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後「講黑話」,網絡世界去中心化勢不可擋

“你連dbq都不知道,xswl!”你是不是越來越看不懂00後的網絡語言了?近日,有媒體報道稱,“nss、xswl、pyq、cx、zqsg、走花路、糊了、基操勿6、連睡、擴列、nbcs……”這些被髮明出來的固定用法、00後能夠熟練運用的“黑話”,在“外人”看來,卻等同於天書。

00後“講黑話”,網絡世界去中心化勢不可擋

這些黑話,有的源於某個細分的興趣圈子內部發明的暗語,有的時候大家只是單純地覺得打漢字慢而不經意間隨手打出了字母縮寫,有的則源於某個較為複雜的具有特定含義的“梗”。只要釐清其中的原委,就能理解00後的“黑話”。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人都願意在日常會話,哪怕是網絡社交媒體的交流中運用這些語言。說到底,黑話是一種語言學意義上的符碼,代表的更多是00後的生活方式與習慣。

網絡語言本不是什麼新鮮事物。自各類社交軟件在互聯網世界問世以來,我們曾經經歷過無數紅極一時的網絡用語。比如,在互聯網遠古時代,我們曾經用“伊妹兒”指代e-mail,用“555”指代哭聲……類似的例子不可勝數,但其和00後的黑話仍然有本質上的區別。以往,新興的網絡用語會在一段時間內讓網友們感到陌生和不適應,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會慢慢為公眾所熟練掌握和運用。而如今的00後,顯然沒有這個打算。所謂“圈地自萌”,就是要給自己所處的群體和這個世界之間畫出一道清晰的界限。正如一位00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特別強調的,使用黑話的好處是“老師和家長看不懂”。如此一來,互不干擾,各自安好。

00後“講黑話”,網絡世界去中心化勢不可擋

00後“講黑話”,網絡世界去中心化勢不可擋

上世紀七十年代,利奧塔在闡釋後現代主義時說得很明白,在當代工業社會里,“宏大敘事”早已經過時,取而代之的將是一個個去中心化的“小敘事”。當然,他老人家可能也沒有想到,互聯網技術的興起進一步加劇了社會意識的分裂。就如麥奎爾在介紹其大眾傳播理論時所說的,新媒介的問世,徹底革新了以往單向的信息傳播方式。網絡語言的出現,正是這一現象的具體表現。

只不過,原先的網絡語言,對應的是現實生活中的日常對話,也就是將這個世界的交流系統一分為二。如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仍然處於持續加速的狀態,其帶來的直接後果,是原先存在於網絡世界的交流“中心”,也逐漸分崩離析。00後黑話的出現,預示社交媒體上多種語言交流系統將來可能會在同一時間內共存,且不會相互融合。可別以為,只有年輕的00後擁有創造力,誰敢保證,長輩們不會在不遠的未來發明一套屬於他們自己的網絡語言呢?中老年表情包,可能只是處於初級階段的嘗試。

00後“講黑話”,網絡世界去中心化勢不可擋

未來,網友們互相看不懂的黑話很有可能會越來越多。很難斷言,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互聯網去中心化的趨勢不可阻擋。“掌握話語權”,越來越有可能成為一個不合時宜的概念。多元化的文化現象將給這個世界帶來無窮的活力,不過相應的,也難免會帶來不同程度的矛盾和混亂。我們能做的,恐怕就是儘快適應這個世界的日新月異。(李勤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