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故事:剛果(金)——「滴血」的紅木

位於非洲中部的剛果(金)是世界上最動盪不安的國家之一。商人在這個從事血檀貿易,以滿足中國國內紅木傢俱市場旺盛的需求,卻給這種當地獨有的紅木帶來了……

木材故事:剛果(金)——“滴血”的紅木

剛果(金)東南部上加丹加省的森林裡,零星散落著大大小小的部落,部落中的年輕人有不少都從事血檀(學名 Pterocarpus tinctorius,染料紫檀,下文統稱血檀)的砍伐、粗加工和運輸工作。這是一個21人的砍伐團,平均年齡不超過20歲,這個“男孩砍伐團”已經在這附近工作了2個月。

木材故事:剛果(金)——“滴血”的紅木

血檀被砍之後樹身會流出血一樣鮮紅的汁液。血檀零星分佈在非洲中南部特有的米揚博林地中(Miombo woodland),其中包括剛果(金)東南部一片偏遠的原始森林。在這裡,血檀是唯一一種被中國人交易的樹種。在此之前,血檀已經在剛果(金)的鄰國贊比亞遭到了幾近滅絕地非法砍伐和貿易。圖為伐木工人正在剝樹皮。

木材故事:剛果(金)——“滴血”的紅木

為了獲得儘可能高品質的木材,中國商人教給當地伐木工一個簡單的“質檢”方法:把樹砍開一個口子,取一小片芯材扔進半瓶水中。如果立即下沉且沒有氣泡就是好木材,反之就不是受商人青睞的“好樹”。這片原始森林中,可以看到很多像留下了傷痕的血檀木。圖為一棵沒有通過“質量檢測”的血檀。

木材故事:剛果(金)——“滴血”的紅木

為了降低運輸成本,中國商人會要求伐木工把2-5釐米厚的樹皮剝掉,只留下這種血紅色的芯材。在這片位於剛果(金)加丹加省的森林深處,大約100米左右有一棵成年的血檀樹,十幾個伐木工一星期的工作量,可以裝滿一輛十幾米長的卡車。圖為伐木場裡等待被運走的血檀。

木材故事:剛果(金)——“滴血”的紅木

一根血檀木的重量可以達到400斤以上,有的甚至重達1000多斤,而剛果(金)這個動盪貧窮的國家缺少機械設備,所以木頭裝車只能依靠人工:裝運一車木材,一般需要20個人工作一個上午。圖為搬運工人正在把血檀搬運到卡車上。

木材故事:剛果(金)——“滴血”的紅木

被大量非法砍伐並出口中國。肆無忌憚的砍伐遭到贊比亞政府的嚴格管控,再加上贊比亞血檀資源的迅速減少,中國商人的木材生意便轉移到了這個更為動盪貧窮的國家。圖為“男孩砍伐團”的成員、20歲的米瓦巴躺在血檀木上休息。

木材故事:剛果(金)——“滴血”的紅木

伐木工人在工作期間的三餐都是免費的,以木薯為主。經過一段時間的砍伐,村落附近已經沒有符合中國商人標準的血檀,所以伐木團需要到離家幾十公里的森林深處工作。他們吃住都在森林裡,每一到兩週回一次家。圖為男孩伐木團的午餐。

木材故事:剛果(金)——“滴血”的紅木

雖然從事繁重的勞動,但他們依然精力充沛,活潑好客。他們都說自己在為“中國老闆”砍樹、剝皮、運輸,但從沒想過木頭的去處,更不會知道這些在他們眼中“太硬、沒用”的木材,會以上萬元人民幣一噸的價格被中國買家收購。圖為男孩砍伐團的成員們休息時在森林裡玩鬧。

木材故事:剛果(金)——“滴血”的紅木

剛果(金)是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排名倒數13的國家,多年的內戰更加劇了這個國家的動盪,甚至軍隊和警察都會受僱於當地有錢的老闆,包括做紅木生意的中國商人。圖為和中國商人合作的剛果(金)老闆帶著自己的保鏢--一個當地的軍人,到林區檢查工人的工作。

木材故事:剛果(金)——“滴血”的紅木

作為硬木的一種,一根血檀木可重達400至上千斤,通常需要二十個人一起合作才能抬上車。圖為搬運工人在長達十幾米的卡車上整理血檀木材。

木材故事:剛果(金)——“滴血”的紅木

伐木工雖然都認為自己是為中國商人打工,但中國商人幾乎不會親自出現在森林深處,而是由他們僱傭的當地老闆,每一至兩週去給伐木工人發一次工資,而這之後伐木工也可以回家一次。圖為20歲的伐木工米瓦巴領到的薪水。

