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之物在舌尖上的中國被渲染成美食熱點,價格飆升,百姓吃不起


安徽六安一個農貿市場,有商販在出售這種被當地人稱為松菇和草菇的山野之物。這種食物原本就是當地山野中的普通食材,在《舌尖上的中國》第2季裡被渲染的很詩意很神秘。

松菇和草菇都是老百姓的腳法,它的學名叫雁來蕈。時序入秋,金風送爽,大雁南飛,此時每當雨後,就會長出一叢叢褐色小傘狀的蕈子,這便是"雁來蕈"。

當地百姓喜歡用它來做湯。但是,現在的價格確實不是一般百姓可以消費得起的。

小販們也店大欺客,用塑料籃筐盛著賣,大一點的筐子賣100一籃筐,小的則賣70元。

一位老太太想買一斤給遠在江蘇的女兒帶走,結果商販一口拒絕,不按斤賣,要買就買一筐。

你還別說,有錢人還是多,這些家庭主婦就圍攏在攤位前搶購雁來蕈。連狗都看不下去了。

但是,這些帶著山野泥土的松菇真是好新鮮。這種菌菇一般為群生,常生春夏之交和秋末冬初,與馬尾松形成菌根關係。松滋的山區和丘陵,馬尾松林分佈遼闊,氣候溼潤,適宜松乳菇生長。

在當地的飯店都有一道保留菜品《松菇錘肉》。廚師把裡脊肉切成薄片,在用木錘捶打,然後用生粉包裹上糊,和松菇汆入沸水中,味道極其鮮美。

也有百姓把松菇用米粉渣粉蒸,味道也特別鮮美。小販們掌握了食客的心理,你不買有飯店來買,過了大雁南飛的季節,你到時候想吃也吃不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