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訪中,會不會就此轉身?

應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邀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於10月25日至27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安倍此次訪中,是在全球政治經濟波瀾起伏,美國特朗普政府奉行單邊主義,揮舞貿易大棒對中國、俄羅斯以及其他國家地區實行單邊貿易制裁,導致全球經濟起伏不定,人人自危之際開啟訪中的破冰之旅。

安倍訪中,會不會就此轉身?

二戰過後,美國國力空前強大,日本緊緊追隨美國,與美國建立了牢不可破的盟友關係。按照中國的做法,不會為了一已私利而損害朋友。但美國不是中國,以特朗普自我為中心的自私性格和美國近年來對歐盟、墨西哥等傳統盟友的打壓態度,以及過去美國多次對日本下手篝羊毛的先例,如果美國近期經濟出現問題,特別是特朗普在全球搜刮一圈兒而沒撈足油水後,則很難不排除再次對日本下手。

安倍訪中,會不會就此轉身?

歷史是一面鏡子,也許安倍正是看到了這一點。且看到當前全球政治、經濟東移,中國三十年來經濟快速發展,迅速拉近了與美國的距離。而軍事上,中國則通過不斷加大馬力,大力發展軍備,軍事能力也得到了顯著提高。中國的性格也由以前的韜光養晦,遇事隱忍,變為如今的忍無可忍無須再忍,主動在釣魚島、南海以及今年以來與美國在貿易上掰手腕,且並沒吃到什麼虧。相反,以美國目前的自身狀態,雖然政治、經濟、軍事力量依然強大到無人能撼動,但以美國自身的力量,要想將體量巨大的老二翻轉過來,也是顯得力不從心。

而且自從中國與俄羅斯結盟以後,中國的資金與俄羅斯的能源互補,各取所需。兩國的背靠背,形成了更加強大的力量。近幾年來中國與俄羅斯展現出來的胸肌,可以毫無誇張地說,莫說美國無法,就是美國與全球所有力量合起來與中俄對抗,中俄也差不到哪裡去。甚至如果中俄忍不住,比如在敘利亞揮上一拳,歐盟除了躲逃,美國也會疼得裂牙痛齒。對日本,中俄之間也只需在朝鮮問題、北方四島、釣魚島問題上稍微默契一點,互動一下,日本就會感到頭痛不已。

安倍訪中,會不會就此轉身?

日本深知,中俄與日本一依帶水,無論日本再怎麼努力,再怎找依靠,他始終躲不過中國龍和北極熊這兩頭巨獸。雖然前蘇聯解體過後,美國一枝獨秀,傲視群雄,天下無敵,可以做到見誰滅誰,充當著世界警察。而日本則以為在美國的庇護下就會衣食無憂,無人敢欺。但美國驕傲自滿,狂妄自大。為了控制石油,保住美元全球地位,窮兵黷武,連續在中東挑起了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等戰爭。可別忘了戰爭是一部金錢絞肉機,美國傾其所有,幾場戰爭打下來,美國回頭才發現自己深陷泥潭不能自拔,不但什麼也沒撈著,還耗盡了體力,顯得疲憊不堪。

安倍訪中,會不會就此轉身?

從此美國逐漸走上了下坡路,對全球政治、經濟、軍事的干預能力與日俱下。特別是特朗普上臺以後,四面出擊,大打貿易戰、四處退群,不管是朋友還是敵人,看不慣誰就弄誰,導致美國難以服眾,四面樹敵,美國的國際形象一落千仗,最後定會落得個孤家寡人。尤其是與全球大打貿易戰,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美國經濟必然會出問題。

安倍訪中,會不會就此轉身?

反觀中國,雖然也受到貿易戰的衝擊。但中國也是四面出擊,卻不是以戰爭的方式,而是以亞投行、一帶一路為紐帶,以袒誠相待,相互尊重,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態度,去結交朋友,善待朋友。中國的舉動,得到了全世界的高度認同。世人皆看在眼裡,屬對屬錯,屬優屬劣,一目瞭然。

安倍政府不傻,中美之間不同的做法,最終會是什麼結局,翹翹板會向哪頭傾斜?相信他們也會看在眼裡。而對中國龐大的市場,該如何取捨,想必安倍自己心裡早已一清二楚。

最終,安倍此次訪華會不會就此轉身?從七年以來日本首相首次對中國正式訪問,以及中方對於此次接訪的重視程度,就已經出現了中日關係緩和破冰的良好勢頭。經貿關係上的發展,必然對中日雙邊關係產生深遠影響。雖然政治上來說,美日關係依然緊密,雙方的共同益也高度一致,雙邊關係還牢不可破。但經濟上,日方在目前自身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特別需要中國龐大的開放市場,中日之間合作的潛力非常之大。而中國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浪潮下,也需要走出去,與日本及其他國家大力開展經貿合作,共同尋求解決全球貿易保護主義之道,以保持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