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武俠江湖漸遠,俠之大者不再


武俠小說泰斗金庸,於2018年10月30日下午在香港養和醫院逝世,享年94歲。他的去世,意味著一代華語文壇的傳奇就此謝幕,武俠江湖漸遠,俠之大者不再。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熟讀金庸小說的人們很容易知道,這幅對聯,是用金庸的十四部武俠小說書名的第一個字連綴而成的。

飛—《飛狐外傳》(1960年著)——《飛狐外傳》主要講述《雪山飛狐》主人公胡斐的成長曆程,可以看作是《雪山飛狐》的前傳。小說以主人公胡斐除暴安良為故事的中心,講述了胡斐為追殺鳳天南在路上所發生的一切,特別是與程靈素、袁紫衣所發生的愛情。該書是《雪山飛狐》的前傳,卻寫於其後,二者互相關聯,卻不完全統一。此書之中人物更為增多,人物性格更為豐滿。該書在金庸作品中有比較重要地位,在藝術成就上屬中乘之作。


雪—《雪山飛狐》(1959年著)—— 《雪山飛狐》以苗人鳳和胡一刀夫婦為主角,通過寶樹、苗人鳳之女苗若蘭、平阿四及陶百歲之口講述了數年前與此相關的武林風波,用倒敘的手法講述了江湖恩怨、藏寶尋寶、美女愛英雄的故事。這部小說有兩個重大的線索,屬雙線結構,真正的人物也在前臺表演甚少。

連—《連城訣》(1963年著)——《連城訣》講述農家子弟狄雲因為生性質樸,屢被冤枉欺騙,在歷經磨難之後,終於看穿人世險惡,迴歸自然的故事。該書情節跌宕起伏、環環相扣,人物性格鮮明。

天—《天龍八部》(1963年著)——《天龍八部》以宋哲宗時代為背景,通過宋、遼、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國之間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從哲學的高度對人生和社會進行審視和描寫,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生活畫卷,其故事之離奇曲折、涉及人物之眾多、歷史背景之廣泛、武俠戰役之龐大、想象力之豐富當屬“金書”之最。書名出於佛經,有“世間眾生”的意思,寓意象徵著大千世界的芸芸眾生,背後籠罩著佛法的無邊與超脫。全書主旨“無


射—《射鵰英雄傳》(1957年著)--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說的讀者稱為“俠文化的歌頌”。南宋年間,隨丈夫楊鐵心流落江南牛家村的包惜弱救了金國王子完顏洪烈,卻害得丈夫和義兄郭嘯天兩家家破人亡。郭嘯天的妻子逃到蒙古大漠,生下遺腹子郭靖。傻小子得到丐幫幫主洪七公傳授絕技“降龍十八掌”,更贏得心上人蓉兒芳心,堅毅淳樸的傻小子終成一代大俠。闡釋了俠義精神的真諦——俠之大者、為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著)--《白馬嘯西風》以金銀小劍三娘子上官虹和白馬李三先後遇害拉開序幕,通過“呂梁三傑”追尋高昌迷宮的地圖,展開了李文秀與蘇普、馬家駿、瓦耳拉齊等人之間的愛恨情仇。全篇緊扣“高昌迷宮”這一情節焦點,展開了一場場漢人同哈薩克人之間的情與欲的角逐。小說並不側重武功的描寫,而似乎在表達一種意念:人人追求的東西,往往並不一定珍貴;而把握住自己所有的幸福,才是人世間難得的境界。

鹿—《鹿鼎記》(1969年著)--《《鹿鼎記》是中國現代作家金庸創作的一部長篇武俠小說。這部小說創作於1969-1972年間,背景設置在明末清初,講的是一個從小在揚州妓院長大的韋小寶,以不會任何武功之姿態闖江湖各大幫會、周旋於皇帝朝臣之間並奉旨遠征雲南、俄羅斯之故事,塑造了一個與傳統的俠客完全不同的小人物形象,並借這個形象諷刺了一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和迂腐頑固的思


笑—《笑傲江湖》(1967年著) --《笑傲江湖》以通過敘述華山派大弟子令狐沖的經歷,反映了武林各派爭霸奪權的歷程。小說沒有設置時代背景,“類似的情景可以發生在任何朝代”,其所折射中國人獨特的政治鬥爭,同時也表露對鬥爭的哀嘆,具有一定的政治寓意。小說情節跌宕起伏,波譎雲詭,人物形象個性鮮明,生動可感。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著)--《書劍恩仇錄》以清乾隆年間漢人反滿鬥爭為背景,圍繞乾隆皇帝與陳家洛二人間奇特的矛盾糾葛而展開,他倆即是有手足之情的兄弟,又是不共戴天的仇敵,一個是滿族皇帝,一個是反清組織紅花會的總會主。該小說將歷史與傳奇融為一體、虛實相間,史筆與詩情相結合,繪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神—《神鵰俠侶》(1959年著)--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被金庸小說讀者稱為“情的讚美”,《神鵰俠侶》故事背景設定在南宋末年,全書共四十回。《神鵰俠侶》上承《射鵰英雄傳》,下接《倚天屠龍記》,是金庸在武俠小說創作上的一個里程碑。《神鵰俠侶》位居武漢大學2017年圖書借閱排行榜第一位。


俠—《俠客行》(1965年著)--《俠客行》主要敘述一個懵懂少年石破天的江湖經歷。書中有許多耐人尋思之處,潛隱著許多“玄機”,體現著金庸對於人生、人性、生命和宇宙的新的體驗。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著)--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倚天屠龍記》以安徽農民朱元璋揭竿而起建立明朝天下為背景,以張無忌的成長為線索,敘寫江湖上的各幫各派、各種人物的恩怨情仇,它把中國歷史上元朝的興衰和江湖道義、恩仇平行交叉起來。

碧—《碧血劍》(1956年著)——《碧血劍》的主線故事是明末被冤殺的大將袁崇煥之子袁承志及其師門華山派義助闖王,奪取大明江山所引起的一系列江湖恩怨。袁承志的家仇、師仇構成推動故事發展的主要動力,他的復仇之路與天下江山的爭奪交織在一起。在藝術形式方面,金庸在寫作時就尋求著突破,使用了倒敘、插敘的寫作手法,這也正是新派武俠小說與舊派武俠小說的一個重要區別,它的運用,為以後武俠小說情節的跌宕起伏開了一個


鴛—《鴛鴦刀》(1961年著)--《鴛鴦刀》是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短篇小說,該書敘述了江湖上盛傳的鴛鴦寶刀的秘密以及圍繞它發生的故事。該小說情節曲折,語言詼諧,在不長的篇幅中展示了人物性格,塑造出幾個不同的江湖俠士形象,可讀性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