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樓市越來越冷 「流搖」名單增加

新房搖號中籤率提高,“流搖”名單增加,二手房降價普遍

10月的杭州樓市,涼意侵人。

在“金九”爽約之後,“銀十”顯然也沒有達到市場的預期,相反,杭州樓市呈現出“越來越涼”的態勢。新房方面,“流搖”數量增加,中籤率提高,棄選率增加;二手房上,成交持續在低谷徘徊,集中降價的情況普遍出現。

從成交數據來看,當下杭州樓市更是散發著徹骨的寒意。

在10月初創下近7年國慶黃金週最低成交量後,接下來的大半個月,杭州樓市並沒有迎頭趕上,反而繼續在低谷徘徊。

據克爾瑞浙江區域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30日,杭州市區(包括富陽、臨安)共成交商品房6758套,環比9月份的12749套,減少了5991套,降幅高達47%。而且,這也是近20個月杭州單月成交的最低值,甚至低於2月份的春節行情,可以說是“最冷十月”。

告別了10月,在繼續強調樓市調控的大背景下,2018年的最後兩個月,杭州樓市會走進又一個寒冬嗎?

搖了11次終於搖到 她卻選擇了放棄

10月19日,當小馬走出城西某樓盤的開盤現場,她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終於體驗了一把開盤,儘管還是沒買到房子。”

小馬在未來科技城工作,從決定買房開始,她的目標就很明確,瞄準了未來科技城及周邊區域。半年下來,她的搖號名單上包括了華夏四季、梧桐郡、萬科·未來城、中南·樾府、陽光城·未來悅、萬科融信·西雅圖、融創金成·未來海、新湖·菲林山等項目。到目前為止,小馬已經參加了10個樓盤共計11次搖號,除了最後一次,其他10次她都沒有中籤。

好不容易搖到了,小馬最終卻選擇了放棄:“我的選房號碼是130多號,之前我列了個55套房源的單子,輪到我的時候,這些房源全都被選走了。加上本來我對這個樓盤到地鐵站的距離不是很滿意,索性就棄選了。”

“之前是抱著先上車再說,大不了以後置換的想法。現在變得挑剔了,只會參與真正喜歡的樓盤。”小馬說,上半年身邊的人都在搶房,看著大家相繼中籤,而自己想要的樓盤陸續開始清盤,再加上拍地價格與房價持平,就很焦躁。

不過,從下半年開始,小馬的買房心態明顯發生了改變。“8月開始,大家都在說樓市形勢發生了改變,身邊投資買房的人都陸續放棄了搖號,越來越多人開始勸我不要急,接下來是可以慢慢選房的時間,我的心態就不一樣了,買房就放緩了。”與上半年瘋狂搖號相比,整個9月份和10月份,小馬只參加了一次搖號。

“流搖”蔓延到中心區域

新房中籤率明顯提高

小馬並不是個例。從下半年開始,杭州樓市最顯著的變化之一,就是新房搖號中籤率大幅提高,而陷入“流搖”的項目也越來越多,並且從郊區蔓延到中心區域。

據統計,10月份杭州市區的新房搖號平均中籤率為67%,環比9月上漲了約16%,持續刷新搖號新政以來的中籤率新高。

就連所謂的“搖號神盤”,也無法逃脫中籤率直線上升的命運。比如大城西的綠城·梧桐郡,在6月、9月、10月三次開盤,中籤率分別是3.4%、7.9%、22%,進入10月份,中籤率提高了近3倍。

同時,因為登記人數達不到開盤房源量而無需搖號的樓盤,也在日漸增加。統計數據顯示,10月杭州市區共有20個項目遭遇了“流搖”,比9月份多了7個,比8月份多了10個。而在8月以前,每個月“流搖”的個數都是個位數。

“流搖”並不是新鮮事,不過10月份新盤“流搖”除了數量大幅增多外,還有一個趨勢是,從郊區開始往市中心擴散,從千萬級項目往剛改型樓盤擴散。

9月之前,“流搖”的項目主要集中在臨安和富陽,以及市區總價千萬元以上的排屋別墅產品,不過9月開始,市中心的改善型樓盤也開始遇冷。到了10月份,單價3萬元/平方米級別的剛改型項目也出現了這種情況。

在最新的“流搖”名單中,有幾個項目特別引人注意。一個是位於錢江新城江河匯流區的金隅中鐵諾德·都會森林,首開226套房源,均價58865元/平方米(裝修標準5000元/平方米),總共194戶家庭登記。另一個是蕭山市北板塊的新城璟雋·公館,加推80套房源,均價31356元/平方米(裝修標準3000元/平方米),結果最終竟然是0戶家庭登記。

此外,蕭山科技城板塊的前灣國際社區,申花板塊的融信公館ARC、首開杭州金茂府,良渚新城的中糧·夢棲祥雲等項目也遭遇了“流搖”。

二手房出現普遍降價

成交低迷經紀人瞄準新房

新房行情慘淡,二手房也沒有好到哪裡。在經過了兩個月“量跌價穩”的僵持階段後,9月後杭州二手房開始出現了普遍的降價情況,就算是以往價格堅挺的次新房和學區房,也不能倖免。

“就我所知,濱江區政府和濱康路這邊,二手房價格普遍下降了10%。”浙江中原地產濱江區域經理張加業告訴記者。據他介紹,目前東方郡89方房源成交價在420萬元左右,而8月份則是470萬元左右,降價幅度大致在50萬元。

記者查詢透明售房網數據發現,近30日東方郡共成交4套房源,成交均價為47280元/平方米,環比8月份下降了3%。

城西蔣村板塊的二手房價格也出現了明顯鬆動。這兩天,一套融創·河濱之城的二手房被經紀人強推,89方戶型,總價僅420萬元,號稱低於市場價50萬元,摺合單價約4.7萬元/平方米。

“這套房源是房東急需用錢,所以低價出售。不過現在這個板塊,房東掛牌價,普遍下調了20萬元左右,像河濱之城成交價在5萬元/平方米左右。”在城西經營二手房業務的資深經紀人童先生告訴記者,儘管整體行情低迷,不過價格特別低的房源,還是能夠很快成交。“還有一套西溪蝶園68方的房子,總價只要330萬元,單價約4.8萬元/平方米,只掛了一週就賣了。”童先生表示。

二手房的成交量則依舊沒有出現回暖跡象。截至10月28日,市區共成交二手房2520套,比9月份的3040套,減少了520套,更是遠遠低於8月的4829套和7月的6809套。一條向下的曲線,分外明顯。

市場進入寒冷的淡季,不少仍然堅守的二手房經紀人,開始把業務重心向一手房轉變。一位在蕭山的經紀人向記者透露,9月份他只成交了1套二手房,10月份更是“鴨蛋”,倒是新房帶看成交了10多套。“主要是蕭山、濱江這邊的商業項目和周邊三四線城市的住宅,最近市區的住宅項目也開始多起來,成交情況還不錯。”該經紀人說道。

(每日商報 記者 周堅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