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藥投資大泡沫破滅來襲已成定局!因爲他們真的快要上市了……

新藥投資大泡沫破滅來襲已成定局!因為他們真的快要上市了……

雷軍說,這個時代,只要風口起來,豬都能飛上天。

互聯網創業群裡有個哥們,什麼產品都沒做出來,連雛形都沒有,僅憑一份PPT和一條三寸不爛之舌,就獲得了大額融資,五千萬人民幣。可是最近這個項目遇到了很大的問題,快要破產了,也融不到錢。你問為什麼?因為產品出來了……

你真的覺得這只是網絡上看到的段子嗎?No !這是真事!而且在各個行業都會發生。我有深深的預感,馬上瘋狂的新藥投資大泡沫即將破裂來襲,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這些產品真的快要上市了!

一般來說,不少做醫藥行業的投資人,總覺得自己比較實,投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品,他們會鄙視做互聯網的,他們看不起這些類似共享單車、團購、外賣、O2O等項目。但其實有時他們也沒有注意到,在鄙視互聯網項目的時候,他們自己投資的某一個新藥不過就相當於是共享單車中的一種顏色裡的一個品牌而已。而最終,那些花花綠綠的單車,最終還能剩下幾輛呢?

市場的力量是非常可怕的,新藥上市大泡沫來襲的原因還是比較複雜的,但是綜合起來都可以歸為兩點:第一是成本,第二是銷售。

新藥投資大泡沫破滅來襲已成定局!因為他們真的快要上市了……

新藥成本大幅升高,企業難以承擔

在從前,新藥的研發成本高,但是絕對沒有現在這麼高。由於各大藥企都在爭相研發創新藥,同時以修美樂等為代表的藥王崛起,讓無數的投資人和大中小型藥企都對“新藥”趨之若鶩。他們的瘋狂爭搶和投資,導致這個行業內的人均薪酬、藥物研發成本以及臨床實驗成本都大幅上升。

藥企把一個化合物拉出來,無論是做Me-Too還是Me-Better,隨後遇到的問題就是臨床CRO的爭奪。之前做單個新藥的臨床CRO觀察可能只要千八百萬就夠了,但這兩年由於各個藥企積極的爭搶和插隊排隊,病人不夠分了,因此所有的臨床實驗進度都大幅延緩,難度大幅提升,這也使得成本呈現兩倍三倍的上漲狀態,當然,即使更多的錢付出去了,延期也依舊是延期。在整個延期的過程中,所有的研發成本和人力資源都開始不停地消耗,這讓新藥的成本在上市就變得異常高昂。

新藥投資大泡沫破滅來襲已成定局!因為他們真的快要上市了……

新政策下,招商模式銷售創新藥是死路一條

但這並不是事情的全部,目前國內創新藥大泡沫來襲跟市場也息息相關。有非常多的企業,包括一些創新型公司和國內原來以大包和招商為主的企業,沒有多少自己的學術推廣團隊,就是想沿用招商、代理、大包的模式去賣創新藥。

我可以很負責任地說一句:這麼做基本上是死路一條。

因為創新藥基本上是准入驅動與學術驅動的,跟以回扣為導向的原來底價大包模式完全不同。

兩票制帶營改增的國家政策指引,基本上把中小自然人代理模式踢掉了很大一部分,而創新藥又跟普藥不同,它在前期要承擔巨大的市場投入成本和教育成本,還要忍受准入與放量爬坡的緩慢,但是代理商都是哪邊有利哪邊跑,他不可能給你墊大資鋪人力,也不可能給你前期過大或過長時間的投入。當然你通過學術推廣和自營已經獲得基本盤之後,再放代理商是可行的,0-1的冷啟動是非常艱難的!

我們通過翻看最近市場比較爭議的通化東寶的三季報,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們自營團隊的胰島素銷量還能夠上升30%,而代理商是0增長。這是標準的醫藥上市企業的一個縮影。很多藥企會發現當產品的上市前階段全部都準備好了,也做了很嚴格的市場準入,正式準備上市的時候,他們的自營營銷團隊卻基本為0。

很多人會有一個巨大的誤區,以為只要產品好就能賣得好,這完全是胡扯。歷史上有多少美國的好藥在中國賣不動,歐洲的好藥在美國賣不動的例子?產品的銷售與市場、推廣、策略、預算、指揮以及決心都密切相關,當然也包括天災人禍和各種運氣。

新藥投資大泡沫破滅來襲已成定局!因為他們真的快要上市了……

高成本一定高產出?激烈市場博弈讓很多預期成空!

