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本土球員實力強大,卻只有一次總冠軍,問題出在哪?

17~18賽季,雖然遼寧男籃奪冠,但這應當是第三個冠軍,為什麼少得兩個冠軍?就是郭導用人不合理、不公正,主力累死、替補閒死,幾個主力從頭打到了。奪冠是因稍有改觀。主力球員傷病多是郭導錯誤用人的必然結果,客場輸上海,忠誠沒上、威猛幾乎沒打。

CBA:本土球員實力強大,卻只有一次總冠軍,問題出在哪?

山西隊的王菲指導,上海隊的李秋平指導,北京隊的雅尼斯指導,廣廈隊的李春江執導從球隊的技戰術傳導球以及人員使用上面來看 能力確實在郭指導之上。大龍、鄭武、阿的江、孫軍、鞏曉彬、李曉勇、胡衛東等等94一代,包括 上海的章文琪、山東的紀敏尚、鞠維松等等還在圈裡從事籃球以及教練員行業的一代沒有相當出彩的,像大郅、李群這些人做為一個球隊構成的某個位置的技術教練相當夠格 。

CBA:本土球員實力強大,卻只有一次總冠軍,問題出在哪?

球隊的整體戰力需要技戰術的配合和人員整合 這東西需要閱讀比賽的能力也就是球商,以現在遼籃的人員配置和年齡結構來看,打防守反擊、跑轟戰術恐怕是不行了,年齡大沒有穩定的外線投手,請蔣老來了恐怕也不行,現在的這波人跟過去不一樣,過去都是自己加練,現在你讓他練他還得偷懶都是不差錢的一代人 。什麼時候能徹底的擺脫關係網,能者上庸者下徹底的淨化籃球環境,徹底的走向職業化,中國籃球才有可能重回前八。

CBA:本土球員實力強大,卻只有一次總冠軍,問題出在哪?

教練在球員時期的位置出身決定了整個球隊的戰術思維,郭指導雖然也是蔣老的學生,畢竟時間段球員時期退役的也早,郭指導訓練後衛還是有一套的,球員時期郭指導就被稱作拼命三郎作風硬朗突破快三分比較準,那個時候投籃很準的是鄭永剛還有金立鵬 。

CBA:本土球員實力強大,卻只有一次總冠軍,問題出在哪?

遼籃歷來沒有好的內線球員,也沒有像樣的內線教練從接軍、乃群、王守強到後來這兩撥人,等大韓一退進季後賽都困難,胡金秋是目前內線球員中技術最好球商最高的,身體單薄一點就算是餅皇你也得有球商才能判斷球的最佳接應點,籃下二次進攻威脅相當大,今年季候賽能不能過廣廈這關就看林志傑和劉錚的狀態了 各安天命賭運氣,如果今年廣廈拿不了冠軍過兩年也就在4、5名上晃 。

CBA:本土球員實力強大,卻只有一次總冠軍,問題出在哪?

再就是球員傷病的問題,歸根結底的原因是平時訓練的強度不夠,肌肉群柔韌性不夠在接近運動極限的時候容易拉傷,就好比經常不運動的人猛地跳高急速跑都會造成身體受傷,沒有那麼多的天賦夠揮霍。

CBA:本土球員實力強大,卻只有一次總冠軍,問題出在哪?

目前,鍾誠膝傷嚴重,所以沒讓他上。現在隊裡面沒什麼大毛病的應該只有威猛,楊鳴,叢明晨,大傷初愈的是曉旭和小賀,其餘全員傷情嚴重。大韓,趙繼偉,郭艾倫,劉志軒,五大主力傷了四個也是沒誰了,內線第一替補鍾誠,外線第一替補高詩巖全傷。這輪傷病似乎比上上個賽季還嚴重。戰術,心態,體力已經是浮雲了,健康成了大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