機會,卻一直沒有拿到科研項目,自然也就沒有經費。

與此同時,高昂的學費和交通費,輔之以論文版面費、購買專業書刊、參加學術會議……回想那個時候的我,簡直就是拖垮我們家庭生產總值的敗家子啊,我的天啊。真不知道那些年俺媳婦是怎麼扛過來的,居然沒有改嫁……

悲劇之二:項目研究完美收官申請結項,發現經費還在。

我相信悲劇二的發生規模和比重同樣不算小。我身邊就有很多人,忙到項目結項的關頭才猛然發覺,艾瑪,科研經費還沒來得及花呢。


關於科研經費的3個悲劇,你遇到過幾個?


於是倉促之間整理票據,一路奔波,三五個領導名字簽過來、八九個部門公章蓋過來,輾轉到了財務窗口才發現原來發票付款單位不對,開票日期超過截止期限,發票面額超過限額,專業發票開成普通發票,差旅火車票只有去程沒有返程……

之後,就像你已經想到的那樣,項目順利結項,只是科研經費被完美收回了,謝謝。

悲劇之三:科研經費終於花光,風光無限,結果人進去了。

凡此種種,我的觀點是這樣:關乎科研經費管理體制的問題,我們自然無從左右,只能接受。但是隻要是我們能夠把握的部分,必須盡力做好——既然經費撥付給了我們,我們就有義務把這些經費利用好,合理安排使用這些經費,是我們每位科研工作者的責任,也是實現科研工作可持續發展,不讓我們的科研成長拖垮整個家庭經濟的重點。


下面聊聊我師兄兼老師的故事,是關於上面悲劇之三的。

讀本科的時候,他是我上兩屆的師兄;十年之後,在我讀碩士的時候,他是我《西方政治思想史》課的老師,也是我十三年之後碩士論文答辯的導師組成員——我的答辯很精彩,他第一個向我發問,一口氣問了我四個問題,而我只回答上來一個:


關於科研經費的3個悲劇,你遇到過幾個?


額,好吧,讓我繼續叨叨一下我的這位師兄兼老師的故事。

他北大政治哲學博士畢業之後,來到我讀碩士的高校任教。任教第二年就破格晉升教授,兼任所在學院的科研副院長。

是的,作為這所高校建校以來最年輕的文科教授,我們有理由相信一顆學術新星正在冉冉升起。然後,別說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短短的五年,他就因為貪汙挪用科研經費被舉報,翻身落馬,被判刑7年。


關於科研經費的3個悲劇,你遇到過幾個?



我是在同學畢業十年聚會的時候,才得知這個事情的,於是,我非常不厚道地問了一句:他叫什麼名字來著?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度娘了一下,不度不知道,一度嚇一跳:

陳英旭,男,1962年8月16日出生,浙江大學原教授,浙江大學水環境研究院原院長。騙取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中央財政資金945.4975萬元,構成貪汙罪,被判刑10年。宋茂強,男,1957年4月1日出生,北京郵電大學原教授,軟件學院原執行院長。騙取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中央財政資金68萬元,構成貪汙罪,被判刑10年6個月。劉兆平,男,1958年3月出生,山東大學實驗動物中心原主任,新藥評價中心原副主任。騙取科研經費等公款341.80303萬元,構成貪汙罪,被判刑13年。張春光,男,1979年9月出生,山東大學新藥評價中心行政管理部原主管。參與騙取科研經費等公款168.951174萬元,被判刑6年。尹志聖,男,1972年4月出生,山東大學實驗動物中心原實驗師。參與騙取科研經費等公款47.55107萬元,被判刑2年。……


可能在平時的新聞中,我們偶然可以見到知名教授專家、各類主任、校長、院長等有名有權之人,被爆貪汙和挪用科研經費。


關於科研經費的3個悲劇,你遇到過幾個?


但事實上,普通高校教師因為經費使用不當問題遭到問責也不在少數,只不過與動不動百萬、千萬級別的貪汙和挪用案例相比,顯得微不足道而已。

所以,無論如何,科研經費問題都值得每個學術人警惕。不重視這個問題,弄不好會為此付出慘痛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