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祝允明 行草《歸田賦》書法碑帖欣賞

明 祝允明 行草《歸田賦》書法碑帖欣賞

《歸田賦》為行草書,凡十四開,每開縱26.5釐米,橫28.9釐米,滿頁3行,共計79行。冊分前後兩段:前一段行書,抄錄的是東漢張衡《歸田賦》和仲長統《樂志論》二文,款署"枝山散客書",後一段草書,所書內容為三國魏人嵇康五言詩《酒會》一首,款署"枝山"。兩段均五年款和作者印記,惟見冊尾鈐有一"雀山華密"白文鑑藏印,似為明人印記。"據袁永之之跋記,可知原物當為長卷,今成冊頁者,乃經後人割裱而成。所書用紙雖有"金粟山藏經紙"印記,也當為北宋名紙的明代仿製品。

本冊因無年款,故鑑賞者據其書風未臻晚年豪放不拘之境界,多定為祝允明中年之作。本冊行書一段,風格中蘊涵了蘇、黃、米、趙,尤其以趙子昂的影響為最多,但又不是全仿。草書一段,仍是規矩有度,而未放任揮灑。兩段用紙相同,應為同一時期所書。從某種意義上說,本冊應該是祝允明嘗試著將宋、元意趣融入晉、唐法度時期的作品。因此,可視為祝允明中年時期的書法精品。

在中國書法史上,祝允明與文徵明被看作是“吳門書派”的兩座高峰,祝允明書法更曾被看作是自趙孟頫以後二百餘年內創造書風轉變的一個樞紐。這種成就與他早年師法古人,繼而集眾家之長,晚而創為一家的書學道路有關。對此,晚明王世貞曾有明確闡論,他認為祝允明早年在楷書上自鍾繇、王羲之、王獻之、智永、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趙孟頫,行草書自王獻之、智永、褚遂良、張旭、懷素、李邕、蘇軾、黃庭堅、米芾,“靡不臨寫工絕。晚節變化出入,不可端倪,風骨爛漫,天真縱逸,直足上配吳興,它所不論也。”正是因為祝允明在晚年病歸故里後,以崇尚放浪形骸的江左風流之情懷和強烈鮮明的個人書風之面目,才跳出了前人的窠臼,在師古的基調下,既與純學黃山谷的沈周和專攻蘇東坡的吳寬等師輩不同,也和純雅清勁的同輩文徵明等拉開了距離。這才是祝允明的書法價值和書史地位。

《歸田賦》是東漢辭賦家張衡的代表作之一。它形象地描繪了田園山林那種和諧歡快、神和氣清的景色,反映了作者暢遊山林,悠閒自得的心情,又頗含自戒之意,表達了作者道家思想的超脫精神。《歸田賦》文句平淡清麗、結構短小靈活,開了駢賦的先河,是千百年來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篇章。是一篇短小明暢的抒情小賦,有著獨特的藝術風格,它一洗漢大賦鋪採縟文、繁重凝滯、虛誇堆砌的規矩,轉為文句平淡清麗、結構短小靈活的風格,語言自然清新,洗練優美,感情真摯,情景交融,是難得的賦作佳篇。

明 祝允明 行草《歸田賦》書法碑帖欣賞


明 祝允明 行草《歸田賦》書法碑帖欣賞


明 祝允明 行草《歸田賦》書法碑帖欣賞


明 祝允明 行草《歸田賦》書法碑帖欣賞


明 祝允明 行草《歸田賦》書法碑帖欣賞


明 祝允明 行草《歸田賦》書法碑帖欣賞


明 祝允明 行草《歸田賦》書法碑帖欣賞


明 祝允明 行草《歸田賦》書法碑帖欣賞


明 祝允明 行草《歸田賦》書法碑帖欣賞


明 祝允明 行草《歸田賦》書法碑帖欣賞


明 祝允明 行草《歸田賦》書法碑帖欣賞


明 祝允明 行草《歸田賦》書法碑帖欣賞


明 祝允明 行草《歸田賦》書法碑帖欣賞


明 祝允明 行草《歸田賦》書法碑帖欣賞


明 祝允明 行草《歸田賦》書法碑帖欣賞


明 祝允明 行草《歸田賦》書法碑帖欣賞


明 祝允明 行草《歸田賦》書法碑帖欣賞


明 祝允明 行草《歸田賦》書法碑帖欣賞


明 祝允明 行草《歸田賦》書法碑帖欣賞


明 祝允明 行草《歸田賦》書法碑帖欣賞


明 祝允明 行草《歸田賦》書法碑帖欣賞


歸田賦原文:

遊都邑以永久,無明略以佐時;徒臨川以羨魚,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從唐生以決疑。諒天道之微昧,追漁父以同嬉;超埃塵以遐逝,與世事乎長辭。

於是仲春令月,時和氣清。原隰鬱茂,百草滋榮。王雎鼓翼,鶬鶊哀鳴;交頸頡頏,關關嚶嚶。於焉逍遙,聊以娛情。

爾乃龍吟方澤,虎嘯山丘。仰飛纖繳,俯釣長流;觸矢而斃,貪餌吞鉤;落雲間之逸禽,懸淵沉之魦鰡。

於時曜靈俄景,系以望舒。極般遊之至樂,雖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遺誡,將回駕乎蓬廬。彈五絃之妙指,詠周孔之圖書;揮翰墨以奮藻,陳三皇之軌模。苟縱心於物外,安知榮辱之所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