木材故事:剛果(金)——“滴血”的紅木

每根血檀木上都標有伐木工的名字,方便之後計算工錢。圖為剝完樹皮、等待被運走的血檀。

木材故事:剛果(金)——“滴血”的紅木

這是四個在前往森林途中遭遇車禍的伐木工。他們都來自“男孩伐木團”,其中今年17歲、也是團裡年齡最小的男孩Aksanti Faustin John(右一)傷得最重,頭上縫了8針。John從13歲開始砍伐血檀,辛苦工作的目的是希望儘早存夠彩禮跟女友結婚。在當地沒有“工傷”的概念,在工作中確保安全是工人自己的事。而這次受傷,也意味著他和其他四人將會有一段時間無法工作,沒有收入。

木材故事:剛果(金)——“滴血”的紅木

血檀是非洲森林裡獨有的熱帶硬木,生長緩慢,需要超過90年才能生長成熟。從2013年開始,血檀在剛果(金)開始被大規模砍伐。尚沒有官方數據顯示至今為止,有多少血檀被砍伐和出口。圖為森林深處,已經砍伐並剝皮、等待被運走的血檀。

木材故事:剛果(金)——“滴血”的紅木

裝滿了血檀木材的卡車,駛向位於林區最近的城市——剛果(金)第二大城市盧本巴希市。在那裡,每個中國商人都有自己的存放木頭的露天倉庫。

木材故事:剛果(金)——“滴血”的紅木

剛果(金)第二大城市盧本巴希市內,一箇中國商人的血檀木材堆放場。從外面看,這些堆放場常年大門緊鎖;而堆放場的規模也千差萬別,有的還不及一個足球場大,有的卻大到一眼望不到邊。目前,沒有人知道在盧本巴希,到底有多少這樣的木材堆放場。

木材故事:剛果(金)——“滴血”的紅木

堆放場裡的中國商人現場砍掉一根血檀的表皮,向顧客展示木材的品質。由於贊比亞政府對血檀砍伐和貿易的嚴格管控,中國木材商人們轉而在缺乏管理的剛果(金)繼續從事血檀的砍伐和貿易。

木材故事:剛果(金)——“滴血”的紅木

中國江蘇張家港市金港鎮,這裡是血檀進入中國的主要入港口,同時也是全國最大的木業市場。從這裡,血檀銷往全國各地。

木材故事:剛果(金)——“滴血”的紅木

張家港市金港鎮最大的血檀交易市場——張家港國際木業城(揚帆木業城)內,正在裝車的血檀木材,這個市場每天能收到十幾車血檀木材。據揚帆木業市場管理人員說:平均每個月從張家港四個最主要的血檀市場賣出的血檀總和達到近15000噸。

木材故事:剛果(金)——“滴血”的紅木

金港木業城內,工人正在把血檀從集裝箱卸貨到市場內的空地上,等待市場老闆親自驗貨之後,再聯繫木材買家——國內眾多的紅木傢俱廠來看貨。血檀因可以冒充已經瀕臨滅絕的小葉紫檀而受到國內廠商的青睞,再加上近幾年贊比亞政府對血檀非法砍伐和貿易的嚴厲打擊,血檀價格水漲船高。

木材故事:剛果(金)——“滴血”的紅木

金港木業城內,正在採購血檀的木材中間商王老闆。就在成交前1小時,王老闆腳下的這些血檀,突然從2.3萬元人民幣/噸上漲為2.8萬元人民幣/噸。

木材故事:剛果(金)——“滴血”的紅木

這些商人大多來自福建和安徽,他們按照品質給血檀木材分類,市場均價從人民幣1.7萬/噸至2.2萬/噸不等。張家港市金港鎮是非洲血檀進入中國的主要港口,也是全國最大的木業市場,“一手貨”、“價低”、“貨好”是這裡商人最引以為豪的賣點。圖為金港木業城內,經營血檀木材生意的商人。

木材故事:剛果(金)——“滴血”的紅木

中國的紅木傢俱文化從清明開始興盛,可近年來卻從對技術和藝術的追求演變成對珍稀材質的炒作和追捧。國內紅木消費市場的巨大需求,以及對畸形的“唯材質論”的追捧,已經使海南黃花梨、小葉紫檀、大紅酸枝等很多熱帶硬木樹種的生存受到了嚴重威脅甚至瀕臨滅絕。圖為浙江省金華市某紅木傢俱廠內,正在加工中的血檀木材。

木材故事:剛果(金)——“滴血”的紅木

中國的紅木傢俱文化已經有六百多年的歷史,與木材種類相比,手工製作的技藝才應是紅木傢俱文化真正的精髓所在。圖為浙江省金華市某傢俱廠內,工人正在為血檀傢俱手工雕花。

木材故事:剛果(金)——“滴血”的紅木

用血檀製作的紅木傢俱品質可以媲美市場價格數十萬的小葉紫檀,國內紅木市場的追捧是血檀在非洲被大肆砍伐和貿易的主要原因。而在血檀之前,包括海南黃花梨、小葉紫檀、大紅酸枝等在內的多種熱帶硬木樹種,已經因為國內過於旺盛的紅木消費需求而受到巨大的生存威脅甚至瀕臨滅絕。

木材故事:剛果(金)——“滴血”的紅木

來源互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