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地球直徑上鑿個洞,鑿通後,是頭先出地面還是腳先出地面?

首先我不得不告訴你,在你之前,已經有好多狂熱的科學家想象過這個問題了,但不幸的是——他們沒有一個成功鑿通過地球。

如果在地球直徑上鑿個洞,鑿通後,是頭先出地面還是腳先出地面?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我們本期的對手。

地球不是一個規則的物體。它不是正球體,而是橢球體,準確地說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扁球體; 其次,地球的南極、北極也不對稱,就海平面來說,北極稍凸,南極略凹;還有,地球的外部地形起伏多變(這對測量地球半徑是有影響的)。所以,目前為止,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地球的半徑平均約為6371.393公里。

地殼(地球最外層岩石圈)上層化學成分以氧、硅、鋁為主,平均化學組成與花崗岩相似,稱為花崗岩層,亦有人稱之為“硅鋁層”。此層在海洋底部很薄,尤其是在大洋盆底地區,太平洋中部甚至缺失,是不連續圈層。這一層的平均厚度大概有17公里左右。

而地殼之下就是地幔,這一層的戰鬥力很強,也很難挖,上地幔的組成物質之中只有部分熔融物質(你可以將這種物質理解為岩漿),而下地幔部分幾乎全是熔融物質,準確的說,地幔部分就是一大片漿糊類的東西,而且溫度極高,平均溫度在3500℃以上。

地幔之下便是真正的人間煉獄——地核,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位於地球的最內部。半徑約有3470 km,主要由鐵、鎳元素組成,密度、溫度均是極高,約為4000~7000℃。地核的質量佔整個地球質量的31. 5%,體積佔整個地球體積的16. 2%。

地殼的挖掘

裝備問題確實困擾了我很久,地殼部分還好說,只要這把鍬所用製作物質的密度足夠,理論上就是可以挖開的。

地幔的挖掘

地幔部分就很艱難了,我們需要一種可以扛得住高溫的物質。

普通鐵鍬肯定是不行的,鐵的熔點是1538℃,也就是說,你拿著一個木把鐵鍬,面對地幔,一鍬下去。

如果在地球直徑上鑿個洞,鑿通後,是頭先出地面還是腳先出地面?

恭喜你,用鐵鍬換到了一個火把。

不給力啊

如果在地球直徑上鑿個洞,鑿通後,是頭先出地面還是腳先出地面?

中國有句古話——真金不怕火煉。那麼我們來一個金鍬試試?

此時你得到了一個金鍬,你興致勃勃的一鍬下去。

如果在地球直徑上鑿個洞,鑿通後,是頭先出地面還是腳先出地面?

一灘液態黃金誕生了

還是不給力啊

黃金的溶點是1063℃,比鐵的溶點還低475℃,,而面對3500℃的地幔,嗯……鋼之類的都會融化。

如果在地球直徑上鑿個洞,鑿通後,是頭先出地面還是腳先出地面?

地球上有一種神奇元素,叫做鉿。

如果在地球直徑上鑿個洞,鑿通後,是頭先出地面還是腳先出地面?

就是這貨

鉿和很多元素結合後會增加原元素的熔點。目前熔點的世界記錄就是鉿、氮和碳的合金創造的,其熔點為4120℃。這已經是太陽溫度的三分之二。此前的熔點世界紀錄是碳化鉭鉿創造的,其熔點為3942℃。

地核的挖掘

現在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恭喜我們已經越過了地幔。而壞消息是:我們確實無法再繼續挖了。

地核的溫度高達4000~7000℃,縱然我們有鉿絲護體也無法承受如此高的溫度了。

最終的結局——到底是頭先出地面還是腳先出地面?

假如你已經超越了目前人類的認知範圍,完美的挖通了地殼、地幔、地核,那麼在你“出土”的瞬間,你肯定應該是頭朝上的。

牛頓爵士早已經通過蘋果的問題告訴了我們,萬有引力!所以,當你在向下不斷挖掘的時候,挖到地球中心點的一瞬間,你的引力方向就會發生180度翻轉。接下來你必須調整身體姿勢,適應引力,然後舉起手中的鐵鍬,向頭頂上繼續進行挖掘工作,如果你很倔強,硬是不調整自身姿勢,那麼你就只能嘗試倒立挖掘了。

《DK系列-到地球中心去旅行》

如果在地球直徑上鑿個洞,鑿通後,是頭先出地面還是腳先出地面?

如果在未來的某一天,

本文的讀者中有人真的親自完成了這樣一次不可思議的旅程。

或者在有生之年,

我們真的能夠親眼目睹,

文中描繪的地下世界。

那我們在驚訝和讚歎之餘也不要忘記,

無論是《地心遊記》,

還是《DK到地球中心去旅行》,

我們的想象力,

都曾在多年前就已經遨遊於此。

我們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永遠不會止步。

京東、噹噹商城均有售

策劃:小薛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