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秋分,到綦江老瀛山登高望月

今日秋分,到綦江老瀛山登高望月

今日秋分,到綦江老瀛山登高望月
今日秋分,到綦江老瀛山登高望月

秋分

峽雨綿,明月圓,秋風拂面。棉吐絮,葉出黃,老瀛山忙。

今日秋分,到綦江老瀛山登高望月

圖源:圖蟲網

重慶市綦江區的老瀛山平均海拔900米,最高峰天成廟所在地海拔1354米。秋分時,天漸涼,秋色沾人衣,中秋佳節將至,最宜登老瀛山,遙望明月。

風過三轎石,雨落蓮花湖。

心中憂愁事,老瀛如來知。

01

丹霞地貌

今日秋分,到綦江老瀛山登高望月

圖源:綦江旅遊

與別的山不同之處在於,綦江老瀛山是重慶可以大面積看到丹霞地貌的地方,也是西南非常有代表性的丹霞地帶。

今日秋分,到綦江老瀛山登高望月

圖源:綦江旅遊

重慶的喀斯特地貌廣為人知,景點也頗多,可非常典型的丹霞地貌,卻並不多見。

這裡距離主城不過一個半小時車程。

今日秋分,到綦江老瀛山登高望月

上圖攝影/朱興宇 圖源:綦江旅遊

如果遇到雨後的天氣,則會見到仙氣縈繞,半山雲霧。山頂景色猶抱琵琶半遮面,只見山岩起伏綿延。

今日秋分,到綦江老瀛山登高望月

上圖攝影/朱興宇 圖源:綦江旅遊

待攀爬至雲間,紅如丹霞的懸崖斷面若影若現,蒼翠的森林間,風雕雨琢的巨大岩石逐漸露面。越是走近,這滿含著滄海桑田的面頰便看得越發清晰,直到你用手可以觸摸到層層疊疊的岩石,才彷彿在這一瞬間與這顆星球所經歷歲月鏈接。

老瀛山間古木參天,國家重點保護的黑葉猴、雲豹和紅豆杉等珍稀動植物皆隱匿於此。

02

穿風洞

今日秋分,到綦江老瀛山登高望月

圖源:綦江旅遊

老瀛山的穿風洞,位於老瀛山紅花臉景點右側的瀛山一個支脈的山脊上,是景區的代表經典之一。風穿洞而過,留下獨特的造型。

03

石身人面

今日秋分,到綦江老瀛山登高望月

圖源:綦江旅遊

行至山角一側,有一人像巨巖,高約30米,雙目有神,淡然篤定,遙望遠方。加上岩石上的植被,有人稱“石身人面像”面似如來,望其面令人氣定神閒,胸懷坦蕩。

今日秋分,到綦江老瀛山登高望月

圖源:綦江旅遊

04

蓮花寶寨

今日秋分,到綦江老瀛山登高望月

圖源:綦江旅遊

順山上丹霞絕壁步道前行,便可尋得一處凹槽洞穴,這裡隱秘卻寬敞,是一處南宋寶祐四年時建立的寨子,建造者是應叔公。

資料顯示,當時蒙軍入川時殺掠成性,川內民眾躲避戰亂,各地居民紛紛逃難或修建避難場所。蓮花保寨這個易守難攻的山寨,就成了應叔公選擇的避難場所。

今日秋分,到綦江老瀛山登高望月

圖源:綦江旅遊

曾有學者張學成通過研究6處石刻為蓮花保寨撰文破譯蓮花保寨的歷史密碼,文章中顯示,蓮花保寨早期叫飛龍洞;清道光年間叫蓮花洞;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改為蓮花保寨。

今日秋分,到綦江老瀛山登高望月

圖源:綦江旅遊

當地村民說,以前到蓮花保寨的路,是一條僅容放一隻腳的臺階,一邊是陡壁,一邊是懸崖,行者要手足並用,才能登上寨門。進寨門有一人多高的木梯,寨裡的人不放木梯下來,外面的人是進不去的。

蓮花保寨的寨門是用小條石砌成的拱形門,有2米多高,門頂上有一塊刻著“蓮花保寨”四個字的長方形石牌,落款是: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五月十八日。

今日秋分,到綦江老瀛山登高望月

圖源:綦江旅遊

05

恐龍足跡

今日秋分,到綦江老瀛山登高望月

圖源:綦江旅遊

除了珍貴的遺址和摩崖石刻外,蓮花保寨內最令人驚歎的就是2006年全球地質專家確認所謂“蓮花神蹟”就是白堊紀時期的恐龍足跡化石。

今日秋分,到綦江老瀛山登高望月

圖源:綦江旅遊

有人會說只是足跡化石,有什麼稀奇。其實這正是誤解所在,在一般情況下,動物的腳印是不能保存下來並形成化石的,因此,已發現的恐龍腳印化石很稀少。

恐龍足跡化石的形成,條件非常苛刻,不僅要求溫度、粘度、顆粒度非常適中,還要求外來沉積物要適時地覆蓋印有腳印的層面——過早或過晚都不能形成足跡化石。

所以珍貴的腳印化石就彷彿是大自然用天然的錄像機為動物活動錄下的“特寫鏡頭”。

今日秋分,到綦江老瀛山登高望月

圖源:綦江旅遊

蓮花保寨的恐龍化石數量眾多,包括凹型足跡、凸型足跡、幻跡、動態跡,立體跡。這裡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處保留有全部恐龍足跡類型的恐龍遺蹟化石保存地,也是中國目前保存最完好的鴨嘴龍(鴨嘴龍類為棲息於白堊紀後期的草食恐龍)類足跡所在地。

今日秋分,到綦江老瀛山登高望月

上圖攝影/張健 圖源:綦江旅遊

當然綦江除了恐龍足跡化石,還在多個地方發現了恐龍化石。整個四川盆地侏羅紀晚期的泥岩中的第二具恐龍化石“北渡恐龍化石”,就陳列在綦江博物館內,是博物館的第二號“鎮館之寶”。

喜歡恐龍的大小孩子們一定在書中看到過綦龍,卻少有人知道,綦龍的綦字,就用以重慶綦江命名。

06

木化石

今日秋分,到綦江老瀛山登高望月

圖源:綦江旅遊

綦江的古代樹木的化石數量也非常罕見,現已發掘出大小木化石29根,木化石的枝條和碎塊分佈點約60處。

看似石頭一樣的質地,卻將樹木挺拔的樹幹、粗獷的樹皮清晰完整的呈現,這是成煤過程中十分罕見的特殊現象,為綦江所獨有,舉世罕見。這些化石年代久遠,專家推斷距今約為1.5億年。

綦江國家地質公園供圖

活動

中秋假期(9月22日-9月24日),遊客憑當日有效門票,可在景區售票處旁月餅派發點免費領取節日月餅一個,每天限量300個,在同一地點,遊客還可以領取一條祈福紅絲帶,在朝音洞四大佛樹景點掛絲帶,祈求福運。老瀛山景區燈謎廣場設置有猜燈謎活動,大家可以參與活動領取禮品。

地址:

【老瀛山園區】綦江區三角鎮紅巖坪(恐龍足跡群、丹霞地貌群)

【翠屏山園區】綦江區文龍街道馬桑巖(翠屏山木化石園區)

路線:

【老瀛山園區】重慶主城—渝黔高速公路過綦江不下道上綦萬高速—通惠出口—三角鎮紅巖坪

【翠屏山園區】重慶主城—渝黔高速—綦江南下道—重慶綦江國家地質公園翠屏山景區

精彩推薦

今日秋分,到綦江老瀛山登高望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