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作爲和親公主千里迢迢趕來,國後待她親如姐妹,傳爲佳話

她作為和親公主千里迢迢趕來,國後待她親如姐妹,傳為佳話

果然是西漠颯爽作風,與呆板拘謹的雲國宮婦大相徑庭。冉晴暖回身吩咐:“素問,伺候國後洗漱。倩兒,為國後添一副碗筷,再去吩咐廚間添兩個新鮮的菜過來。”

一刻鐘後,清爽許多的遂寧回到膳桌前,對著等在冉晴暖一笑:“有勞公主等候。”

“國後客氣。”

“公主請坐。”

“國後請。”

“哧~”遂寧一邊落座,一邊笑不自禁,“我們這一來一去,就如同你們大雲書冊中夫妻相處之道中的‘相敬如賓’,生生透著一股子的疏離,我不喜歡。”

冉晴暖笑不露齒:“以國後之見?”

遂寧茶色的大眼珠一轉,問:“聽說公主的閨名為‘暖晴’,不知是哪兩個字?”

冉晴暖淺哂:“‘暖晴’,溫暖晴日之解,是我的乳名,有了封號之後好久沒有用過了。”

“‘何人待晴暖,庭有牡丹開’中‘晴暖’兩個字的顛倒嗎?”

她頷首:“國後對中原文化很是精通呢。”

“精通倒談不上,只是因為喜歡,少女時候曾捧著中原的詩書浸淫過一段時日,後來發現自己更擅長在草原騎馬奔馳,也就放下了。”遂寧端起酒杯,“公主的接風宴稍後補上,遂寧先在這裡借花獻佛,歡迎遠道而來的暖晴成為大氏國的一員。”

她攬杯回禮:“暖晴謝國後。”

“我先乾為敬。”遂寧揚首一飲而盡。

“暖晴雖不勝酒力,也願捨命作陪。”她亦將杯中酒液盡飲腹中。

“太好了!”遂寧先訝後笑,“文文弱弱的公主竟有這等氣魄,深得我心!”

她螓首微傾:“暖晴夜讀史書,最佩服的也是那些不讓鬚眉的巾幗英雄。國後文武雙全,胸懷韜略,暖晴不勝敬重。”

肌膚如雪,眉目如畫,腰身窈窕,聲兒纖纖。漢人詩書中久唱不衰的美人模樣就當如是了罷?遂寧心花怒放:“按著大雲的禮節,你該叫我一聲‘大嫂’,但在我大氏國親人之間可以互稱姓名,你叫我一聲‘遂寧’也無不可。”

她嫣然:“如果國後不嫌棄,我叫您一聲‘寧姐’如何?”

“從此,我多了一個晴晴好妹子。”遂寧笑聲爽朗,“再飲一杯?”

“再飲一杯。”

旁邊的素問看得暗暗稱奇:公主決意請好友替而代之時,曾不止一次的說過“晴暖的特別之處,在於她無論到哪裡都會帶去晴暖的空氣,我相信,如果是她,一定比我過得要好”,如今看來,公主的話竟不是自我安慰,這位冉家小姐的晴暖之力宛若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不知不覺中已佔得盎然生機。

遂寧邀請冉晴暖前往熙桑城小住。

昔日將律鄍定為和婚人選,固然是為了鞏固兩國邦交,但同時也想借此機會使他走出痛失至愛的陰影。如今看來,有點操之過急:那個連國君與其說話也要打著商量的小叔,自小便是個拼命三郎兼混世魔王,倘若為了一樁本來需要花好月圓的好事動用國後之權,便是本末倒置,遠離了初衷。

大雲公主已經千里迢迢的到來,作為國後,待這位蘭心慧質招人喜歡的大美人親如姐妹,大之於國,微之於己,都是獲益良多,何樂不為?

冉晴暖則是欣然應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