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滿桌都是抗生素

驚!滿桌都是抗生素

一份抗生素汙染地圖揭露了隱藏在我們食物體系中的驚人事實——為了供養工業化養殖業,每年有數萬噸抗生素經由養殖動物和我們的身體,進入水土環境,致使各種病菌嚴重抗藥,雞鴨豬牛魚禽肉蛋全部淪陷。

廣州市婦嬰醫院曾搶救過一名體重僅650克、25個孕周的早產兒。頭孢一代,無效!頭孢二代,無效!頭孢三代四代,仍然無效!再上“頂級抗生素”:泰能、馬斯平、復興達……通通無效!後來的細菌藥敏檢測顯示,這個新生兒對7種抗生素均有耐藥性!

新生兒耐藥或來自母親。孕婦在吃大量抗生素殘留肉蛋禽時,很可能將這些抗生素攝入。 動物產品中殘留抗生素,已經成為耐藥菌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驚!滿桌都是抗生素

配圖:抗菌藥物


上海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一份有關“江浙滬兒童普遍暴露於多種抗生素”的研究報告經媒體報道後,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該項研究針對江蘇、浙江、上海1000多名兒童尿液進行檢測後發現,有近6成的兒童尿液中含有抗生素。

化驗結果表明,這1000多個兒童中,至少有58%的兒童尿中檢一種抗生素,四分之一的兒童尿中檢出2種以上抗生素,有的尿液樣本中甚至能檢出6種抗生素。研究人員表示兒童特別是嬰兒由於其生理結構和功能發育不完善,如果這類成分長期存在於體內,將對兒童的生長髮育造成不良影響。據報道這次監測還發現,恩諾沙星、泰樂菌素等一般只限於畜禽使用的抗生素,在兒童體內均有檢出。

比如泰樂菌素和恩諾沙星。泰樂菌素,它是一種廣譜抗生素,對胸膜肺炎類支原體及其他支原體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它是一種畜禽專用的抗生素。而恩諾沙星是一種廣譜殺菌藥,對支原體有特效,它也是禽畜和水產專用的藥物。

研究人員發現,從多名兒童體內檢測出了臨床上早已不推薦兒童中使用的抗生素成分,並且,這些抗生素成分在我們生活的環境和食品中能被經常發現。換言之,不僅是臨床治療,環境與食品也可能成為抗生素的重要暴露源。

驚!滿桌都是抗生素


國內首份抗生素汙染清單操刀者為中科院廣州地化所應光國課題組。應光國博士是國內抗生素研究領軍人物,從2006年開始研究抗生素汙染問題,南征北戰,足跡遍佈中國58條主要河流,以及廣東、廣西、湖南、河北等省份的主要養殖場。

中國科學院汙染地圖首次詳細披露了各地抗生素使用和排放量:中國2013年使用的16.2萬噸抗生素中,獸用52%,人用48%。

此次研究選取36種最常被檢出的抗生素作為研究對象,總量達9萬多噸,其中畜用抗生素佔84%;大部分抗生素通過人畜排洩至體外,一年有超過5萬噸抗生素排放進入水土環境中。

中國在抗生素的使用上,可劃分成明顯的東部和西部兩個部分,東部的抗生素排放量強度是西部的6倍以上。其中:京津冀海河流域、長江和西江是全國抗生素排放量最大的區域,而珠江單位面積中的抗生素含量排名全國第一。

從汙染程度看,廣東、江蘇、浙江、河北等經濟相對較好地區多為汙染重災區。與國外相比,中國河流總體抗生素濃度較高,測量濃度最高達7560納克/升。

然而除了對比國外數據,我國自來水和地表水質檢測的國家標準中,均沒有將抗生素納入。從數據可知,我國每千人抗生素日使用量是英國的5.7倍,達美國的5.5倍之多!

驚!滿桌都是抗生素


水中抗生素從何而來?環境中抗生素的來源主要包括生活汙水、醫療廢水以及動物飼料和水產養殖廢水排放等。環境中的抗生素殘留又會通過各種方式可能重新進入人體,最主要的就是喝了含有抗生素的水、吃了存在抗生素殘留的肉類和蔬菜,另外還可以通過生態循環的方式回到人體。

在生豬、肉雞、水產等養殖過程中,因養殖密度高,不少養殖戶為降低感染髮病率,提高效益,習慣在飼料中添加各類抗生素。比如生豬飼料中,硫酸粘菌素、金黴素都是常用抗生素,最多時一噸飼料能添加1斤抗生素藥物。

應光國介紹,珠江流域人口密度高,廣東又是養殖大省,雞、豬的消費量在全國範圍內算很高的,水產養殖發達,廣東魚塘在全國最多,因此珠江流域抗生素使用量、排放量大,排放密度高。另外,我國的汙水處理水平也較低,農村地區幾乎直接排放汙水。中科院團隊在廣東、廣西、湖南的豬場、雞場、鴨場檢測顯示,養殖業使用了不同的抗生素:豬糞檢出的抗生素中濃度最高為四環素5.6毫克/千克。

驚!滿桌都是抗生素


抗生素氾濫的危害到底有多大?環境抗生素汙染對人體健康有什麼影響?飲用有抗生素殘留的水有沒有危害?被檢出抗生素的肉類安全嗎?

從藥學領域而言,廣譜(能針對絕大多數細菌)抗生素大致分為青黴素類、碳青烯類、β-內酰胺類、氨基糖苷類、四環素類、大環內酯類、磺胺類、喹諾酮類等。“不同的藥物,在人體或動物體內不同的半衰期(藥物衰變為其他物質)不同,以喹諾酮類藥物(如諾氟沙星等)為例,其半衰期較長,在自然界化學穩定性很好。

它需要足夠長的時間降解成其他物質,如果人類長期低量攝入含有喹諾酮類的水、肉食,其直接的結果就是產生耐藥。”中國藥理學會教學與科普專委會委員、南方醫科大學藥學院徐江平教授表示。

“喹諾酮類藥物的人體耐藥性問題是較為普遍的現象了。比如第一代喹諾酮氟哌酸,已經基本治療不了細菌感染性腹瀉,再如諾氟沙星、氧氟沙星,其對於呼吸系統、泌尿系統感染的治療效果也在漸漸降低,這就是耐藥的表現。

廣州地化所這次研究報告顯示,喹諾酮類藥物的用量仍然很大,以諾氟沙星為例,2013年全國用了5440噸,其中畜用4427噸。徐江平表示,他最新掌握的信息顯示,農業部已經意識到喹諾酮在養殖業濫用的危害,即將決定停止4類喹諾酮類藥物在養殖業的使用。“其他還有一些小分子的抗生素,其半衰期也很長,在自然界化學穩定性很好,長期微量攝入也有類似的導致耐藥結論。”

應光國的報告顯示,抗生素的使用量、預測環境濃度、地表水環境中的細菌耐藥率和醫院的細菌耐藥率存在正相關,其中使用年代較短的新型抗生素正相關更顯著。

驚!滿桌都是抗生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