新藥很多都是高成本高投入,企業期待的自然也是高產出。但是更多時候,迎接他們的都會是當頭一棒。每一款新藥的對手玩家都如此之多,絕對不可能這些玩家都能成功,最多也就10%能夠活下來,5%能夠生長壯大,反過來說,其餘的90%都將變成烈士!因為在中國,無論幹什麼事,包括團購、打車、共享單車,都比其他國家同類行業的競爭更加慘烈,新藥也是一樣,光PD-1,PD-L1目前在研的就有四五十個產品。

新藥獲得高暴利,其本質上都希望可以單獨定價或者參考國外定價,但是隨著競爭逐漸激烈,高價是根本繃不住的!而且醫保政策要求,納入醫保直採的話更要大幅降價。雖然進入醫保在整體來說是件好事,醫保的帶動下患者購買力會更強,能提升產品的銷量。

最新的藥品招標政策“帶量採購”,又是異常兇殘的一種“發動群眾鬥群眾”的玩法,它可以直接把產品價格壓到骨頭裡面。對藥企來說,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事情,你不做會有其他人來做,有些企業硬扛著不降價,但你不降價自然有人會跟著降,這就會形成非常強的市場自發的競爭博弈,非常兇殘!本身企業的產品原計劃可能想定價兩千,最後只能定價八百,而且在充分競爭的情況下,營銷推廣的難度也很大。

這樣的定價和市場體系不要說獲得暴利了,連回本都變得遙不可及!所有之前做的財務預測模型全部崩塌!

新藥投資光看報表沒有用,上市才見分曉

創新藥的總體市場份額一定很大,但是頭部廠家可能採用先發或渠道優勢,或者是用降價成本優勢去快速鋪市場,留給後來者的時間和空間都開始變得有限了。而即使產品經過千難萬險依舊上市了,但是由於價格體系完全就已經不是之前做投資預算時候擬定的,而出貨量和市場推廣也會比大家想的要慢和難。跨國企業產品,比如搶先上市的O藥和K藥,直接定出全球最低價,甚至可以比歐美日低三分之二,你說你準備賣多少錢?

無論是創業公司還是上市企業,在新藥投產上市前,基本上都會採用費用資本化的財務處理方式,在賬面上並不展現當期損益,而且把他們掛在長期投資裡面,從財務報表上看好像沒什麼影響,但是隨著產品上市那一刻,長期投資就要開始進行鉅額攤銷,只能進行日常業務費用化納入主營業務成本,以及開始營銷和准入!賬面立刻就繃不住了!上市之日,也就是你死亡之時!

新藥上市如果營銷失敗後,只能沉沒,無法轉型!

新藥投資人看不上互聯網模式,認為是泡沫,但其實如果是互聯網公司,這一條路走不通還能轉型,兜兜轉轉以後也會找到商業模式。而新藥研發生產銷售根本就像投資醫院的重資產一樣,要麼成要麼敗,這是巨大的“沉沒成本”,根本沒法轉型。

每天巨大的人力消耗,使得他們根本沒有太多機會去進行試錯。說的更直白點,如果一兩個重磅產品失敗了,那這個部門就會慘不忍睹,甚至整個公司落得解散的下場。因為屆時,企業已無力再融資或再承擔下一次大規模新藥產品的上市投入。而且,往往這個產品還沒有放量,下一代產品就已經上來了,生命週期越來越短,特別創新藥裡還可以會出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有一個最好效果的產品,次好的產品就會暴跌,比如吉列德的丙肝產品數年內就橫掃千軍,這可能跟很多普藥的邏輯完全不同!

因此很多沒有產品沒有收入又融了很多錢的新藥創業公司看似很厲害,但真的等產品上市銷售的時候,就是泡沫破裂的開始!這個世界真的很殘酷,而且目前的資本市場,即使很多國內大公司每年的銷售有幾十億,整個公司也只有可憐的百億市值,而且還在A股。可是現在那些估值更高,銷售忽略不計的藥企,銷售想要爬坡到十億都不知道需要多長時間,他們面臨的將是更巨大的挑戰,因為到最後,所有的故事只會回到起點,你的產品到底賣得怎麼樣?除此以外,都是廢話!

因此有90%新藥產品及扎堆起鬨的藥企,將在成本上升、自身營銷體系巨大缺陷的內因,以及國家醫保支付改革、帶量採購、嚴格准入和嚴打商業賄賂的外因下崩塌!

新藥投資泡沫大破裂來襲已成定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