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種豬」最後都去哪了?

豬肉作為我們餐桌上最常見的一種肉食,深受廣大吃貨的喜愛,日常吃得最多的就是養殖場的閹割豬了。但有話說稱,沒有閹割過得公豬肉是不能吃的,這是為什麼呢?


農村的“種豬”最後都去哪了?


其實人們口中的公豬肉,在農村稱之為腳豬肉,是專門用來繁殖後代的種豬。國家是允許售賣種豬肉的,前提是售賣時必須向顧客說明,要和普通的豬肉區分開來,掛上牌子方便顧客辨認。之所以沒人願意吃種豬肉,主要是口感和味道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農村的“種豬”最後都去哪了?


一般的肉豬,養殖一年就可以出欄了,肉質比較細嫩,而種豬需要進行配種或人工採精,所以一般養殖三四年才出欄。隨著年齡的增大豬肉會越來越老,口感也越來越不好,另外,由於種豬的睪丸沒有摘除,性腺發育完全後。會分泌帶有濃烈氣味的分泌物,用作吸引異性,這股腥臊味非常難聞,也很難通過烹飪去除,一般人很難接受。


農村的“種豬”最後都去哪了?


綜合以上原因,種豬肉的價格會比普通豬肉便宜很多。雖然價格便宜,但並沒有人們傳言的那樣,豬肉身上還有各種病菌,吃了會感染各種疾病之類的。


農村的“種豬”最後都去哪了?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這種豬肉已經很少人們食用了,多數是送到動物園餵養食肉動物,或者製作成肉制飼料,話說,小夥伴們你們吃過這種肉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