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租房是不能踩的民生「紅線」

公租房是不能踩的民生“红线”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吧!

打擊轉租、規範公租房使用,不僅對做好惠民生、保穩定工作具有重要意義,也是推動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舉措。此舉有利於促進公共租賃住房體系良性運行,推進北京市住房保障高質量發展,有利於建立對房地產市場的穩定預期。

北京市住建委昨天發佈通知,要求加大對公租房轉租、轉借違法違規行為打擊力度,提高違法成本。通知要求各區住房保障部門應當將取消相關家庭各類保障房資格的信息記入不良信息檔案,自取消資格決定作出之日起,5年內不允許再次申請公共租賃住房(含市場租房補貼)及共有產權住房。5年後再次申請且取得備案資格的,應以市場租房補貼方式保障為主。

此次北京市住建委加大打擊力度,對違規使用公租房家庭而言,有關規定的實施意味著他們將永久失去實物保障房資格。近年來,北京市不斷加大公租房分配力度,截至今年初,北京公租房項目已建設20萬套,累計分配15.76萬套,今年預計還將分配公租房1.5萬套。然而,隨著公租房供應規模擴大,公租房承租家庭涉嫌轉租、轉借等違法違規使用保障房行為持續出現,公租房違規使用問題亟待解決。

公共租賃住房是保障性住房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一段時間以來,各地不時有公租房淪為“唐僧肉”的情況出現。前不久有媒體報道,北京石景山區京原家園、朝陽區雙橋家園和馬泉營家園等公租房項目存在中介高價轉租和租戶擅自將公租房改為日租房等行為。事件曝光後,有關部門取消了相關家庭的保障資格,對轉租行為涉及的中介公司做出嚴肅處理,同時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清理網絡平臺上的違法違規房源信息。

公租房主要用於解決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新就業人員和外來務工人員的住房困難,公租房是不能踩的民生“紅線”,必須堅決遏制公租房轉租行為。要實現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標,必須按照中央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方向,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在加大公租房實物供應力度的同時,必須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運營管理專業化、法制化。對各種公租房亂象,必須堅守“零容忍”底線。無論地產中介還是使用公租房家庭,誰敢借公租房發黑心財,就一定要讓他付出沉重的代價。

打擊轉租、規範公租房使用,不僅對做好惠民生、保穩定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推動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舉措。去年以來,各地密集出臺房地產調控新政穩定房地產市場。北京作為一線熱點城市,面對紛繁複雜的房地產市場形勢,積極探索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大力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同時穩步推進公租房建設管理,取得突出的成效。北京市此次出臺措施規範公租房使用,提高保障房後期管理水平,相關舉措有利於促進公共租賃住房體系良性運行,有利於提升保障房居住品質,有利於推進北京市住房保障高質量發展,有利於建立對房地產市場的穩定預期。

針對公租房轉租問題,有關部門在出臺嚴厲懲戒措施之後,還必須嚴格執行。對轉租、轉借等違法違規使用保障房行為,要通過產權單位上報、群眾舉報、核查檢查等方式,予以有效識別。同時,還要在公租房項目中全面推廣人臉識別技術,並在此基礎上對租戶開門、用水電氣暖和電視網絡等設備情況進行分析,對疑似轉租家庭進行重點檢查,讓違法違規者無所遁形、徹底杜絕公租房違規使用的可能性。

主要面向困難家庭供應的公共租賃住房,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公租房必須成為不能踩踏的“紅線”,而決不能成為少數人非法牟利的工具。(來源:北京青年報 評論員 樊大彧)

公租房是不能踩的民生“红线”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