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善:沒想到金庸寫了那麼多散文,還寫得那麼好!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先生在香港因病去世,享年94歲。消息一出,很多人自發在社交媒體上默哀,為金庸先生,也為他筆下那影響一代人的俠義江湖。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最為我們熟知的作品便是他的武俠小說,其次是政論社評。但其實,金庸先生在散文方面也頗有建樹,廣西師大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一瞥集》中,就曾收錄了陳子善老師所作的《“金大俠”的》一文,其中講述了金庸的散文成就。今天,我們將該文刊發於此,以作紀念。

陈子善:没想到金庸写了那么多散文,还写得那么好!

“金大俠”的《中國民間藝術漫淡》

文 | 陳子善

一年前,承臺灣陳曉林先生的美意,得到“金(庸)大俠”與“梁(羽生)大俠”和“百劍堂主”合著的《三劍樓隨筆》(一九八八年七月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初版,現已有上海學林出版社的簡體字本),頓時被“金大俠”犀利而雋永的散文彩筆所吸引。我孤陋寡聞,原先一直以為“金大俠”是武俠小說大師,是政論社評高手,這已是相當了不起了,足以彪炳本世紀中國文化史冊的,沒想到他還寫了那麼多散文,沒想到他的散文還寫得那麼好!

陈子善:没想到金庸写了那么多散文,还写得那么好!

《三劍樓隨筆》,上海學林出版社版

陈子善:没想到金庸写了那么多散文,还写得那么好!

金庸與梁羽生對坐下棋

半年前,又讀到董橋先生的《潘金蓮孝服底下的紅裳》(此文已收入董先生的新散文集《文字是肉做的》,即將由上海文匯出版社推出),才知道“金大俠”還有一本散文集《中國民間藝術漫談》。又承董橋先生美意,惠寄此書,使我得以“後”睹為快。此書署名林歡,一九五六年十月由香港長城畫報社初版,共印了四千冊,這可是個不小的印數啊。然而,整整四十年過去了,即使在香港,這本《中國民間藝術漫談》也不易尋覓了吧?話又得說回來,如果你不知道林歡就是“金大俠”的筆名,即使有幸在港島冷攤偶遇,也會失之交臂,而大陸無數“金迷”中知道林歡就是“金大俠”的,又有幾人?因此,此書還是值得一說的。

陈子善:没想到金庸写了那么多散文,还写得那么好!

《中國民間藝術漫談》

一九五六年六七月間,“中國民間藝術團”蒞港演出,“成為香港藝術史上一件空前未有的轟動大事”,《中國民間藝術漫談》第一輯“歌舞”和第二輯“京劇”中的部分文字就是“金大俠”對“中國民間藝術團”演出節目的解說,第三輯“電影”則是“金大俠”對一九五四至一九五六年間在香港上映的中國傳統戲曲電影的品賞。經“金大俠”法眼點評的有舞蹈“荷花舞”、“採茶撲蝶”、“扇舞”和“獅子舞”等,有京劇《三岔口》《獅子樓》《空城計》和《盜御馬》等,還有電影《梁山伯與祝英臺》《秦香蓮》《天仙配》等。這些優美的傳統戲曲和電影在五六十年代風行一時,有的至今仍在上演,早已成為“經典”,而當時經“金大俠”的生花妙筆一月旦,一渲染,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就更是鮮明突出,更為引人入勝了。

陈子善:没想到金庸写了那么多散文,还写得那么好!

金庸在書房寫作

當然,“金大俠”很謙虛,他在此書《後記》中稱,這些文字“都是在當晚看戲,當晚就寫的狀況下趕出來的,所以事後校閱,頗覺文字粗率,更加缺乏學術上的深度”,此書純粹是非專業的“業餘之作”。但是,從此書的字裡行間,我分明讀出了“金大俠”對中國傳統文學藝術的精湛修養和許多獨到的見解。而且,唯其“是一種個人漫談,隨意抒發己見的形式”,這本《中國民間藝術漫談》就更使讀者感到率真和親切。請看董橋先生引用過的評京劇《除三害》的開筆第一段:

急鑼緊鼓聲中,幕裡大叫一聲:“好酒!”一個神態豪邁、氣宇軒昂的豪傑跌跌撞撞的大踏步出臺,袍袖一揮,四句西皮散板,只聽見:“有酒不知天地小,任他肉眼看英豪”,臺下彩聲春雷轟動。啊哈,真乃絕妙好辭,絕妙好戲也!

不是十足的章回小說筆調,讓讀者欲罷不能麼?再請看評電影《梁山伯與祝英臺》的開筆第一段:

在我故鄉杭州一帶,有一種黑色的身上有花紋的大蝴蝶。這種蝴蝶飛翔的時候一定成雙作對,沒有一刻分離。在我們故鄉,就叫這種蝴蝶作“梁山伯、祝英臺”。這種蝴蝶雌雄之間的感情真是好到不能再好的地步,小孩子如果捉住了一隻,另外一隻一定在他手邊繞來繞去,無論怎樣也趕它不走。大概在我六七歲的時候,家裡人看著這對在花間雙雙飛舞的美麗的蝴蝶,給我講了梁祝的故事。這是我第一次知道世間有哀傷和不幸。

不也是生動貼切,於平實的回憶中給讀者以深長的意味麼?

“金大俠”一直十分重視中國傳統藝術的美學價值。他在十多年前說過:“中國戲曲和中國畫,目前是我國傳統藝術的兩大支柱”,這是中肯之言。這本小書是他對中國傳統藝術精華的若干初步探索,後來在他的一系列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中又進一步融會貫通,發揚光大,把他對中國傳統藝術的思考推向更深更廣的層次。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民間藝術漫談》不但是一本散文佳作,更是研究“金大俠”的思想和藝術不可缺少的一本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