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是如何開始連載的?

金庸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是如何開始連載的?

金庸第一部武俠小說是如何誕生的呢?

1954年,香港發生了一場轟動一時的武術PK。當時的香港報紙界就曾質疑太極拳的實戰性,而吳式太極宗師吳鑑泉的長子吳公儀與白鶴派拳師陳剋夫立下生死狀,舉行比武大會。

由於香港禁止擂臺比武,於是地點定在了澳門。此事在香港引起轟動,當天至少有5000人前往香港觀戰,成為熱點。當時金庸所在的《新晚報》更是天天報道吸引流量。雖然比賽只有兩個回合就以吳公儀一拳擊中陳剋夫的鼻子流血而告終,但《新晚報》出號外報道比賽,一上市就一搶而空!

《新晚報》高層決定連載武俠小說,招攬讀者,擴大發行量!在比武大會結束第三天,新晚報在顯著位置刊登武俠小說預告!《龍虎鬥京華》開始連載,筆名是梁羽生,真名是陳文統。連載7個月,引發熱烈反響!梁羽生一炮而紅,報紙銷量看漲!

金庸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是如何開始連載的?

梁羽生從《龍虎鬥京華》寫到《草莽龍蛇傳》,查良鏞都是忠實讀者。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居然自己也要上陣。

1955年2月,編輯找他緊急拉稿。必須有一篇武俠小說頂上。因為查良鏞和陳文統(也就是梁羽生)交往密切,兩個人最愛談的就是武俠小說。從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到白羽的《十二金錢鏢》,兩人常常談的別人插不上嘴。兩人又都愛下圍棋,愛得要命,可以下一個通宵的棋。確實有點像現在愛玩遊戲的小年輕,一玩就是通宵。

金庸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是如何開始連載的?

經不起勸說,查良鏞只好答應,報了個題目《書劍恩仇錄》,但咋寫還沒有想好!

1955年2月7日,發稿的日子來了。編輯部排了一個老工友前來催稿,要在當天夜裡9帶你前無論如何要拿到1000個字的稿子。看到老工友,反而觸發了查良鏞的靈感,他就從塞外古道上一個“年近六十,鬚眉皆白,可是神光內蘊,精神充沛”的老者開始寫起,洋洋灑灑1000個字搞定,順利打發走了老工友。並將自己的鏞字拆開,筆名金庸。正如金庸後來所說,“如果 我一開始寫小說就算是文學創作,那麼當時寫作的目的只是為做一件工作。”

金庸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是如何開始連載的?

從1955年2月8日開始,直到1956年9月5日,《書劍恩仇錄》一共連載了574天。31歲的金庸開啟了武俠小說的大門。由於他是浙江海寧人,從小就在故鄉聽到乾隆皇帝的傳說。雖然歷史學家考證乾隆是海寧陳家後人的說法靠不住,香妃被皇太后害死的傳說也是假的。但是這樣的故事,小說家喜歡,金庸也就借鑑了,放在了自己的故事裡!

《書劍恩仇錄》剛開始連載的時候,反應平淡,並沒有如同梁羽生那樣引起轟動,但是刊登一個月以後,情況發生變化。曲折起伏的情節讓讀者欲罷不能,一路追著讀下去。大量的讀者來信都是給金庸的,有地址的他還會陸續回覆。還有電影公司找金庸要寫完以後拍成電影。

金庸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是如何開始連載的?

陳家洛這個虛構的人物上,金庸又讓他做讀書人,又讓他做首領,還要當政治家。即是富家公子,又是草莽英雄。重視事業的同時,還要重愛情。在感情上又糾纏不清。雖然他不是一個成功的人物,但他反應了很多知識分子的各種天真的心態和殘酷現實的碰撞,引發無數人的共鳴。

金庸通過武俠小說展開了他對於人性無限豐富的獨特理解。他的出現改變了武俠小說難登大雅之堂的宿命!

31歲的金庸在當時就是一個愛玩圍棋,愛看武俠小說的編輯。在同事梁羽生的成功下,他也開始在以報紙為媒體的平臺上發表武俠連載小說。就和現在的網絡作家一樣,他得到的回饋就是讀者的來信。

《書劍恩仇錄》就這樣誕生了,那麼後面的小說背後的故事,小編會在後面的文章中一一道來。

大俠金庸先生一路走好,江湖兒女就此別過!

金庸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是如何開始連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